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创设情境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创设情境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的思维,有能动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创设积极思维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自觉主动地构建知识,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产生智力活动的愉快情感,既获取知识又发展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设置悬念较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先让一位学生报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如624),然后教师边板书边说:“你只知道624能被3整除,我还知道246、264、642、426、462这5个数也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可以自己验算。”学生验算后发现老师的答案准确无误,一种急于探究“谜底”的迫切心理便油然而生,学生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又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个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推导方法“数方格”,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拼合法”,从而产生问题:“求圆的面积该用哪种方法呢?”这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数方格,有的说拼合法,有的说割补法,但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动画将一个圆形切割拼摆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验证了只有用“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二、创设故事情境,活跃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或电视剧中的人物,创设故事情境,能有效地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学于乐。

如在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这样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一天,猪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孙悟空不在,八戒带了30只小猴摘了100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然后对小猴们说:“你们30人每人分得3个,剩下的1个就留给我老猪吧。”八戒怕小猴子不相信,还列了一个算式呢!(板书算式)没多久孙悟空回来了,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责怪八戒不老实,欺骗了小猴。吓得八戒连连磕头求饶,小猴们被弄得莫名其妙。故事讲完后,教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八戒是怎样欺骗小猴的?你能揭穿八戒欺骗小猴的秘密吗?此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了起来,积极地开动脑筋,与同学们一起合作、讨论,寻找解答方法及答案。在这种愉快而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了解数学的价值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学生身边处处有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如“圆的认识”一课,我创设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过去已学过的正经图形形状不同的教学情境作为导入,由此设计了一幅街景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学生回答一种,就在动画中闪烁这一景物,画面中主要有汽车车轮、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圆形交通标志、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等圆形物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圆的认识”的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四、创设操作情境,启发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即使是高年级,逻辑思维的发展,仍需要足够的形象材料的支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具操作和其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直接经验,无论是思维的方法和方式,还是思维的品质和习惯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

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抽象的问题,与小学生主要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存在矛盾,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动口动脑,思维才会随之展开。学生只有在亲自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后,才会逐步理解某些概念的意义和算理。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出示两组分数。① 与 ;② 与

。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油印着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两个大小相等的圆的纸,要求学生在线段上分别表示 与 ;在两个圆上分别表示 与 。通过操作、观察,学生形象地感知两组数中分数大小是相等的,从而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形象基础。

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分四个组进行试验,有意分配给一组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去量沙。当汇报验结果时,前三组都发现了所用的圆锥容器容积是圆柱容积的 这个规律,但第四组却不是这样的结果。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再量一次,还是不符,什么原因呢?学生们纷纷猜测。将圆锥、圆柱收到讲台上一比较,马上发现原来这两个圆柱、圆锥不等底、等高,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 。请这组同学派一代表,到讲台上换一个等底等高的,先比一比,再量一量,果真不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规律记得更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灵活和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