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稳定型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稳定型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29-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的120例患者分组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情况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血脂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实验组在心绞痛发病次数、发病持续时间、患者痛苦程度方面的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5.99%,对照的有效率为69.78%。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很积极的作用,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疗效分析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1]。心绞痛得直接发病因素就是心肌供血不足,因此冠心病和某些失控的高血压都会导致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即是心绞痛反复发作,并持续一个月以上且心绞痛发作性质稳定。例如发作的时间与次数、发作时的疼痛程度、疼痛维持时间、使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近的时间内发挥疗效。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当心脏的负荷加重时,如进行耗氧多的爬山、爬楼梯或其他体力劳动时该疾病就会发作。另外情绪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抽烟酗酒都会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心绞痛的症状多变现为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疼痛的部位常发生在胸骨及其附近,有时候也发生在左上部肢体,极少发生在咽部以上。疼痛多持续在3~5分钟,偶尔有长达30分钟的疼痛。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是β受体阻滞剂能够阻断肾上腺能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初极化复极化使得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下降、收缩压降低等。其在治疗各类型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方面都具有出色的表现。本文就治疗心绞痛方面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做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在医院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排除标准:(1)因β受体阻断剂可阻断β2受体[2],引起气管痉挛,故支气管哮喘患者、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重度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疾病患者禁用;(2)不愿参加回答的人。本组共观察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34~82岁,平均(61±5.4)岁。分析实验时随机将其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龄以及生活环境上无明显差别,具有较强可比性,可参与比较。

1.2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β受体阻断剂比索洛尔,2次/d,每次5mg,逐步增加剂量,直到到100~150mg/d不再增加;对照组给予长效硝酸甘油制剂、阿司匹林片等常规药物。口服使用长效片剂,每8小时服1次,每次2.5mg或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膜片制剂(含5~10mg)涂或贴在胸前或上壁皮肤;阿司匹林片最佳治疗量为75~150mg/d,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改用氯批格林替代治疗。治疗6个月,这6个月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应时刻监测,并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感,并对患者饮食中的盐、油、脂肪类、烟酒的量严格控制。治疗过程中也对患者情绪进行监管,避免其情绪激动。

1.3疗效标准好转:胸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或消失,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量中不引发疾病;有效:胸痛发作次数减少,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量引发的发作次数较少且程度较轻;无效:胸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甚至增多,正常生活工作的劳动量引发的发作次数无减少或者或诱发疾病。(总有效=显效+有效)。另外对患者的血脂变化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为1.83±0.64,对照组的甘油三酯含量为1.91±0.92。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5.99%,对照的有效率为69.78%。

3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是因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选择性地结合,进一步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因各种受体的作用不同而产生增强心肌收缩力、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脂肪分解等作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有(1)减慢心率: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或降低心肌对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休息或活动时的心率和血压与心率乘积,因而降低心肌耗氧量;(2)减弱心肌收缩力: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除了心率还有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力。β受体阻滞剂由于阻断β1受体[3],从而减弱心肌收缩力,虽然心肌容积会因心肌收缩力的减弱而增大,收缩力减弱延长了射血时间也增加了耗氧量,但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肾素的释放并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以使得心脏的后负荷得到减轻,心率减慢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因而总体看来仍是减少心肌耗氧量;(3)增加心肌缺血区供血供氧:β受体阻滞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得血液流向缺血区,增加缺血区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另外心率减慢使得心脏的舒张期有了一定程度的延长,也能够帮助血液及时流向缺血区。(4)改善心肌代谢,减少乳酸等代谢产物分泌;因而能控制和减少心绞痛发作.但本类药物不宜用于冠脉痉挛或以痉挛为主的心绞痛如变异性心绞痛,因为用药后可使冠脉的a受体张力相对增高,加重痉挛发作;也不宜用于支气管哮喘,低血压,心动过缓,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总之,研究发现β受体阻断剂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积极地疗效,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4.

[2]孟宪丽.β受体阻断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22):3485.

[3]孙淑梅,张雪娟,陈清启.β受体阻断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8,48(2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