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人的合理用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6-0934-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老年人由于在生理、病理上的变化,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且患病时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于中青年人,就用药而言,老年人已成为一类特殊的人群[1]。为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医师和药师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在充分认识老年人患病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项用药安全对策,注意合理选择药物,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用药的药品价格,对疗效相近而价格便宜的药物应优先选用,多数老年人慢性疾病较多,而经济往往受限,若不顾药品价格过于昂贵,则难以坚持长期系统的治疗。

1 老年人的生理学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主要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功能上的改变。老年人患病主要包括五大类:(1)发生在各年龄组的疾病如感冒、胃炎、心律失常等;(2)中年起病,延续到老年的疾病如慢支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老年期易患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痛风等;(4)老年期起病,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痴呆等;(5)极少数的老年人也可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等。老年人的脂肪组织增高,非脂肪组织减少,体内总水分特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体内各脏器包括脑、心、肾、肝等实质细胞减少和萎缩。由于衰老,脑血流量减少,大脑功能及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心肌泵血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心脏代偿能力下降,同时,肾总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使肾功能降低,致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受到影响。

2老年人的药动学变化

2.1吸收:对于通过载体主动吸收的药物,老年人的吸收降低。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降低,胃张力下降,胃酸分泌及消化酶减少,改变了一些药物的溶解性及电离作用。对某些可被胃酸破坏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其血浓度增加,胃排空率降低,推迟药物进入小肠的时间,直接影响吸收。肠蠕动减慢,则有利于药物在肠道的吸收。总体来说,由于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被动扩散而吸收,所以药物吸收量的变化不明显[2]。但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铁剂、钙剂等这些需要载体参与吸收的药物则吸收减少。

2.2分布:由于老年人总体液及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相对增加,所以脂溶性药物如甲苯磺丁脲、利多卡因、安定在老年人体内分布较广,而水溶性药物如乙醇、苯氧丙基青霉素在体内的分布容积下降。老年人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相应减少,游离药物量增加,使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增多,如哌替定、保泰松、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等。

2.3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由于老年人胆血流量下降,肝组织及功能性肝细胞减少,肝微粒体酶的作用降低,同时机体自身调节和免疫功能也低下,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代谢。因此对某些“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在老年人中的血药浓度增高。如心得安,在常规给药时,老年人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青年人相同剂量时的浓度,致使有急性中毒的危险。有些药物作用于老年人,其T 1/2延长,若长期常规给药,则易引起不良反应和严重损害,如苯巴比妥、地戈辛、庆大霉素、安定等。有报道老年人静滴庆大霉素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庆大霉素的T 1/2为4.6小时,较非老年组明显延长(T 1/2为1.9小时),常规剂量治疗,毒性反应大大增加,应调整剂量与给药间隔。

2.4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肾脏的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老年人的某些慢性疾病也可减少肾脏的灌注,这些均影响药物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毒性反应或中毒。由于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的分泌及重吸收功能减退,致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会相应增高。如链霉素、氨苄青霉素,会因在体内的蓄积作用加重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此外,由于老年人蛋白质摄入减少,使尿液相对趋于碱性,使碱性药物在尿液中排泄受到影响。

3如何指导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在治疗老年患者时,临床医生应从生理、病理、心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分清主次重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条件开展药物治疗,指导合理用药。

洋地黄是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在老年心脏病治疗中更为广泛。但此药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一般治疗量已接近中毒量的60%。因此对老年人采用一般剂量易致中毒[3]。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老年人由于心血管功能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弱,血压调节机能不全,用抗高血压药物时易出现性低血压,如抗肾上腺素神经药胍乙啶。老年人高血压大多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药物使之降至135/85 mmHg左右已可,如更低会影响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的灌注,甚至可诱发脑血管血栓形成,室性早搏如控制到完全消失,势必要用大剂量抗心律失常药,这类药都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能控制到偶发室性早搏2~3次/分钟则可。老年高血压服用硝苯地平,撤药后出现高血压危象。服用利尿剂降血压时易引起低血钾,出现衰弱、嗜睡等不良反应,如氯噻嗪类,故应注意补钾。

尽量减少用药品种,能用一种药治疗的,就不要用两种或更多的药,切忌堆积疗法,要尽可能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尤其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等。

在家庭用药方面要及时注意观察疗效和反应[4],家庭必备药品仅仅是对一般症状的应急或慢性疾病的方便而设置的,如果用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不同既住,或其来势迅猛,或疼痛剧烈,或表现极度衰弱者,则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凡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或原有的症状加重,都应首先检查是否与药物治疗有关,控制老年人的输液量,一般每天输液量在1 500 ml以内为宜,输生理盐水每天不超过500 ml,在输葡萄糖注射液时要警惕患者有无糖尿病,如有糖尿病应加适量胰岛素及钾盐。

参考文献:

[1]戴先强.医院药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1.151.

[2]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5.

[3]李家泰.内科学[M].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3.

[4]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25.

收稿日期:2006-09-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