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家汉造“削面超人”,美元纷纷“飞”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家汉造“削面超人”,美元纷纷“飞”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年纪轻轻成能人,搞发明却不能“当饭吃”

崔润全出生在河北阳原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善动脑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一到他手里总被拆个面目全非,父母都骂他是“败家子”。1992年初中毕业后,无心读书的他在该县一家石雕厂当临时工。

看到父母种地很辛苦,崔润全研究发明了蔬菜施肥机、除草松土机和快速捆菜机等20多种机器,乡邻们闻讯都来借用。虽然那些小发明很受农民欢迎,可崔润全却不懂得申报发明专利,或和人一起生产投放市场。他发明出的东西没让他赚到过一分钱。崔润全给身边人的印象是:是个能人,但发明“不能当饭吃”。

和女友宋月平结婚后,夫妻俩辞工创业,开过电焊铺、搞过养殖,都没赚到钱。那些日子,尽管家里债台高筑,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崔润全还是继续鼓捣各种机械。平时他依然喜欢到废品站淘宝,买回从各种废旧机器上拆下的电机、齿轮和螺杆等零部件。他家院子里堆满配件,像个汽修厂。

挑战日本教授,造出“削面超人

2006年11月的一天,崔润全进城办事。阳原县与刀削面的发源地山西地界仅有几十公里,因此那儿的面馆随处可见。饥肠辘辘的崔润全进了一家面馆。等面上桌的间隙他撩开后厨门帘,只见削面师傅正站在热气腾腾的大锅边,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攥着刀片不停地向锅里削面。看着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的老师傅,崔润全心里一动:“既然人工削面效率这么低,我能不能琢磨着造一个机器来代替人削面呢?”

崔润全边吃面边问老板:“雇一个削面师傅多少钱?”“一个月工资3000元钱,再加上管吃管住,一年近5万元!”崔润全停下筷子:“你想没想过,要是有个削面的机器不就可以省下这笔钱哩?”“啥?让机器削面?”老板哈哈大笑,“从古到今刀削面都是人工削,谁有本事整个机器干这活?我看你是异想天开!”“我就是不信这个邪,总有一天我非鼓捣出个机器让你开开眼!”崔润全扭头走了……面店老板的一句话竟激起他的脾气了。

听说崔润全要研究一个会削面的机器人,就连在太原某研究机构工作的朋友李广都觉得“不靠谱”。李广对崔润全说,山西刀削面已有2000多年历史,以风味独特享有盛誉。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20多年前,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松井到太原访问时,就对这种制作方法独特的面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制作刀削面技术的要诀,“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眼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更让松井教授觉得有趣。松井教授称“吃了刀削面是饱了口福,观看师傅表演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但是刀削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刀削手艺很难掌握,而且出面速度太慢。当时看到挥刀削面的大师傅挥汗如雨,松井教授也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设想:能否研究出一种会削面的智能机器人,像大师傅那样灵活、娴熟地削面,用它完全取代人工。日本有“机器人王国”的美誉,尽管不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后来几家研究机构尝试后均以失败而告终,仅机器人两臂灵巧自如地协调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李广的一番话不仅未能把崔润全吓着,反而激起了他的挑战欲。“你想啊,连日本机器人专家都玩不转的东西,如果硬是被一个中国农民给摆平了,那该多酷!”

虽然没读过多少机械方面的书,但崔润全的思路非常清晰:刀削面机器人能否成功,关键是如何造出两只能互相协调、灵巧自如的“手”。他卸下一些旧机器上的零配件试图先造“右手”,但反复试验后他发现,它虽能挥动却达不到均衡着力。接着,他又先后设计出拉链式、推拉滑道式“机器手”,但均达不到要求。

一天,崔润全从电视里看到德国研究出一种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大型工业缝纫机,它的机头可以利用前进和后进档快速左右移动作业,非常灵活。他想:能否将这个原理用在削面动作上?经过无数次试验,他终于造出能均衡地左摇右晃的“右手”。又经过半个月改装拼接,他总算造出一只能上下左右动作的“左手”。刀削面机器已初具雏形,可测试时的效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它削出的面有的像指头般粗,有的如纸片般薄。

2007年农历“二月二”这天,弟弟崔占全见哥哥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地“闭门造车”,便开车过来强拽崔润全出去放松。刚出村,天就飘起小雨。就在崔占全打开雨刮器的那一瞬间,崔润全突然像受到什么刺激,接着跳下车便向家里飞奔而去。原来,他发现雨刮器工作起来和削面动作像极了,他想尝试一下雨刮器的工作原理。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半年后,崔润全终于造出了第一个削面机器人,整个过程他连一张图纸都没画。不过试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家伙属于“半自动”,缺乏灵活性,削不了多久就需要人工调节双手的位置。他继续进行改进。终于随着机器人两手灵活娴熟地挥动,只见宽窄均匀,薄厚一致的面片“刷、刷、刷”地飞了出来!削面机器人不仅削面削得精准,而且通过对削刀位置的调整,它能够按照全国各地的特色风味削出宽窄各异、形状不同的面片儿。

有趣的是,崔润全把刀削面机器人的外形造成超人奥特曼那样超酷超潮。会削面的机器人在阳原城一亮相,立刻吸引人们来看稀奇。2008年崔润全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还为机器人注册了个商标,叫“崔师傅”。“崔师傅”并没有立即为崔润全赚来大钱。

媒体上一亮相,财富滚滚来

2011年1月28日,北京卫视得知崔润全造出削面机器人后,主动邀请他上“网络春晚”。舞台上,当机器人“崔师傅”游刃有余地表演削面时,台下的观众先是惊呆,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11年的“网络春晚”后,崔润全一夜蹿红,被称为“最牛农民发明家”、“民间潮人”。从此,他每天要接几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有咨询业务的,有探讨发明的,甚至上海和北京的几所高校还极力邀请他去为学生讲课。更让崔润全惊喜的是,他首批生产的100多台刀削面机器人转眼间被客户抢购一空。

2011年5月26日,日本东京电视台面向世界的上星节目《世界经济报道》,破天荒用长达10分钟的时间详细介绍了崔润全的刀削面机器人及他的研究发明过程。镜头中,崔润全掀开一块篷布,篷布下出现一个像超人“奥特曼”的机器人。一位日本记者围着“奥特曼”绕了3圈,怀疑地问:“这个,能削出面?”崔润全伸手轻轻一摸“奥特曼”的头部,它右侧的“手臂”缓缓向左移动,“手”上的刀片在接触到左侧面团时,就像得到指令般开始上下挥动起来。紧接着,一片片约4厘米长的面片像雪片般快速滑落。镜头对“奥特曼”削出的面进行特写: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笔者赞叹“简直美如艺术品!”

专家发现,崔润全的削面机器人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机械模拟人工削面过程。机器人的右臂由电机带动,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实现灵活自如的削面动作;左臂负责托住面团,并随着削面动作的不断进行,配合右臂摆动,自动完成整个削面过程。二是削面刀片特制。传统的削面刀只有一个凹槽,崔润全自制的削刀有两个凹槽,相当于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刀片,来回连续削面盘。刀片的弧度设计融入了削面师父的最佳姿势和手法,不仅能够适应软硬度不同的面,而且能够完全模拟人工削面动作,削出的面条细长均匀、中厚边薄、有棱有角,口感爽滑有咬劲。不仅削面机器人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倍以上,而且它节能省电,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耗电量仅为1度。

节目播出后,在整个日本引起轰动。令很多专家惊奇的是,这个机器人既没有计算机控制系统,也没有置入芯片,完全是利用机械纯手工打造,巧妙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难题。日本专家认为崔润全这个中国农民拥有“超人的智慧”,把他称为“刀削面机器人之父”。

东京一家机电公司看到节目后,随即提出用50万美金买断崔润全的发明专利,后来又加价到100万美元,但都被崔润全婉言谢绝。崔润全心里清楚,日本有“机器人王国”的美誉,那家日本公司肯出这么多钱,看中的肯定是他的发明具有无法估量的市场价值。

后来,崔润全从节目摄制组的笔者那了解到,近年来,在日本经营刀削面的餐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喜爱吃刀削面,很多人都以到中国人开的刀削面馆吃一碗刀削面为享受。据《朝日新闻》报道,2010年仅东京就有大型刀削面店20多家,用餐高峰时段,各家刀削面馆前都出现排队现象。2011年春季,东京的刀削面馆陡然发展到90多家。因刀削面师傅在日本奇缺,月薪30万日元也很难聘请到一位刀削面主厨。日本机器人动辄几万甚至数十万美金,而崔润全发明的削面机器人成本非常低,估计一台的市场售价仅为5000美元。如果生产这种削面机器人卖给面馆,肯定会大受欢迎。

崔润全刚回到国内,就收到来自日本的大批订单。不料,手握巨额订单崔润全却开始犯愁,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投资建厂需要大笔的资金。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大捆的美元从自己手里飞走?那些日子,他急得嘴上都起了水泡。在崔润全不知所措时,北京一家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愿为他提供所需一切资金,并负责生产销售,让他担任技术总监。崔润全欣然接受。

2011年7月,来自韩国、马拉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订单,又雪片般飞来。崔润全身边的人估计,不出三年,崔润全就会轻松成为千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