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苯巴比妥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苯巴比妥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 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352-01

苯巴比妥又称鲁米那、苯巴比妥那,属精神类药品,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中枢系统抑制作用。它除了应用于镇静、抗惊厥外,还具有脑保护、降颅压、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

苯巴比妥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新生儿期,年龄的不同,应用的剂量和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实际应用中要正确的掌握苯巴比妥在新生儿期应用的特点,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 镇静作用

当小儿烦躁不或高热时,可用苯巴比妥5-8//次,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

2 抗惊厥作用

苯巴比妥临床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脑膜炎、癫痫、颅内出血等引起的惊厥,可用苯巴比妥15-20//次,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使惊厥得到迅速缓解。若无明显效果,亦可配合安定交替应用,每4-6h重复使用。本药作用时间长、安全,是常用的抗惊厥药,适用于反复多次惊厥者,可对抗中枢兴奋药中毒或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惊厥。[1]

3 抗癫痫作用

苯巴比妥是长效抗癫痫药,其脂溶性低,半衰期长,起效慢,常使用静脉负荷量的方法,起到迅速长效的作用。可在大发作时口服,每次0.5-2.0/,每天2-3次。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时,每次5/,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注射,常与地西泮联合使用[2]。

4 防止早产儿颅内出血

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多发病,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者可遗留脑瘫、痉挛性偏瘫和痉挛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显得尤其重要。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苯巴比妥可减少重度脑室内出血(PIVH)的发生及防止轻度出血的进展恶化,由于重度出血的预后更为严重,因而,认为仍有较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3]。

对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或等于1800,于出生后4-6h内静脉或肌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d(也可以分两次给药,间隔15-20分钟),24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d共4-5天,此方法不但可以防止颅内出血,还可以防止颅内出血由轻向重发展。因此,早产儿应用苯巴比妥对于改善脑室内出血的患儿预后是非常有益的。

5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苯巴比妥的中枢神经保护功能主要机制:降低脑代谢率,降低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从而发挥镇静、抗痉挛作用。应用该药,不仅能控制惊厥,还有清除氧自由基和降低脑代谢作用。其降低脑代谢率、降低颅内压等方面的作用对患儿也是有益的。用法:给苯巴比妥负荷量20/•d。在没有惊厥时可给药10/•d,待有惊厥时再加20/•d,第二天给维持量5/•d,用到何时为止,目前无统一意见,一般认为用到症状的明显好转。

6 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少数病例严重时可发生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产生的损害很大,及早控制黄疸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伤残的必要条件。在治疗过程中,给苯巴比妥负荷量20/每日一次,三日后每时给予维持量5/,每日2次,连用7-10日,症状明显消失为止。服用苯巴比妥后,毛细血管内水分及胆汁流动加速,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内酶的活性升高,加速胆红素的结合过程,提高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增加肾脏的廓清率,使尿胆红素排出量增加,促进新生儿黄疸的快速痊愈。[2]

参考资料

[1] 吴保敏.抗惊厥药物在儿科急救中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1):648.

[2] 郑玲芳,李亚红.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苯巴比妥联合用药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2):113

[3] 周艳霞,吕改玲.4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苯巴比妥钠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8):60-61.

作者单位:466000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