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民工子弟学校教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其中民工占大部分,以学龄儿童少年占2%~3%计算,流动民工的学龄儿童少年就有240万~360万。[1]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类学校在城市中扎根生长,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的视线。但是目前大部分关注的视线都集中在学校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而忽视了民工子弟学校中的另一个根本性的存在――教师。那些在只能用“贫瘠”两字来形容恶劣的教学环境下仍然诲人不倦的教师,那些相信着来城市便能改变自己命运但却不能立马叩开城市的大门暂且只能在这样的学校中“借屋躲雨”徘徊城市边缘的教师,掉落在了人们谈论教育公平问题的话语结构之外。让我们在这篇短文中,尽量地向他们的生活世界靠近一些。

教师来源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一般具有城市外来人口的身份,又一心想成为城里人的特点。对这一群体仔细再做划分,还有以下几类,一是作为学校创办人的外地教师,二是外地公办教师,三是担任过农村民办及代课的教师,四是地方师范学校毕业后未分配的应届师范生。

作为学校创办人的教师,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城里办起了民工子弟学校。应该说,这部分人是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精英,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望,为民工子女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民工子弟学校作为民办学校,具有营利性质,通过不断扩大生源,创办连锁分校,增加学校收入,这也就等于增加了创办人的收入。

外地公办教师大多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流入城市,加入了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主要来自贫困地区,他们在家乡的收入无法保证家庭的开支,而城市的民工子弟学校,则为他们提供了比家乡好得多的经济保障。

担任过农村民办及代课的教师,由于无法转正及工资太低而到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由于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的匮乏,这一部分教师也被吸收了进来,成为外来教师队伍的成员。

而地方师范学校毕业后未分配的应届师范生,一般都有高中或中专学历,高的有大专及大学本科学历,[2]构成了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师范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而公办学校教师市场的饱和甚至是过饱和,使得应届师范生进入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只能选择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过渡的跳板,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城市的公办学校工作,或者等待家乡学校入编的机会。

工作状况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虽然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顶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光环,但其工作条件却与后者无法相提并论。学校硬件设施贫乏,仅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教师的办公条件也十分简陋,只能在拥挤的办公室备课、批改学生作业。虽然就地理位置上讲,他们身处现代化的城市,但却缺乏学习先进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条件,无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在城市公办学校已经普及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学校很少提供给教师电脑、网络等辅助的教学器材,他们仅仅是将传统农村教育模式在城市边缘进行延续而已。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弟学校在城市边缘立足,彼此之间生源争夺也日趋激烈,师资的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民工子弟学校招徕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牌子。与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初期存在较多门外汉充当教师角色的现象相比,目前民工子弟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设置的门槛已经增高了很多。首先,为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准,应聘教师须有教师资格证;其次,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学期都有考核,末达标者则走人。以上两条,成为了保证学校教师质量,获得家长学生认可,从而扩大学校生源的主要手段。

然而与城市公办学校相比,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依然薄弱,且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教师常常不得不身兼数职,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每天过着超负荷的日子。许多教师除了要教语、英、数的主课,还要兼任体育、音乐等副课的教学。工作的繁重超乎常人的想象,教师疲于上课改作业,无力顾及教学质量。

流动性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工作量远远超过公办学校教师,但工资却比后者少了许多。由于工资较低(南京外来教师大约每月600元),生活艰苦,教学负担繁重,工作压力巨大,教师间竞争激烈,部分校长不尊重教师,部分城市教师歧视外来教师,因此只要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就经常跳槽。而学校间互“挖墙角”的现象,也增大了教师的流动性。有学者对外来教师的流动性作过调查,在69个班级中,发现每学期中途更换教师的情况,比例高达47.8%。最极端的一个班级,甚至创下了一学期更换7名教师的记录。[3]

外来教师流动性大,转行做其他工作的也很多,能够留下来的,多半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一种对民工子弟教育的责任感。在笔者做的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是凭着一颗良心在教学,良心带来了责任感,良心带来了奉献精神,因为农民工的孩子实在太可怜。然而笔者也注意到,将之称作为“良心”也好,称作为“同情心”也好,感情上心理上的羁绊并非稳定流动性的坚固的保证。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还要生活,还有家庭要照顾,也还要很现实地考虑工资待遇。尽管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尽管迈进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即便进去了工作压力依然很大(当然,可能是别样的一种工作压力),但一有机会就想往公办学校(即便可能只是郊区的公办学校)转的念头,已经变成为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正因为难以实现就更渴望实现更向往实现的心理情结。

自我预期和群体认同

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处在基础教育的边缘,而这种教育的边缘化又导致了教师地位边缘化。他们的自我预期较低。对于部分民工子弟学校的创办人来说,经济动机压倒了教育的要求,利润是第一位的。面对庞大的教师就业市场,他们占据了主动地位,可以用较低的工资雇用教师。所以有的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民工子弟学校当教师也不过是打工而已,与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工者不同,他们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打工者。

在城市,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教师遭受到两方面的歧视:一是外在的制度歧视,即由于户籍制度、教师编制的限制,他们无法进入所在城市的公办学校。有被访者说现在进入公办学校很难,“因为学校很黑暗,要有关系才能进去”。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精神歧视,由于“不是城里人,而是农村来的”,他们很少能有机会与城市公办学校的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教学经验。

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的交往圈子很小,与外界接触很少,处于“原始时代”,更像是熟人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往集中在同学朋友老乡的圈内。有的外来教师反映,由于工作繁忙,加上租住地的治安不良,很少出门,对城市不熟悉,每天基本上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正是受到这种社会交往网络的限制,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认同感,认为大家都是外来教师,在民工子弟学校教书,相互之间频繁的日常生活互动(所有教师共用一个办公室)使得彼此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人际关系融洽,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民工子弟学校里只有学生和教师两种角色,不存在职务上、工作上的竞争关系,不像公办学校,为了评职称等种种利益问题,教师之间经常勾心斗角,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有较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很值得欣慰。

教师从家乡走了出来,希望有机会融入城市。但是城乡间的文化差异,城市中的制度排斥和社会歧视,造成了他们生活上、心理上的不适应,使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下,很多被访的教师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奈。然而迫于生计,他们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继续在民工子弟学校从事高强度的教学工作。虽然前途渺茫,但他们不少人仍对教育制度的改革持乐观态度,期望着方方面面能够多关注到他们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能够融入城市,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可能性。

注释:

[1]王涤,等,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3]辛苦了!民办小学教师[EB/OL].www.省略/cgi-bin/GInfo.dll?DispInfo&w=xjbs&nid=18173.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