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是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中学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就教学如何面向全体,让不同的学生学到同样的知识试谈如下。

一、重视教育思想的提升,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是传统的以老师的教授为中心,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互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强调课堂上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要较低教育的质量,而是要求教师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注意对后进生的关注,对反应慢的学生给予悉心指导,而不是放弃。保证学生能够同步前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二、教学内容上突出物理教学的基础性

物理教学的试验性很强,除了理论基础学习外,还要求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向学生讲解知识,因此,要不断深化物理教学改革,学习物理教学大纲,认真钻研物理教材,教师要加强对概念、规律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物理原理和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窍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其教学方式灵活应对。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三、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组帮教

物理教学中的面向全体,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达到统一的接受知识目的,如何平衡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分层、分类、分组的指导方式,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保证学习的同步性。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并帮助学生积极思考,那么大多数的学生会达到教学的要求和标准。因此,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发育、接受能力、学习水平等因素,把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学目标,分层次设定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学习与教学之间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在教室的分层指导下主动积极学习,掌握学习内容,不仅让学习好的学生掌握知识,也要让学习差的学生跟上全班的步伐,力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化的提高教学质量。分类指导指的是教室在对学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学习态度、方法为主,对全体同学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好、中、差三个类别,分类的好处在于能够掌握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教师要抓两边,重视中间学生的发展,布置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也要分成三类,不同类别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鼓励差等生勇于突破自我,向中等层次迈进。分组的目的是要兼顾全体学生的能力,弥补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分类指导基础上,进行分组合理搭配,每一组分八个人左右,其中有一个主要负责人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他的带动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小组成员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物理教学中,要挖掘学生兴趣爱好,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喜好设计不同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上灵活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关于静电感应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静电,可进行这样的试验:

(1)将带电体C逐渐远离A金属箔片会如何变化?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2)用手摸一B会出现什么情况,摸A呢?该作如何解释?

(3)将A、B分开,再拿走带电体C,会出现什么情况?

(4)将带电体C拿开,再分开A、B会出现什么情况?

反复的情景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在情景的驱使下,学生认真学习,互相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开拓了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问题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层次性,情景设计中的问题分为由易到难的层次,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的能量,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大胆想象,展开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发挥聪明才智思索解体思路,总结物理规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老师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让反应慢的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区,在被反应快的学生带动下,这部分学生也得到灵感激发,给他们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获得鼓励富有成就感,改变传统的差等生只是课堂的旁听者,教师在问题创设上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就会,充分给予学生平等发言的权利。例如物理教学中关于电阻定律的学习,为了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会与哪些因素相关,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测。第二个问题是导体的电阻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接着猜测。第三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导体电阻、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关系?让学生尝试设计电路图。第四个问题是在检验导体的过程中,电阻和相关因素关系中,实验条件该如何控制?第五个问题是从本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要控制的条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这样问题的设置,引起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