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白山:东北最高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白山:东北最高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由长白山脉及支脉所组成,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总称长白山地。长白山地的南部地势较高,在我国境内最高峰为白云峰,海拔2691米,不仅是吉林省最高峰,也是东北山地的最高峰

长白山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西南方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地、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为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两个支脉。

长白山地以平等山脉与宽广山间盆地、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老岭间有浑江谷地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龙、蛟河、珲春、桦甸等。局部的河谷平原及缓坡地大部分垦殖为农田,成为山区中的农业基地,其余大面积为次生阔叶林、人工林或部分原始林。部分地方保存广阔的熔岩高原景象,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东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

长白山地地貌的重要特点是熔岩地貌广泛发育,在水流作用下形成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长白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可以看到山前熔岩台地、山麓斜坡和长白山火山体3种地貌类型。其中,熔岩台地分布于海拔600米~1000米,所占面积最大,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山麓斜坡海拔在1100米~1800米,围绕着火山体,坡度较大,面积很小。海拔1800米以上由各种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和浮石等组成,还有一些岩石和凝灰岩。

长白山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地壳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抬升,地下岩浆沿地壳裂隙大量喷出地面堆积在火山周围,使长白山体高耸成峰,形成火山锥体。经过多次爆发把火山锥的顶部削去,形成了天池火山口湖。有1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环绕在火山口周围,并在火山湖及其山体周边有火山活动形成的许多温泉。

长白山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6℃,最低和最高气温可达-40.2℃和38℃。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受到季风的影响,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8月,山地南麓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一般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随着海拔升高,气候、土壤和植物都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梯度变化。

在长白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和降雨量也发生变化,这也就导致了植被的垂直变化。在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中,海拔最高的长白山山地,植被垂直变化最明显。可分为高山苔原带、亚高山矮曲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山地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及阔叶林带等5个垂直带。在长白山这片山地,距离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就浓缩了水平距离长达3000多公里的、横跨整个北温带到极地范围之内的大部分景观和生物类型。

在地球上,针阔叶混交林分布于互不相连的3个区域,分别是北美的东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布特色、气候特点和植被组成。这3个区域相比较,东亚这片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是最有特色的。不仅在群落结构上最复杂,而且具有过渡性和特有的独立优势类型,如被称为北国之松的红松林和俗称美人松的长白松林,是我国针阔叶混交林所特有的类型。

长白山区河流较多,全区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约670条,总河长约18400公里。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8.45亿立方米。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大水系呈放射状分别流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北和西北部属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和挠力河等。东为图们江水系,有嘎呀河、布尔哈通河和海兰江等大支流。西南属鸭绿江和辽河水系,其支流有浑江和浑河、太子河等。

长白山森林沼泽非常丰富,也是长白山森林树木依赖的水积聚地和维持河流水量的水源地。长白山林区沼泽类型可分为河流、湖泊、泥炭藓沼泽和泥炭沼泽。其中,位于海拔1820米小天池南侧300米处的泥炭藓沼泽,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泥炭层几乎全部由泥炭藓沼泽残体构成,直接发育在火山灰上。这种不经过低位阶段直接发育高位泥炭藓泥炭的沼泽在我国极为罕见。可以说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较完整的勃兰特型(披盖式)泥炭沼泽,它对环境研究、生态研究及沼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长白山森林多样性、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丰富的水量等条件,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决定了种类和数量的丰富度。长白山这片土地上,分布着约2400种植物,其中维管束植物1500余种。本区域植物种类繁多,表现出植物种类的古老性和特有性。如草本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参和山荷叶,属于特产的药材之一。特产树种以红松为代表,针叶树包括沙冷杉、紫杉、长白松、长白落叶松等,阔叶树包括青揩槭、水曲柳、胡桃楸等,一些是第三纪孑遗种。此外,还有大量的典型南方种,如猕猴桃、天女木兰以及孢子植物中的团扇蕨、孔雀藓等,增加了本区域的亚热带植物成分。这一现象表明了本区域历史上曾经有过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而现在受海洋影响,夏季温湿作用,使这些南方植物种类能够保存下来。该区域由红松和一些阔叶落叶树种组成的阔叶红松林为主,同时具有一些南鄂霍茨克和北极植被带的成分。

长白山地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7种,其中人参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楂海棠、叶瓶儿小草、刺人参和日本对开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芪、草苁蓉、钻天柳、水曲柳、贝母、天麻、野大豆、胡桃楸、黄菠萝、长白松、长白柳和朝鲜崖柏等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该区域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东北区的长白山地亚区。还有一些古北界华北区及一些世界广布种也有分布。长白山生存着约67种兽类、270余种鸟类、70多种鱼类、9种两栖类、10余种爬行类和1000余种昆虫。脊椎动物中,东北虎、远东豹、紫貂、梅花鹿、白肩雕、金雕、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黑鹳及东方白鹳等1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鹿、原麝、斑羚、黑熊、棕熊、花尾榛鸡、雕及所有类和鹰类等60余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白山脊椎动物占整个东北动物种类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许多珍稀动物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历史上,东北是我国木材的主产地,在采伐的最高峰年代,东北的木材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在森林大规模采伐的年代,我国政府于1960年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使得面积达1964平方公里的较为完整的原始森林被保存了下来。198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是我国迄今为止被纳入该计划的最早入选者。此后这片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浓缩着大范围内生物的自然基因库和丰富多彩的生命体终于得以永存。

人类对山地有着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在生存与信仰中,山地具有神圣的意义。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已记载了长白山。在东北居住的慎慎、沃沮、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各少数民族,都有对东北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峰造极,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平民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直到清末,安图县刘建封还向朝廷上折奏请曰:“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天生圣人,削平区域于万斯年。”

作为我国东北最高的山脉,人们广泛接触和了解长白山也只有短短40余年。初期长白山被赋予了一些人性化的敬畏面貌,远征的人们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风光,感受长白山恶劣的气候,不可避免地遭受寒冷、大雪、暴雨的折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意识中的长白山成为美丽、消遣娱乐、值得遐想的王国。长白山让科学家感到神秘,旅游者、登山者、作家、音乐家、美术家在探访长白山的旅途中不断发现和感受新的东西。现在,长白山已从寂静而冷漠的高山变成了人类向往的圣地,山峰、山坡、山麓及溪谷展现给人类了解大自然和我们自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