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及林间自在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既然如此,如何使朗读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呢?下面笔者依据新课标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古诗文 情景 时机 范读 方式
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文天祥,却不知道它出自哪一首诗;知道《天问》的作者是屈原,却不能背诵出其中的任意一两句……在本校近期举办的“第十届读书节暨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现在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存在“速食化”倾向,应引起我们广大师生警惕。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古诗文教学才能挣脱功利化的枷锁,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有实效,下面笔者依据新课标谈谈古诗文的“朗读”艺术。
一、善于营造情境
现代中学生距离古诗文年代久远,不容易理解,因此要反复朗读,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但仅仅依靠文字、声音的媒介,仅仅依靠想象而入情入
境,往往比较单调和空泛。因此,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营造朗读情境,要做到境与情的和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如在上《桃花源记》时,配一曲古筝乐,带着郊游时欣赏美景的享受心情,贴近桃花源人惊讶叹惋的脉搏,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了有置身其中的美妙感觉。
二、善于把握时机
阅读鉴赏课往往是朗读、讲解、赏析、讨论、问答等多种活动方式交错运用的,什么时候采用朗读的方式,采用哪一种朗读方法才能取得好效果?这是值得斟酌的。为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其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可在讲析前指名学生朗读;为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讲解中穿插播放专家朗读;为巩固对文本的识记,可在讲解后组织反复齐声朗读……朗读时机的选择,概言之,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要求将字句读通,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
三、善于运用范读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范读具有很强的榜样效应。专家范读,主要是借助音频、视频媒介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诵技巧的专业性等方面,无疑具备普通教师和学生较难企及的规范,是可供教师与学生临摹、借鉴和研讨、探究的标本。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教师范读,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可能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读技巧的专业性上会逊色于专家朗读,但由于真实的在场性,只要教师能以饱满的感情和专注的态度朗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样可以激发起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
四、善于变换方式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采用领读、接龙读、分组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比方说长篇叙事诗,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
学习古诗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学语言,关键是练,教学古诗文要朗读也是练,而且是重要的练的观念。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朗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朗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词意、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后才要求朗读的做法。教学古诗文,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诵。每篇古诗文都要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王尚文.语感论.2000年.
[4]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1986年.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