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帝内经》对和法的奠基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帝内经》对和法的奠基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内经》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提出《内经》从健康、疾病、治疗诸方面奠定了和法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和法的明确提出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和法;内经;奠基作用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40-02

和法是具有和解作用的治疗方法,是适应症较为广泛,而且又比较特殊的治法。从临床实践来看,和法不会出现明显的发汗、催吐、泻下等作用,也不表现出对机体有明显的补益作用,也不祛痰、化瘀、逐水、除湿。和法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属于调整人体机能的一种方法。和法应包含和解、调和、缓和3种含义。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治法,但就其整体的思想和行文基调来看,无不充满着“和”的基本思想,为后世医家明确提出和法以及不断丰富和法奠定了基础。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至人者……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其次,人的心态平和与内在和谐,“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再次,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和适应,“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幕”。

1 良好健康的核心是“和”

和合是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由此看来,古人认为“和”是良好健康的一种总的概括。同时,“和”是五脏活动的最佳状态,如《灵枢・脉度》中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昧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枢・本藏》中说“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故肢节得安矣。”

2 破坏“和”的状态即为病

在认识疾病的发生时,《内经》将其归结为“不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和”的状态遭到破坏时就是疾病的开始,能够使人体失和的原因首推时令失和,时令失和使正常的六气成为致病的六淫,《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生变,变则病”其次是饮食,“天食人以五味”,然而,五味必须基本均衡且调和,因此,《素问・五脏生成》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胃不和则卧不安”再次是阴阳失和,《素问・厥论》中说“……阴气虚则阳气人,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

3 治病就是恢复“和”

和法立法的基本出发点应该立足于恢复人体原有的“和”的状态。在治疗上,把“和”放在重要位置,“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此指调和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又如“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日圣王。……无代化,无逆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病愈而身体依然虚弱的人,应通过调养,使经络畅通,气血和顺,以促进体内元气逐渐生长。必须谨慎耐心等待身体自己恢复健康,这需要一个过程。“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体现了以阴阳和谐为治疗之目的,以自和机能为立足之本的整体治疗思想,正是由于《内经》在和法立论上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而《伤寒论》从维护机体的自和机能出发,明确提出了和法,而且在这一治法指导下提出了以小柴胡汤为代表的一系列方剂,又特别重视顾护胃气、和津液,刘渡舟教授指出:“《伤寒论》的治疗法则,以阴阳自和为根本,而以保胃存津为前提,正因为《伤寒论》紧紧抓住了这两个关键,从而在辨证、治疗、护理、将养各个方面都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那么,怎样恢复“和”的状态呢?

4 复“和”有其法

“……必先五胜,舒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温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胜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这是后世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其中对如何通过调和药物的五味进而调和人的体质提出了总的原则。《藏气法时论》中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这进一步指出运用五昧的五行相胜来恢复整个身体的“冲和”状态。“养之和之”,也不单指医者的用药调和和谷肉果莱的食养,它还包括患者自身调养必须注意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等方方面面。患者本身的心态平和对于保持健康、以及疾病后的恢复都很重要,“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由此可见,《内经》从健康、疾病、治疗诸方面奠定了和法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和法的明确提出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