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局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局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局企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分析校局企三方合作的优势及互惠互利的特点,以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为纽带,加强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与地方企业的沟通为例,增强校局企合作的力度,真正做到“共同参与、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校局企合作活动,提高企业用人质量,增强学生实践机会,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校局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校局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校(教师、学生)、环保局、企业三方受益,是一种又好又快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校教育的发展必然趋势。校局企合作能够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教学,加强科技交流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协作,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1,2]。同时可以建立以开展科技创新、毕业实习、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挂职锻炼、项目对接、技术合作等大学生实践基地,并为环保局和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形成校局企三方互利协作关系。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于2009年开始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签订共建协议,通过环保局的纽带作用,将学校、环保局和地方企业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确保校局企三方的共赢,增进三方的积极性。

校局企三方共建密切学校与环保局、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共同参与、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3]。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局企合作的道路,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4]。校局企合作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5-7]。

一、 校局企合作是了解社会行业信息、扩展就业的渠道

校局企合作首先可以使学校增加对外交流的途径,了解社会和行业实时状况。学校以环保局为对外交流的桥梁,通过他们联系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组织,不仅扩大了信息接收范围,还增加了学校在本行业的知名度。此外校局企合作还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它既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还是企业吸收优秀员工的有效方法。学生能更早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其职业凝聚力。

二、校局企合作符合以市场为依托,为行业服务的原则

高校教育是为行业服务的,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市场对人力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学校作为人才供给方,要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校局企合作增进了行业与学校的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正确树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专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三、改善“软、硬件”设施,优化教育资源

高校教育如果仅仅通过学校自身条件,改革、发展都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由于我国高校教育的功能并不十分完善,所以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校园环境。利用校局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环保局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高校教育中的资金短缺、实践薄弱等问题,提高高校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校局企合作为教师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广的途径。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同时为环保局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开辟多种办学途径

高校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针对性更强的适应就业和更新知识的社会培训。职前培训、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已构成一个连续的过程, 使职业教育具有过程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而言,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水平是具有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企业也需要对新员工和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企业开展合作,更利于推行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开辟多种办学途径,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辅相成地同时蓬勃发展。

五、促进技术交流,提高办学层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行科研和教学并举,学校将智力因素和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知识与技术的创新,甚至成为企业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与依靠力量,对一个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而学校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声誉,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经过了近3年的实践,校局企合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实习、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当中,极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目前通过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生产见习、生产调研、生产实习、岗位实习、科研选项、毕业设计选题及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与企业之间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双向选择的目的。在此期间实现了校局企三方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技术信息,结成了校局企结合的伙伴,增加科研项目的开发。

通过环保局的纽带作用,企业得到稳定熟练的技能操作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实力。学生获得实践机会,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学校办学质量提高。总之,校局企合作三方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缓解了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之间脱节的矛盾,实现了学生对工程知识的内化和继承,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对学校办学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丽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6,228.

[2] 董广斌, 项海涛.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J]. 中国冶金教育, 2009,1,29-32.

[3] 董大奎, 林冶. 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 2005,1,56-57.

[4] 杨丽英. 关于校企合作共赢实践途径的探讨[J]. 职业与教育, 2011,6,52-53.

[5] 孙伟宏.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 教育发展研究, 2006,4A,23-25.

[6] 饶师昭. 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5,115- 116.

[7] 伦洪山.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 机械职业教育, 2011, 1,15-17

王新:女,1973.11,博士,副教授,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环境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