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在心中》的三位一体叙事策略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在心中》的三位一体叙事策略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美国在心中》是著名的菲律宾裔美国多产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这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从家乡菲律宾的痛苦童年到后来的美国生活,已被誉为亚裔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该作品叙事策略的解读,分析了《美国在心中》在精神化、政治化和理念化三位一体的叙述模式中向读者展现了一段在苦难经历中身体坚韧且精神丰富的生活。

关键词:《美国在心中》 自传 叙事策略

《美国在心中》 (Amerca Is in the Heart: A Personal History,1946) 是菲律宾裔美国多产作家卡洛斯・布洛桑 (Carlos Bulosan, 1913-1956) 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被称作亚裔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曾被《展望》杂志称赞为美国最重要的50本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描写了传主从5岁到29岁在家乡菲律宾痛苦不堪的童年经历以及在美国西部各州做流动劳工的严酷生活,并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参与的政治生活和他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一名作家的坎坷经历。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生平经历为蓝本,让读者从广阔的角度了解到了20世纪30年代菲律宾劳工的生存惨状。其叙事策略可划分为三方面:精神化、政治化和理念化。三者彼此渗透,三位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部对作者自身经历过的苦难之追忆,可纳入成长小说的模式。

一、传记、自传与叙事策略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对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传记作品通过大量的资料来源、丰富的叙事策略与深邃的洞察力多角度地展示出人物在不同阶段的经历与生活。

自传隶属于传记这种文学形式。它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形象化的方法将自己的历史背景、精神风貌以及生活经历――出生或死亡、教育、抱负、矛盾、环境、工作、人际关系等,融入一部具有独特生命力但又反射出真实生活的作品之中。

自传作者需要采用一定的叙事策略将他要描写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缺乏合理的叙述模式,自传事实就如同深埋在地底下的黄金一样,无法真正进入读者的内心,更谈不上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我们需要记录和呈现的是具有附加意义的事实,是将构建的历史事实、传记事实和自传事实这种事实的三维性做到水融,自成一体。由于书写传记的目的不同,对叙事策略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通过对传记作品内在的写作目标和叙事方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多数传记或自传作品的叙事具有合理性和共同特性。研究传记作品的叙事策略对提高传记写作水平、深化阅读传记思想以及研究各种传记作品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二、《美国在心中》中的叙事策略之精神化

(一)精神化

一般而言,自传作者决定书写自传的首要目的在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或某些重要的生命片段做一次总结。传主通常以自我为轴,采用纵横双链条的模式对自身的故事进行记录:纵向记录描述事件的发展,将自我成长展现在读者面前;横向记录则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动机描述,呈现经历的意义性。这个过程可视为主人公各种情绪、记忆、微小痛苦和巨大喜悦的多角度结合,在自传的叙述中是作者想要外化其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传主精神生活的客观性和具体性就体现在最终记录的文字上。从叙事学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人想要书写自传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原因。

(二)《美国在心中》的叙事精神化

自传体小说《美国在心中》将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迫害和痛苦。这是一本作者在菲律宾和美国两地生活的记录,是一部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发声体,表达了布洛桑想要颠覆主流话语的压迫和统治,重建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强烈诉求。

作品从布洛桑在菲律宾的童年生活开始讲述,他出生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一个小村庄。由于家境贫困,兄弟姐妹众多,布洛桑从5岁起就要在农场上帮助父亲务农。他的母亲则在一个名叫Banalonan的小镇上靠卖咸鱼、蔬菜和其他物品为生。布洛桑是家中的第五个儿子,在他出生之前,他的一些哥哥们就远走他乡。因此,在邻村读高中的三哥马卡里奥就成了全家人的骄傲和希望。家里人都盼望着他毕业之后教书养活全家,改变目前的困境,便省吃俭用,不顾一切地供他读书。但事与愿违,马卡里奥因为一个女人丢掉了教职,全家再度陷入一片黑暗。13岁的布洛桑告别父母,独自闯荡,但仍旧经常食不果腹,度日艰难。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对于布洛桑来说根本就是海市蜃楼。没有哈哈大笑的童稚,没有学校可以读书,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只有不断的辛勤劳作和无休止的牺牲。他渴望像三哥马卡里奥那样读书学习,但周围的环境让他觉得这一切都只是天方夜谭。取而代之的生活农活、卖盐巴、修公路、做家仆、当渔夫的艰难和困苦包围。父亲将家里最后一公顷养活了布洛桑几代人的土地抵押来供三哥读书,但马卡里奥失业后土地再也赎不回来了,父亲一蹶不振,全家陷入绝境。布洛桑内心深处的底层农民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逐步得到了觉醒,逃遁和变革的种子在他身上生根发芽。

带着对美国梦的美好期盼,21岁的布洛桑告别了故乡的一切,抛开了他的家人、那片生养他的土地连同所有折磨过他的苦难,踏上了赴美的航船,向往在那片宁静、自由、富裕的天堂创造出新的生活。但是,在美国能够过上更好生活的梦想化为了泡影。布洛桑在美国的12年(1930-1942) 做过无数的工作:修铁路、洗盘子、摘水果、采花、清洁地毯、牛奶厂刷瓶子、罐头厂做苦力。尽管用尽力气,工资还是少得可怜。但大多数时候布洛桑还是处于失业状态,日子捉襟见肘。无事可做之时,他往返于赌场、红灯区和无边无际的街道。三哥、四哥后来都到了美国,他不时地和他们碰面,但又不断地分离。布洛桑无法理解所到之处所见过的残酷与无情,但恶劣的生活使他变得越来越勇敢,同时也对善良与苦痛无动于衷。在西雅图时他第一次有意欺骗了敲诈过他的老板,但并不对此感到内疚和惶恐。美国社会改变了他,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心灵。然而,劳苦大众底层的精神寄托一刻也不曾停歇,他们渴望并坚信旧世界终会灭亡,新世界正在诞生。后来布洛桑加入了菲律宾工人协会,带着在阅读和学习中的热情,终于自学成才成为了一名作家,开始有能力控诉美国的种族主义对菲律宾人民的迫害,并为菲律宾移民向主流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呐喊。

当一个人处在这样的挣扎当中,没有未来没有光明的时刻,生活到底教会了他什么?记录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尤其是在如此令人难以置信无法承受的时候,是否是一件值得的事情?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经历过所有的苦难是一个人决定记录这些逝去的岁月最好的动力。这部自传体小说总结了卡洛斯・布洛桑生活里的重要经历,这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化和体现。他一直渴望成为一名美国人。在扉页中,布洛桑这样描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逝去的岁月,让其成为我一直以来渴望成为美国一部分的圣约。很明显,这是作者对其精神生活外化的最好的礼物,也只有文字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美国在心中》中的叙事策略之政治化

(一)政治化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和外交影响能够深深地影响其国民的心理状态,在菲律宾更是如此。菲律宾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1565年西班牙侵占了菲律宾,从此统治菲律宾三百多年;1899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又被日本所占领。因此,菲律宾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段被殖民的血泪史。布洛桑在其自传小说里所描述的这一段历史(1918-1942),正是由美国殖民的时期,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和严重心理创伤。美国对菲律宾人民进行了文化、思想和政治上的三重殖民,通过采取殖民同化政策,即通过教授英语并将美国文化渗透到菲律宾人民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当中,宣扬“白人至上论”。久而久之,这种论点便植入到菲律宾人民的内心,内化为丧失本民族自信心的普遍心理状态,成为了任由白人欺压的政治边缘人。种族主义是外族其他有色人种无法逃脱的一种折磨,这已经成为殖民地人民文化上的内化和法律上的强化政策。本土国家无法为菲律宾国民提供安全的保障,反而要收到诸多法律的限制。如“不能购置和租赁不动产”、“禁止在政府部门工作”、“禁止与白人妇女通婚”、“禁止从事律师行业”、“无权拥有美国国籍”和“无权享有公共娱乐设施”等十大权利的丧失。

(二)《美国在心中》中的叙事政治化

《美国在心中》这部作品嵌入了大量的真实历史背景。如随处可见的殖民内置(布洛桑父亲丧失土地后的悲伤绝望情绪和“无根”自卑的心理)、菲律宾流动劳工的悲惨经历(菲律宾人被美国人称为“棕猴”,和一系列带有歧视性的法规)、日本偷袭珍珠港等。这种“白人至上论”在布洛桑的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作者从叙事政治化的角度采用的另一个阐释策略。这是作者的强烈控诉,是一种非暴力的打击手段。该作品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一段心酸的历史,显得更为真实,催人泪下。

由于当时菲律宾军队是美国军队的一个分支,菲律宾军人就以美国军队的名义在欧洲战场参与战争。布洛桑的大哥曾在欧洲战场服役,二哥也曾经服过三年兵役,但这并不意味着菲律宾人民的身份因此得到认同。尽管布洛桑以“国民”而非“外国人”的地位存在着,但他渐渐地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和幻灭。随着1929年的股市震荡和金融危机,整个国家陷入一片灰暗,几乎没有什么工作可以提供。与此同时,在他睡着之际白人又点燃了他的工棚。布洛桑后来写道:“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在美国一直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存在着。就好像逃犯一般,试图逃避自己根本不曾犯下的罪行。这个罪恶就是:我是一个在美国的菲律宾人。”这是布洛桑在美国的切身体会。

在西海岸,菲律宾人经常成为种族主义袭击的目标。布洛桑和他的工友们常常被白人驱逐;在洛杉矶,布洛桑看见两名白人警察枪杀了一个菲律宾人,之后把尸体拖了出去,仿佛一切都那么自然;在圣地亚哥,布洛桑为了找工作,几次被餐馆和酒店老板毒打;在加州,菲律宾人没有自由可言,载有菲律宾人的车子总会被例行检查和搜索,盘查一切和白人妇女在一起的菲律宾人,他们认为每个菲律宾人都是皮条客。作为菲律宾人,他们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在惨绝人寰的种族主义者面前,菲律宾劳工忍无可忍,再也不愿意做被人任意屠宰的羔羊。他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工会组织,尽最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在20世纪30年代初,布洛桑也参与到了工会组织的活动当中,和他的工友们一起为权益抗争,反抗削减工资、失业、大萧条背景下的剥削和反对驱逐菲律宾人工会。他也采取过错误的方式,如偷盗、赌博和抢劫来宣泄内心对种族主义者的愤恨。在大萧条即将结束的时候,菲律宾人和美国人结成同盟共同反抗日本,在美国的菲律宾人民的社会地位开始有了小小的改善。这给了布洛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有可能以作家的身份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也让他找到了另外一种反抗迫害的方式――英语写作。他准备给自己的哥哥马卡里奥写信:“当这封长信写完之时,我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我一跃而起,眼泪夺眶而出:他们再也无法让我沉默下去!我可以告诉全世界他们对我们做过些什么!”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他肩负的巨大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布洛桑向美国社会证明了菲律宾人民的存在,并对美国种族主义对菲律宾人的迫害进行了深深的控诉,为菲律宾人民向主流社会发出了强烈呐喊。他成功了。

卡洛斯的一个作家朋友帕斯奎尔在谈到他的叙事技巧时说道:“为了菲律宾工友们,我们必须写作。我们必须激发自身最大的潜能,表达他们的愿望。我们的声音必须坚定,客观对待一切批评,反抗和改变。好像除了写作,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去和抑制自由的行为抗争……”布洛桑用他手中的笔杆,写下了这篇自传,他眼中饱含热泪,为同族们呐喊,他要告诉全世界在那一片所谓梦想的家园之上,他们对菲律宾人民都做过些什么!在那个历史局势强烈动荡的年代,布洛桑叙述了无休止的希望、挣扎和奋斗。他向往美好和善良,但生活中却只有歧视和仇恨。在历史的烙印下,作者通过这篇作品重温心灵的震撼,展示了菲律宾人民在特殊政治背景条件下成长过程中的印迹。

四、《美国在心中》中的叙事策略之理念化

(一)理念化

这里所说的理念化,也可称之为理念化,指的是从作品字里行间之中流露出来的一种对未来的期望感,美好的愿望和期待。从自传作品的内容来看,尽管小说把生活当成苦果,向读者展示了诸多不幸和挣扎,但在作者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丝美好的希望在指引着他向前走。因此,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分析,我们仍旧可以感知到作品的内在价值和作品背后流露出来的深刻含义。卡洛斯不是将种种不幸的经历作为描写的终极目的,而是在这一系列的遭遇背后,在痛苦的回忆之中所暗含的一种向往和期待。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残酷,去实现终有一天可以达到的梦想,至少在那一段黑暗岁月里,让日子充满激情、爱和幸福。这种希冀与梦想是作者写作的动力,是前进的力量和生命里的无限张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二)《美国在心中》的叙事理念化

在《美国在心中》这部自传体小说中,卡洛斯将内心的苦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这却不是他写书的最终目的。他希望通过这种痛苦的思索寻找到与他命运相同或相似的盟友,将写书变成愈合伤口的那一双温柔的手。

从哥哥鲁西阿诺的口中,卡洛斯第一次听到了“记者”这个词。他忽然陷入了往事的沉思中。属于父亲的土地、母亲卖的酒、兄弟们的挣扎、死亡以及整个社会的状态。教堂的钟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卡洛斯的内心深处将它视为即将开始的美国生活的信号之钟、希望之钟。这种种纪念却给了卡洛斯无穷的勇气,令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他啜泣着说,我要成为一名作家,将你们所有的生活记录下来。这泪水之中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他深信未来的日子是与今日不同的新生活。在阅读中,卡洛斯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并开始试着理解周遭的事物。他读到了林肯总统的故事,内心深受触动。一个穷孩子竟然变成了美国的总统,从此他相信并懂得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公平“的事。总统的故事和书中展现的世界让卡洛斯视野顿开,使他更加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来实现心中的梦想。那些目前被黑暗的现实掩埋掉的生活在卡洛斯的视野中逐步褪去了,他觉得自己正在走向一个阳光笼罩下的美丽新世界。在这个美好的社会里,没有忧伤,没有折磨,没有哭泣。

从作品的叙述中,读者可以处处感受到主人公经济的结局、政治上所受的压迫和心灵上的摧残。但这两大现实在更高的精神层面而言,从来没有将布洛桑打败,这种客观现实和主观理想、市民存在和生存追求、环境限制和个人自我等矛盾,从未使作者发出一声哀怨的绝望之声。当他在菲律宾的田间地头苦苦挣扎时,在美国的街头毫无目的地流浪时,在医院的病床上苦苦等待时,在永远不被接纳的异乡不断逃亡时――卡洛斯这名伟大的生命战士从未停止过战斗,从未搁浅过希望。相反,正是这些闪现在字里行间的希望、梦想和对美国平等自由的坚信,使得卡洛斯在写这部自传体小说时,这种激励和希望永远指引着作者的前行。

五、结论

卡洛斯・布洛桑在描述的过程中分别通过精神化、政治化和理念化的叙事策略直面内心,以自传的形式将那些无法忘却的日子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谴责菲律宾同胞在美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他始终认为,在美国这片充满了机会的国土上,平等而幸福的未来终究会到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卡洛斯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Bulosan Carlos.America is in the Heart[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3.

[2] Kim,Elaine H.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3] 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国政,赵白生.欧美文学研究第四辑:传记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