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危机时代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相关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危机时代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相关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情况逐渐转好,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在人民的心中慢慢散去,“后危机时代”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结合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热钱流入的主体、流入渠道、流入规模的估算方法以及流入领域。

关键词:国际热钱;主体;渠道;规模;流向领域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国际热钱流入的主体

(一)基金机构

基金机构种类繁多,主要有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封闭型基金、信托基金和对冲基金,其中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众所周知,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代表的对冲基金一向是投机的带头者,也曾兴风作浪制造过金融危机。

(二)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收取保险费,它还是向人们提供年金和担保投资合约作为回报的契约性机构。近20年来,随着保险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得保险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日益从被动的运用大数法则的风险转移者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积极投资者。

(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之所以成为国际热钱的重要行为主体,主要是因为它提供的短期国际信贷是国际热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短期国际信贷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对进出口商的贸易融资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跨国信贷。

二、国际热钱流入的渠道

由于我国对资本的管制政策较为严格,国际热钱最常用的合法手段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投资方式从资本和金融项下流入我国。但还有大量国际热钱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入我国,其中包括货币走私、进出口伪报、侨汇与平衡贷款、提前错后等方式。

(一)货币走私

我国外汇和海关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居民和非居民旅客出入境可携带人民币2万元或外币现钞折合美金超过5000元;未获取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携带许可材料,旅客擅自携带超量的货币属于违法行为,但是这类走私行为屡禁不止。

(二)进出口伪报

进出口伪报经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伪造单据。寻找外汇、海关等相关管理的漏洞,伪造进口单据骗汇。第二种方法是“假进口,真融资”,通过凭空制造不存在的贸易行为的进出口单据来骗取资金。第三种方法是转移价格。它通常是被归为一种避税手段,但可以用来变相实现资本流动的目的。

(三)提前错后

提前错后包括广义及狭义两种,狭义的是指为了避免汇率或利差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期望从相关变动中获利,在国际贸易的支付过程中,比正常情况提前或延迟支付、变动债权和债务货币结构的行为。广义的前提后错还包括跨国公司为了避免汇率或利差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期望从相关变动中获利,提前或推迟直接投资资本金汇入、投资收益汇出的行为。

三、国际热钱流入的规模

尽管当前围绕国际热钱的相关问题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和争议,不可否认确实有国际热钱流入我国,也不可否认流入我国的这些热钱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只是其规模尚不清楚,因此需要对当前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估量。本文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方法,即用“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隐藏在贸易顺差中的热钱+隐藏在 FDI中的热钱-外汇投资收益-汇率变动损益+央行对中司的外汇转账”。

四、国际热钱的流向领域

为了追求高收益,确保其流动性,流入我国境内的国际热钱较少选择进入商品市场(但也不排除流入商品市场),而是首先选择进入资本市场。

(一)人民币证券

在建立QFII制度以前,尽管内地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并没有正式对海外资本开放,但仍有不少海外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类似外资变相流入A股市场这样的传言从来都未曾平息过。特别是A股市场上市了一批同外资有关联的企业,这就进一步激励了境外中国基金。

(二)国内外期货市场

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影响,全球大宗物资价格均出现持续走高的态势。在国内,以黄金、原油以及部分农产品为代表的期货品种,均出现了一轮惊心动魄的大涨和大跌。

(三)债券市场

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2007年6月起两岸金融机构经审批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当年7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为首家发行人。2010年2月,规则再次放宽,香港相关管理机构批准那些符合现有的规定,且不涉及资金汇回大陆的金融机构,在港自由发行人民币债券。到2011年3月1日,已经发行未偿清的债券总额已达740亿元人民币。

(四)房地产市场

国内的资产投机者和受国际热钱支持的一些资产投资者是高企的房价背后的重要推手。在这种异常上涨的背后,我们不排除地方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推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国际热钱的影子。

参考文献:

[1]尹宇明,陶海波.热钱规模及其影响[J].财经科学,2005(06):131-137.

[2]崔萌.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09(10):21-23.

[3]梅新育.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热[J].世界知识,2001(12):33-34.

作者简介:王晓丹(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2级在职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向研究。

康 凯(1982-),男,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