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夯实基础比取悦资本更重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夯实基础比取悦资本更重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王松的办公室里,记者第一次体验到了“传说”中的谷歌眼镜,当然,如果把那台电动可升降办公桌以及上面包括苹果电脑在内的一系列新潮办公、娱乐设备都算上,应该不难看出眼前这位北方汉子是位“科技潮人”。

他的办公室一点也不严肃,反而很“居家”。和其他老总喜欢把奖杯、荣誉状展示在墙壁上不同,王松在相同的位置摆放的大部分是家人的照片,也有偶尔几张是与公司同仁们在海南一艘豪华游艇上举行总结会的合影,你若不问,他也不告诉你这游艇是他买的。

高大的王松,虽然有点胖,但行动和他的思维一样的敏捷,镜片后面不大的眼睛闪烁的是睿智的光芒。尤其宽厚的一笑,让记者感觉,在他的发展道路上好像从来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即使有困难他也有办法游刃有余地从容地解决。

和王松对话记者感到非常愉快,因为他回答问题非常坦诚,有问必答,不会做冗长的铺垫,更不刻意渲染情绪——他这种低调,“传递”给了他一手创办的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称蓝汛)。本来计划两个小时的采访,最后延续了三个多小时才结束。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谈到互联网就没法回避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技术,虽然这三个英文字母让人头疼,但这项技术却与你我息息相关。简单来说,CDN就是一项网络资源优化(分发)、加速技术,使网络内容传输更快更稳定,目的是让网民和网络公司对互联网的体验更“爽”。

而在中国谈CDN,则又绕不开蓝汛,说它是国内行业标杆,相信没人会反对。

蓝汛成立于1998年,从21世纪初期服务于带宽只需要百兆的新浪,到如今服务于 全球上万家企业,峰值带宽超过2T。蓝汛完整地见证了我国CDN技术从无到有的十五载春秋。

而在世界上,美国的Akamai也于1998年成立并涉足CDN领域,其上市初期的股票高达300美金,虽然后来泡沫破了,但也让投资人看到CDN市场的潜力。终于在2004年前后,蓝汛等来了国际资本的眷顾,迎来首轮融资。

王松说,“无知者无畏,我到了寻求投资的时候才知道有一家叫Akamai的公司和我们做着一样的事。”

十五年来,中国的CDN市场也从当初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草原。尤其是在近年传统互联网,如视频、电商、网游等细分行业的拉动作用下,以及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如航空业、银行业、传统制造业等纷纷布局互联网,CDN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从2006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方CDN市场营收规模增长率均保持在30%以上,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长。

艾瑞的报告同时对国内CDN企业市场份额进行了统计,其中,蓝汛的市场份额达到50%;其次是网宿达到32%;帝联、快网以及其他厂商则分食了余下市场。

但与蓝汛的市场份额极不协调的是它的市值。2012财年,蓝汛收入81480万元,网宿收入81373万元,后者的CDN收入为60346万元,但是从市值上来看,据2013年12月2日数据,网宿市值为115.48亿元,而蓝汛为1.84亿美元(约合11亿元),前者为后者十倍。

“收入相当,市值迥异”,蓝汛的“怪现状”让人费解。今年9月12日,著名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宣布不再研究蓝汛通信股票。摩根士丹利最后一次对蓝汛通信股票作出的评级是“增持”,目标股价为8美元。

为何蓝汛这家无论技术还是市场份额都领跑中国CDN行业的公司会出现上述“吊诡”的状态?带着这一疑问,11月30日《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带领《IT时代周刊》杂志记者、《IT商业新闻网》记者、《IT时代周刊》新媒体中心记者走进蓝汛,对话王松,寻找答案。

《IT时代周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蓝汛的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市场的发展均已获得业界广泛认可,但为何蓝汛的市值发展不尽如人意?

王松:蓝汛是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上市以来我们在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上并不是十分有效,经验稍显不足;由于CDN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香港,甚至亚洲、欧洲的投资者对CDN了解的都很少,这也是股票价格低的原因;另外,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的差别极大。今年上半年,Akamai一家公司为发展就投入了2亿美金的资本开支,而中国所有CDN企业也只投入了几千万美金,但是中国CDN市场的潜在规模是可以和美国相比的。

今年10月1日,我们参加了在伦敦的全球CDN大会。即便在CDN发展已经成熟,渗透率较高的美国市场,CDN在骨干网中的网络流量也第一次超过了50%。从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50%上,也让人看到了行业前景。

所以说,如今我们还处在一个投入阶段,CDN的市场依然巨大,我们相信,只要夯实基础,我们在未来会更有竞争力。前不久一位朋友来我这里谈合作,谈到机会与能力的问题,我说你的机会能不能转化成你的能力,很关键。抓住机会但没有能力,接下来你很快就会被淘汰。而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搭建这个平台,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拼能力。我很佩服亚马逊的贝佐斯,他目标很明确,看得就是未来的网络,认准这个目标,就一定坚持不懈直至达到目标。

《IT时代周刊》: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蓝汛做了什么准备?是如何将你们手中的机会转化成最终的能力的?

王松:首先是引进了大量来自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级人才。其中总监以上的岗位就引进了六七人。

其次,我们加大对平台搭建的投入,包括我们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系统设备投入。我们的平台包括业务网络平台、客户服务平台、服务质量监控平台、系统后台数据挖掘平台。这些平台投入非常大,上市之前我们面对投入的心态就是:够用就行;而现在更多考虑的是为未来客户上万倍增长的需要而投入。在蓝汛上市之前,我们实现50%的增长是靠个人“英雄”努力的结果,而未来如果要保持这个增长速度,只靠一两个人不行,要把平台搭建起来,建立系统。

再次,我们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我们在北京邮电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美国硅谷都有关于内容感知和网络优化的研究项目,我们每年对于研发的投入占总投入的9%。

蓝汛在北美的分公司目前已拥有五六十人的团队。北美的产业发达,很多配套外包的环境优越。在移动终端上的内容传输优化、针对不同移动终端的内容优化、针对网络骨干传输的压缩与协议优化、针对不同的互联网新型应用的传输效率提高等。包括互联网的安全,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问题,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互联网方案的速度。这些都是研发中心正在用技术推动的事情。

《IT时代周刊》:蓝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如何规划的?

王松:蓝汛正在主攻“内容感知网络服务”,未来将会给客户提供更加智能、感知的CDN解决方案,服务将从骨干网延伸到网络神经末梢,拓展“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这个CDN网络能够更高效地解决互联网的瓶颈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拥堵,未来它能探测到整个网络传输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而且针对不同的用户,比如电子商务、看网络视频、下载App、玩游戏等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就比如亚马逊通过自己的CDN技术,帮助奥巴马成功连任总统,它提供服务的智能性与便捷性大大方便选民与总统的沟通,服务器收集的数据帮竞选团队制定了相应的竞选策略,为奥巴马拉到不少选票。反观竞争对手罗姆尼,他的数据分析平台被称为“魔鬼平台”,因为在竞选当日接连出现技术问题,几度瘫痪。

其实在这件事背后,却是亚马逊将数千台服务器从西海岸调动到东海岸的“庞大工程”,为总统选举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技术保证,这也是蓝汛未来的发展方向。

《IT时代周刊》:今年国家发4G牌照,未来4G的发展将给蓝汛发展提供和带来何种契机与挑战?蓝汛将如何应对?

王松:移动互联网给CDN带来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客户群体是成百上千倍的增长。过去PC的上网客户数,每个家庭可能只有一两台电脑。而现在家庭围绕WiFi的联网设备众多,这样的终端有数亿台。移动终端的爆发,尤其是4G普及后,也将让骨干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蓝汛最近在把传统的CDN网络节点拓展到4G的通信基站,未来是把内容从基站推送到家庭路由,而不是通过主干网传输。这么做有什么价值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我们在某系统升级的前一天,将升级包推送到基站,海量用户便能通过这个基站进行本地访问升级,而不必要都到服务器而造成拥堵。未来的网民访问模型,需要有效地管理起来。CDN永远是会动态地在网络里调用这些内容,合理地调动这些资源,云计算也是在合理地调动这些资源,这个计算能力很难按照峰值去设计。大家智能追求一个最佳效果,能够使得这些资源进行最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