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态宜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元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总体构想,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基本现代化和北翼中心建设的基础,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城市功能的完善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关键词: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74-04

生态宜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元素。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总体构想,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于南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

一、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

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宜居城市是指人文、自然环境协调,经济、社会、文化、设施等各方面达到较高水平,适宜人类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狭义的生态宜居城市则突出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功能,是指气候、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根据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本质是生态城市,核心是宜居城市,基础是现代城市,标识是特色城市。现代、宜居、生态、特色四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宜居南通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架构。它应具有以下基本要素,经济社会繁荣,人民富裕安康;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安定文明,生活舒适便捷;文化主题突出,南通特色鲜明。它们共同糅合,构成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大致图景。

衡量南通生态宜居程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居民对生态宜居程度的满意度: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与人文环境,就业与收入情况。其中,生态环境质量包括气候宜居度、城市绿化面积、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以及污染治理情况等因素。污染治理又包括固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噪音治理和光污染治理等。城市管理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物业管理水平、人际关系、社会治安、交通状况、文化卫生条件、居住密度以及社会风气与文明等。这三个标准正是根据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逐条制定的。

二、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因素

近几年来,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人口的不断扩容,建设的不断提质、功能布局调整定位及“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提供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处于长三角前列,主要指标均实现翻番,效益多年保持全省领先。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080.2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 005元,财政总收入951.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8.3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981.33亿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 199.2亿元,增长29.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六大新兴产业产值2 002.92亿元,增长2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2.9%,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加速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百亿级工业企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大“千亿级”产业板块基本形成,成为全国五大修造船基地之一。

2.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显著,增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硬件保障。早在2006年底,南通市正式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之际,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以此为新起点,迅速全面开展创建生态市活动,加快生态南通建设步伐。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把“三基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绿色创建和生态创建思想基础)工作作为生态市建设的突破口,切实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2011年全市生态创建在海安县建成苏中苏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的基础上,海门市、如皋市通过了环保部考核验收,如东县、启东市、通州区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2011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再次名列全省第一。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1.83万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6.78万吨。分别比2010年削减2.73%和2.3%,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削减任务。2011年,万元GDP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分别为2.9千克、1.66千克,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8.99%和18.63%。

3.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培育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软实力。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25 100元和11 5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 068.1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六位。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年新增就业8.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形成“十大类二十二项”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五大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了9.8%和16.5%。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廉租房租金补贴、实物配租及经济适用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达到55%。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现代技防、基层基础建设等社会管理“南通模式”成为又一城市品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公众安全感多年保持高位。进入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城市行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成为江苏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

三、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

南通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新时期南通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离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1.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虽然经济总量和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位于全省第四,但是人均指标、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在全省处于中游,传统产业的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苏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1年南通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6 005元,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排第七位,低于苏锡常宁镇扬,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南通制造业虽比较发达,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改造升级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新兴产业正在培育,支柱产业比较单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2.资源压力进一步加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成区规模的扩大,导致“城市病”的加剧,水、电、土地等资源供应压力日趋显现。目前南通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与能源供应矛盾日益突出。2011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2 091.47万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539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将继续高于GDP增速,工业能耗占全市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瓶颈将进一步突出。

3.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南通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延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趋势尚未完全遏制,产业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局部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水域未能达到规划水体功能要求,酸雨污染未得到有效缓解,以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因子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市郊结合部、撤并后老乡镇镇区脏乱差还未根治。

4.城乡社会服务尚待改进。尽管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不均衡,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健全。在较好的就业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也不容乐观;南通的老龄化程度居全省首位,也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尚需加紧探索健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不能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个原则

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合我市的实际,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充分考虑一是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出行等;二是要有宜人居住的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三是居民拥有相对宽松的住房,而且住得安全、安静,有适宜创业和发展的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南通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就是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优先考虑到生态,将生态环境建设,体现落实于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以生态和生态环境的观点来判断、界定城市发展与经济运行的质量;形成一系列关于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规划与纲要;对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有机整合、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与控制性原则;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决策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重点解决。最低的限度是保持生态底线,较高的要求就是保持生态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和持续更新演替,保持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2.天人和谐原则。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追求的目标之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过分追求“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都是片面的,应该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陈旧思想,遵循生态主义的发展理念,将人类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社会的发展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在更高水平上恢复人与自然的同一,自然应成为与人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的另一个主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宜居。

3.保护和发展相协调原则。我们强调的是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一方面既要保持城市的原有特色、历史遗传,又要促进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就是要延续历史,体现特色,兼顾发展。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倡导“有机更新”,在尊重历史文化、因地制宜、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首先要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稳定问题还是社会发展问题,都需要加强发展。从目前来看,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能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4.城市物质和文化建设并重的原则。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城市人际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它不仅仅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城市园林绿地等硬件投入,它还必须考虑城市文明、社会和谐,营造一个城市各阶层和谐安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形成一种健康、包容、和谐、向上的城市精神。

五、南通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1.以优化城乡布局为核心,塑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是人类自觉使用生态文明指导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开始,例如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建筑物的环保节能、公共交通的设计规划、生态社区或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等等。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潜在动力将会加速生态宜居社会的进程。构建全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

和谐人居生态环境的塑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必须与城市经济、交通、水域、景观、文化等要素有机融合、相互协调,重点在于人居空间布局优化、合理的开发时序、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功能的提升和文明高尚的生态社区建设等。南通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为重点,以生态优先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围绕城市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首先要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分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区、居住生活区、商业服务区、公共设施区和生态建设区,实现既总体分开又有机融合。同时要合理设置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各类功能区,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形象。按照“拓展新空间、营造新景观、美化新环境、力显新形象”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按照“精致、细腻、有序、协调”的要求,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参与城市各项规划与设计,着重从城市绿地景观、城市亮化工程、建筑外饰材料、环境小品、空调机位、广告牌匾等方面提出新的建设管理思路,美化城市的景观。第三要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争取获得高层次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努力打造和彰显和谐宜居城市形象。

2.以城市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是城市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与否的重要指标。一是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城市的历史底蕴。老城区建设立足于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城区建设突出先进理念,努力营造舒适、便捷、有序的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居住质量。二是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只有向完善化、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才能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才能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进一步配套和完善供水设施、城乡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和燃气设施建设,通讯与信息设施、环保设施、文体卫生设施、城市减灾体系等七项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三是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加快城市的国道、省道以及城市区间道路建设,改善城区道路的路面状况,健全城市公交网络系统,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加快公益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城区各居民小区内添置适当的公益性设施,为居民提供必备的活动场所和休闲娱乐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化发展方向和房地产开发的区域布局,配套城市商贸、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

3.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建设生态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一要着力搞好产业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整合城市有形资源,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引导特色产业相对集中,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整体推进。二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发展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三要落实农业产业化工程,推动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突出规模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引领、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四要利用南通特有的生态资源开展生态观光,要引导南通的旅游企业按照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建设具有生态功能的休闲旅游项目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创造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品牌。五要积极推进“低碳南通”建设,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加快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有利于低碳社会发展的环境。

4.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关键,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一是建设清洁家园,推进实施“清水工程”、 “蓝天工程”、“宁静工程”,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继续推进市区生活污水截流等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秸秆禁烧为控制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以大气复合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严格控制工业噪声,对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和噪声排放超标的单位、设施、场所责令限期整治;加强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特别是医疗废物的安全转移和交换处置。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三重”治污。始终将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推进。开展以铅酸蓄电池生产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开展以印染、化工行业为重点的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开展以污水处理厂为重点的减排项目执法监管;开展以突出环境为重点的热点难点问题整治。三是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畜禽粪便污染防治,推广海安“农户蓄积、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处置模式,不断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5.以构建民生安全系统为保障,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打造宜居城市,不能只重生产而轻生活,必须把安居乐业放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为南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第一,在安居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调控,建立科学的住房调控体系,按照“多群体受益,多功能保障”的原则,建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健全完善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机制,合理确定保障对象,加强价格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供地规模,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和合理变动。第二,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第三,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第四,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

生态宜居城市要求城市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历史文化丰富厚重,城市景观优美,经济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因此,它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持之以恒,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王东.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2] 黄肇义,杨东.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

[3] 何永.理解“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J].北京规划与建设,2005,(2).

[4] 袁锐.试论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J].经济科学,2005,(4).

[5] 南通市环保局.南通市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R].

[6] 南通市统计局.南通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