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目标教学随意、教师主导作用缺失、语文学科淡化、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等问题。本文作者立足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探究整改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阅读教学 反思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脚步的加快和层次的加深,《新课程课标》审时度势,准确地为自己的功能定了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涌现出一些课改教师典型 ,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课堂 ,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新课程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内涵,以致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随意,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呈现在一种模式化教学:一是教师让学生提出质疑,然后让学生就文章读一读,之后在课堂上交流,虽然整体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却一无所得。虽然教学形式民主了、自由了、开放了,然而教学目标却不明确。二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缺失。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就一些问题进行讲解,惟恐被认为课改意识不强,角色定位不准。有的知识传授不深不透,教师只是发问者、旁观者、旁听者,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和满堂说,小组讨论遍地开花,人为的掌声不时响起……三是学科交叉整合冲淡了语文学科的语文性。一些教师常常会把一节语文课上成政史课、生物课,甚至动漫图片音乐赏析课,而独独缺少了对语文文本的探究和感悟。四是多媒体教学的喧宾夺主。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将其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是否优质的工具,用大量图片影音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由此可见,有些教师还不知道语文课要求的对课文的品析学习体现在哪里,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该如何培养,因为多媒体课件实现着一种简单转换,即将大量的提问、板书、练习和试卷转化成画面、电子文本,所以为了面面俱到,便认为素材多多益善,而不考虑这种素材拼凑组装是否必要,更不考虑学生在观看时的接受程度和水平,使得多媒体成了语文知识的“大拼盘”。五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头时间长于笔头。教师常常鼓励学生多说,不管是否成熟,很少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一些东西,甚至连作文教学都是形式上的读一读、评一评,不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来写,导致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标,实施有效教学呢?结合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目标教学

新课标阅读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作品。还有各学段的目标,如词语的学习,要学会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学会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字词教学、划分段落结构、概括段落层次意思等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应在深入研究课标、学生、文本的基础上,在考虑学生实际的前提下,找到文本与课程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制定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每文每课的训练目标,以及学科知识的训练点。

二、主体主导一体化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钱梦龙老师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即要突出教师的教,也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的活动,本身就是“教”和“学”的关系,而且“教”放在先,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更何况没有教师的“教”和“导”,哪来学生的“学”呢?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莫忽视教师的主导,要形成有机的整体才会形成合力。

三、画龙点睛巧点拨

教师的主导、点拨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的层次、挖掘文本的深度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点拨讲解。

1.在学生失误时点拨,促使学生准确领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在学生无能力解决时则需要教师发挥指正的作用。

2.在学生困惑时点拨,给学生以支持鼓励、引导。关键处要给予必要的讲解,发挥解惑的作用。

3.在内涵深刻处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有些时候学生由于阅历、感悟尚未达到一定的理解高度,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时,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师应该对鲁迅作品做精要的讲解,并设计阅读感悟训练:“我读鲁迅一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四、知识传授明朗化

学习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一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所传授的“知识明朗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有条理化地总结归纳起来,明确地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一节课下来能有一个明确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至于感到茫然,模糊不清。只有把知识面讲清楚,学生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在复习中增强记忆,在训练中得到升华。如教学《李广》时,知识点就有:(1)一些文言实词的意义及句子的理解;(2)《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特点;(3)课文中李广这人物的性格形象及悲剧命运的成因。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

五、阅读教学方法化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纲要阅读法”。即教师在课前先拟定好课文提纲,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归纳、列举提纲的方法;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课文,拟定出提纲,然后逐项进行解决。这样便使学生在头脑里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阅读文章的技能技巧。无论上什么课,教师、学生头脑里都必须有“骨架”、“纲要”,否则就会离题、无序。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就应有以下提纲:(1)课文几次写到背影?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2)课文中多少次提到流泪?各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3)第2至5段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目的在于什么?(4)父亲的四句嘱语表现了什么?整篇课文就由这些问题组成,教学中无论是讲授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只要能解答这些,就算把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而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学有所得。

六、读写教学强化思维

加强训练思维即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作品是教材的中心,如此阅读教学就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李肇正这样说道:“教文学是把活的东西弄死,解剖开来,然后一五一十,从实说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剖课文,分析其中的精美词语、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其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我读―……”“我感悟到……”的形式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既可以加强对文本的独到感悟,又可以训练思维能力,将所学到的反过来推及写作训练,这样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正确地理解新课标,及时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使语文教学更实在,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是新时期语文教师最根本的教学职责,进而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林富民,邱吉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新华出版社,2002,11(第一版).

[2]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06.2.

[3]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