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殿霞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殿霞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人。2008年2月19日在香港病逝,享年61岁

内地读者往往很难理解港媒对艺人的两面性。一方面,迫于过度竞争压力和对市民偷窥心理的刻意迎合,港媒早已全面“狗仔化”,地位尊崇如沈殿霞,亦不能免除被偷拍的命运;另一方面,对这位伴随港人长大的“城市艺人”,又仍然保留有一份难得的温情。

2007年10月11日,肥肥(港人对沈殿霞的昵称)在其九龙塘寓所昏迷,紧急入院治疗。当时她已罹癌一年有余。巧的是,当日香港股市暴涨500余点,站上29133点历史高位;特首曾荫权亦于当日公布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

按内地传媒规则,三则新闻,“价值”不言自明。但是次日,香港报章无一例外以肥肥病情告急作头版头条。《东方日报》更罕见地在网站头条位置拉出通栏横幅,倡议全港市民为肥肥打气。

肥肥为港人奉献笑声近50年,港人对肥肥亦有情有义。

这份情意,为香港娱乐圈所独有,内地娱乐圈所未见。原因,一是香港娱乐工业高度发达,能屹立欢场数十年不倒的艺人,往往个体人格完整,且与城市集体人格高度融合;二是香港作为典型公民社会,艺人亦乐于承担公共责任,无论九七回归、金融风暴、SARS考验,一众“城市艺人”均能身先士卒,为港人打气加油,不离不弃。

肥肥出身上海望族,父亲是盐业银行“大班”,11岁才随家人迁居香港。以她的家世,本不会从事“开口饭”。机缘巧合,12岁时,肥肥考入邵氏电影公司,出演首部电影《一树桃花千朵红》,从此以“童星”身份出道。入行初期,肥肥除了拍片,还与当时在酒吧驻唱的罗文组成“情侣合唱团”,亦与汪明荃等人组成“四朵金花”乐队,唱遍东南亚。不过,她真正家喻户晓,还是因为TVB(香港无线电视台)。

1967年11月19日,TVB正式启播,次日即推出香港第一档彩色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每周五天,每晚九点半准时现场直播,至1994年停播,27年雷打不动,创下连播6613场的世界最长寿综艺节目记录。肥肥在这个舞台上,一站即是20年。《欢乐今宵》捧红了一大批TVB艺人,不过观众最爱看的还是肥肥。艺人张卫健回忆,小时候,每晚九时半,家人便以《欢乐今宵》节目送饭。无论是住在半山还是九龙、新界,港人早已视她为家中一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电视的黄金年代。肥肥生逢其时,大姐大地位40年不倒,她自嘲道:“我吨位重,推不动”;但是背后,则是难为人道的付出与艰辛。

香港娱乐业高度发达,竞争惨烈。身为女星,肥肥的劣势显而易见。她无身材、无天才,惟有本色。出道初期,肥肥扮演的多是“傻丫头”、“痴肥女”这样的鸡肋角色,备受歧视。由配角而一线,由演剧而主持,什么都是靠付出双倍努力才取得。《欢乐今宵》鼎盛时期,她既做主持,又兼表演嘉宾。为了取悦观众一鸣惊人,她不顾上百公斤的惊人身躯,勤奋练习踩鸡蛋、芭蕾舞、一字码等高难度节目,成为港人至今津津乐道的经典。真正是在自嘲中建立自信,笑声中有血有泪。

港人以肥肥“珠圆玉润,福气多多”,特别喜爱邀她剪彩。1972年8月,香港第一条连接港岛与九龙的红海底隧道通车,投资商邀她乘老爷车第一个通过。嗣后,果然财源滚滚来,仅三年即收回投资。为感谢肥肥,投资商特批她终生免费通过此隧道。这一殊遇,连港督也不能享有。

不过,肥肥的福气多是给别人带来。她的一生,少年打拼,青年失婚,中年多病,实难称有天赐的福气。她与艺人郑少秋的一段情,被港人津津乐道30年。只有她自己不言失败,独立抚养,重新找回自尊。2002年10月,肥肥在TVB推出新节目《掌声的背后》,首期嘉宾即邀请郑少秋。期间她机锋不断,妙语连珠。节目最后,她突然问郑少秋:“其实我有个问题放在心里好久了,想借这个机会问问你,你只要答YES或NO就可以了:这十多年来,你有没有真真正正钟意过我?”郑少秋呆了数秒钟,然后笑笑:“我真是好钟意你,你对我好好!”肥肥如释重负。30年情意结,从此一笔勾销。

香港素来尊重平民英雄,崇尚个人奋斗。肥肥去世,或有人对立法委员建议授其紫荆星章持有异议,亦有人念念不忘她与翁美玲、郑少秋的陈年恩怨,但对肥肥数千场直播从未迟到、五十年不变的敬业乐业,则不论圈内圈外,有口皆碑。曾志伟回忆,他印象最深,就是肥肥跟他讲,“不要管其他,镜头前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好。”

2007年11月17日,TVB逢40周年大庆,开台功臣沈殿霞毫无争议获得“万千光辉演艺大奖”(终身成就奖)。这是肥肥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斯时,她已只能借助轮椅出行,虽略显憔悴,但依然盛妆长裙,不言退出。招牌“爆炸”发型和宽边眼镜,数十年不变。艺人的“贪靓”本色,保持到最后一刻。

2008年2月19日,肥肥在香港玛丽医院辞世。特首曾荫权特别致哀,赞扬她“是我们香港人的开心果……代表了很多香港人所尊崇的精神。”这份精神,或许正是一座城市对“我要好这份工”的集体认同吧。

作者为《财经》杂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