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超声检查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声检查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的不同超声声像表现,提高对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2年来913例盆腔肿瘤手术病例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肿块超声图像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结论:在对盆腔肿瘤的超声诊断中,应结合超声图像、相关病史、相应特殊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 盆腔肿瘤;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1(c)-162-02

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盆腔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快捷、普及、无创等优点[1]。我们回顾性研究了我院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用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肿瘤患者913例,对其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超声诊断规律和鉴别方法,以提高诊断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13例,其中,女性875例,占95.83%,男性38例,占4.16%,年龄最小14岁,最大85岁,平均42.6岁。其中,386例有月经失调或伴有经期前后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367例可扪及盆腔包块,56例有消瘦情况,23例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78例无任何症状。

1.2方法

使用HDI-3500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患者膀胱适度充盈下,取仰卧位从耻骨上至脐下进行盆腔纵向、横向及斜向扫查,必要时加压探头采取超声-妇科双合诊检查法,并辅以排空膀胱对比法,详细探测肿块大小、部位、轮廓、内部回声以及手推、改变时肿块的活动度,了解肿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观察有无腹腔积液存在。

2 结果

本组盆腔肿块913例,其构成比按发病率高低顺序是子宫肌瘤315例(34.5%)、卵巢囊肿172(18.8%)、畸胎瘤126例(13.8%)、异位妊娠103例(11.3%)、卵巢囊腺瘤92例(10.1%)、炎性包块42例(4.6%)、卵巢癌38例(4.2%)、卵巢纤维瘤25例(2.7%)。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3%。

3讨论

3.1 子宫肌瘤[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女性,35岁以上妇女中其发生率占40%。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持续雌激素刺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尤其在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酮作用时更易发生。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子宫肌瘤诊断容易,但有些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较为特殊,往往造成误诊。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表现根据其声像图特征本组病例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中等回声型及混合型4型。高回声型:子宫相应部位显示团块,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其内显示密集结节状高回声光点,较大病灶合并钙化者显示散在斑片状强回声伴声影。低回声型:病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其内回声光点较低,特别是浆膜下肌瘤,病灶向外突出,病灶周边显示假囊回声,酷似囊肿。中等回声型:中等回声团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混合回声型:子宫肌瘤生长过快时血供不足可发生中心性缺血,造成一系列病变,病灶越大,缺血越严重,可引起退行性变,如水肿、玻璃样变、红色变性、血肿、坏死、囊性变、脂肪样变及钙化,声像图可显示为以实质为主或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特征。

3.2 卵巢囊肿[3]

①单纯性囊肿:表现为子宫旁附件区可见囊性肿块,大部分形态规则,透声较好,壁光滑,整齐,部分囊肿内可见分隔光带,巨大囊肿挤压子宫,越过正中平面,给超声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需仔细观察肿块与子宫、附件的毗邻关系。本组1例右侧卵巢囊肿继发感染,超声表现为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界限不清,形状欠规则,内可见弱光斑回声,急腹症就诊,误诊为阑尾炎,后经手术证实为卵巢囊肿蒂扭转。②巧克力囊肿: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病灶周围产生类似的组织反应,纤维组织增生,继而形成斑痕与邻近组织器官形成粘连,囊壁增厚粗糙。异位内膜因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病灶内积血逐渐增多、积聚,形成巧克力样黏稠液体,由于血液的积化和纤维素沉积,其内可出现不均匀的回声,囊内出血显著机化时可呈实性回声。其临床症状有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囊肿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等。本组1例巧克力囊肿,超声见囊肿轮廓清楚,囊壁较薄,囊内可见数条线状的光带分隔,呈多房改变,囊内有细小弥漫分布的弱光点回声,又无典型病史,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手术后病检结果为巧克力囊肿。③卵泡囊肿:监测排卵时,可见卵泡发育过度增大,常达30~40 mm,多由于不孕症患者应用促排卵药物,由于药物刺激,诱发排卵引起,经定期随诊探测,可见卵泡变小、模糊或消失。

3.3畸胎瘤

卵巢囊性畸胎瘤,根据其性质,分为类囊肿型、类实质型和混合型。肿瘤直径一般5~10 cm,常为单侧、单个性、圆形表面光滑,囊内含毛发团块或皮脂样物,可见脂液分层征及内部出现的细小光点,推动加压时,弥漫型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3.4异位妊娠[4]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以输卵管妊娠最多,占95%。本组103例,92例为输卵管妊娠,8例为腹腔妊娠,2例卵巢妊娠,1例子宫角妊娠,临床均以腹痛伴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声像图表现为附件区见不规则混合性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光团、光斑及液性暗区,肿块与周围粘连,界线不清,子宫直肠陷窝多有积液,宫腔内无孕囊,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增强。B超检查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必要时需要行穿刺确诊。

3.5卵巢囊腺瘤

有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为卵巢赘生性肿瘤,来源于生化上皮细胞,好发于育龄妇女,瘤体巨大可产生压迫症状,于附件区可见较大的囊性肿块。浆液性囊腺瘤壁薄、光滑,边界清楚,液区清晰,后方有增强效应;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多房性,壁厚、边缘光滑,其内有多个间隔光带,内有细弱光点回声,瘤体多较大。

3.6炎性包块

盆腔炎性包块早期呈不均质低回声区或高回声区,部分液化后,内部出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模糊。临床表现下腹疼痛,腹膜刺激症状。炎性包块的超声图像很难与异位妊娠、卵巢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相鉴别。若详细询问病史、抗生素诊断性治疗后复查B 超, 肿块缩小, 有助于诊断, 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 以提高诊断准确性[5]。

3.7卵巢癌

卵巢癌多位于子宫两侧,肿块多呈实性及囊实性混合性,实性区呈不规则形状,多位于肿物的边缘,有时凸向肿物内,有时凸向肿物外,实性区回声不均匀。肿物边界特点:外形不规则,包膜反射部分或完全消失。多数肿物边界清楚,外形不规则,呈结节状。多合并腹腔积液,在子宫周围及肠间隙可见游离腹腔积液暗区,子宫轮廓不清,与周围关系不清,肠管漂浮在液性暗区内或者肠管粘连或团块。

总之,女性盆腔肿块主要包括内生殖器官良、恶性肿瘤及异位妊娠等。子宫肌瘤仍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良性肿瘤,但应与子宫腺肌瘤鉴别,据病变界限是否清晰,是否有假包膜。浆膜下肌瘤向盆腔生长,应与卵巢肿瘤鉴别。异位妊娠有逐年上升趋势,但其死亡率却不断下降。早期诊断是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降低该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由于异位妊娠囊不能正常生长而发生一些病理变化。所以,在临床高度怀疑宫外孕时,超声发现附件区与卵巢分离的环状回声和非特异性包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卵巢肿块在病理学分为非赘生性囊肿和赘生性卵巢肿瘤。尽管赘生性肿瘤的病理学极其复杂,但是良性肿瘤仍占大多数,其中,浆液性囊腺瘤和畸胎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卵巢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现时多属晚期,死亡率最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因此,超声诊断卵巢肿块的主要作用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卵巢肿块的良、恶性,根据卵巢肿瘤二维声像图的形态特征,可以鉴别其性质,卵巢良性肿瘤大多数为囊性,壁薄光滑的无回声区,内部分隔薄而均匀,有时可见小,但回声不杂乱,而卵巢肿块呈混合性和实性,壁及隔薄厚不均,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且同侧卵巢消失,则不能排除恶性卵巢肿瘤。

[参考文献]

[1]樊平.超声诊断盆腔肿块457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52.

[2]杨少鹏,吴玲英,赵宇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1):14-15.

[3]赵晓琴,黄君敖,于娟,等.介入性超声治疗156例卵巢囊肿临床总结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60-61.

[4]林彩霞. 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72-73.

[5]齐璇.女性盆腔肿块B超与病理诊断不符63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218.

(收稿日期:200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