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茶心禅意共天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茶心禅意共天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人品茶,品的是人生的滋味,生命的存在。茶香留齿,余味悠扬,一如文人声名清远,万古流芳。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为茶生于陌野之中,采集于纤纤之手,进可受用于朝堂之上,做为国礼,退可以自在于百姓之间,作为生活点缀,是以它进也可,退也可,圆融自如,自在无问。是以历代文人莫不品茶以自赏,很多禅客总以吃茶而悟道。

自陆羽《茶经》之后,品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日本人更冠之以茶道之名,然茶即道,道即茶,两者本是一体,又何必区别心对待茶和道呢?安徽人赵朴初有茶诗曰:“茶心禅意天长”,于是,茶、心、禅(产)、意就成了我们“文化安徽之写意徽茶”的主题:文化徽茶在意于种种茶叶带给我们的种种生活体验,或许,把种种体验运用到人生实践当中,我们能感觉到和谐的快乐。

徽茶可以说是安徽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安徽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安徽人也爱喝茶。2009年,安徽省开始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此次“茶产业振兴工程”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新开辟茶园20万亩,并将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安徽省的比重提高到40%,以使安徽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翻一番。这是个好消息,种植的茶叶多了,或许未来中国人都可以喝上安徽茶。

不过,这需要从文化理解和具体的政策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工作来完成,而通过调研和分析,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并成为其他茶区乃至其他行业可以借鉴的样本,这或许会是“写意微茶”意外又不意外的收获。

《新华月报》的“文化安徽”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安徽文化的活动,我们将深入安徽茶叶产区做一次全面的文化探访,从历史、文化、传承及经济社会价值的角度,记录和解读安徽茶叶文化,为微茶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我看来,安徽茶叶产业要取得良性发展,不进行炒作和哄抬价钱,而是将精力放到技术开发上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将一些濒临失传的制茶技术重新发扬,把一些鲜为人知的茶叶品种推广出去,从而使历久愈新的徽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果再加上政府的大胆投入和市场的有效整合,茶农的自尊自爱和辛勤劳作,得到文人墨客的赞许和宣传,“微茶模式”的未来值得期待。

我们会特别就“安徽茶产业振兴工程”进行案例分析,着重分析安徽茶产业如何从结构松散走向良性发展的绿色道路。如今,安徽茶叶品牌争相登场,一些优秀品牌更是成为安徽茶叶产业的关键力量。茶叶合作社模式的推广,使茶农和茶产业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另外,除了安徽的十大名茶,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茶正逐渐为人熟知。比如,舒城小兰花、雾里青、九华山茶等等,都深受茶客喜爱。

当然,我们更关心安徽500多万的茶农,体会他们的艰辛,分享他们的快乐,我们更愿意坐下来与茶农聊天品茶。我们期待,能以六安市为例探讨出一条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绿色而环保,高雅而有效,自在而富足”的茶农梦想。使此次“写意微茶”不仅仅在于茶本身,更在于与茶有关的环境。因为,生活原本可以既富足又悠闲。

安徽茶叶文化像一口井,若想知道井的深浅必亲身一试。我们会努力把最原生,最可信,最新鲜的观点介绍给读者。深入原产地,直面真实的产茶生活,将一手的感受和体验呈现在“文化安徽”当中,期待此次“徽茶文化探访”成为最有意义,最有影响力的“徽茶之旅”。

春天未了,采茶的时节快到了,我们到安徽“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