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验让阅读彰显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验让阅读彰显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师大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体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从认知、理性范畴才能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不断提及“体验”一词,对“体验”情有独钟,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生成体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当学生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激发自己独特的体验,此时的体验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只有当学生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就始终无法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因此,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体验显得特别重要。

教学《九寨沟》时,我把一幅幅风景优美的幻灯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随机运用,展现九寨沟神奇的景色。学生陶醉于九寨沟美丽无限的风光中,陶醉于余音绕梁的音乐中,陶醉于教师优美的感情朗读中,学生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神奇美丽的九寨沟中,美景历历在目,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自然会自觉而主动,积极而热烈。

二、经历过程,生成体验

就语文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只有直接参与了实践活动,才能有自身的感知和行为,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朗读体验,真挚动人

文质兼美的课文,宜于通过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语言文字表达的内涵和情感,体验语言文字表达之美。学生通过口诵心惟,耳醉其音,目醉其景,心醉其情,对文本有了真实的感受,心底里才会升腾起一种真实的体验。如《最后的姿势》中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谭千秋老师为了学生不顾自己安危的大爱精神,洋溢着谭千秋老师无私为生的崇高精神。为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和体验到这种凝重的情感,教学时我采用了以朗读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谭千秋老师被发现时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在场老师的三段对话,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现了谭千秋老师死亡时的最后一个姿势,学生的神情是那样专注投入,很多同学被深深的感染,眼里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2、想象体验,深化情感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化文为境,化文为画,化文为形,让文字动态化、形象化、立体化,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和体验文章的意境。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我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对恩科西“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恩科西和病魔做斗争的场景。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仿佛看到坚强勇敢的恩科西正咬紧牙关,痛得额头上、鼻梁上直冒汗,脸色苍白,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手背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学生的生动描述似乎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的情景,对恩科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小斗士”深入心灵。

3、表演体验,再现文本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入理,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体验、思考和创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负荆请罪》时,我补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对两个人物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对剧中人物蔺相如和廉颇个性的把握,自己制作头饰和准备道具进行表演。表演中学生尽情展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文本再现在课堂中,课堂上充满了活力。

4、操作体验,化解难点

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可以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思考。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创造力”,我让每个学生先按自己平时切苹果的办法切苹果,再按文中小男孩的办法切苹果,并仔细观察苹果里的核。学生通过动手,通过动脑,充分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创造力就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创造力就在不经意的发现中。

5、对话体验,直击重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参与广泛深入的对话,达成意义、旨趣、情感等多方面的沟通、共享,必定有益于激活、生成乃至升华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在学生朗读想象感悟恩科西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后,启发学生交流。如果你目睹了正在和病魔作斗争的恩科西时,你会有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觉得非常惊讶,认为的表现简直不可思议;有的学生说不忍心不敢睁开眼睛看他;有的学生担心他受不了,手里都为他捏出了汗;有的学生觉得恩科西小小的身躯里竟然有这么大的意志力,简直太了不起,令人敬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产生了认识上的突破,情感上的提升。

三、开放课堂,珍视体验

由于人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面对同样的文本或处于同样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出现感悟上的差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把阅读的自交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尊重和呵护学生的自读自悟。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我紧扣“污染”一词,布置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到工厂、农村、环保部门等去参观、访问,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有针对性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学生们已经走出了课堂,走进了一个充满数据的世界面前,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于是,倡议书中的环保意识,手抄报中的环境保护,环保标语的情真意切孕育而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就像发散的烟火,绚丽夺目,争奇斗艳。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拓宽了课程资源,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升华体验,激起更大的动力,放飞了内心真实而鲜活的体验。开放课堂后的伴随独特体验带给学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学生学得更有劲头了。

阅读是语文的根本,体验是阅读的桥梁,只有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