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彩,刚刚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选择内地,选择招行,就是选择发展。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仲跻伟
仲跻伟,
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美国新泽西州凯因斯大学毕业;曾服务于美国运通银行、台湾花旗银行、台湾友邦信用卡公司、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徐美娟,
在台湾从事与信用卡相关的金融业务十余年,现任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采访当天正好赶上招行信用卡中心独立挂牌仪式,并且是台风“珍珠”的余威光临上海的第一天。外面风雨大作,会场内人声鼎沸。
在众人忙碌的身影中,一个穿梭于行长马蔚华先生、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仲跻伟先生以及各位政府嘉宾之间的倩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成熟而专业的气质当中,流露出跃动的活力和幽默;当然,彼时我们并不知道即将面对面交流的就是徐美娟女士。
《钱经》:为什么选择内地,为什么选择招行?
仲跻伟:当初从台湾中国信托选择招商银行来到内地工作,有两点原因:
首先,根据国际经验判断,内地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消费市场,而金融机构只有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才能切实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零售银行方面。成熟市场上,几乎每一个客户都拥有两张卡;因此国内起码是一个20亿张信用卡规模的市场――目前,国内有8.3亿张各种银行卡,其中称得上信用卡的大约为1500万张――现在,才刚刚起步。
其次,在代表中国信托选择内地的合作伙伴时,对内地的银行机构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招商银行的表现非常出色,为我日后的加盟奠定了信心。实践也证明,目前我们在制度、管理以及市场上,都走在前沿。
徐美娟:我在十多年以前就开始从事与信用卡相关的工作,经历了台湾金融从半封闭到全部开放,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间“土洋大战”的全过程。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希望更多的挑战、机会和空间,选择来内地发展是很自然的。对于一个渴望长期发展的人而言,能够吸引我的不是薪水待遇,而是制度、文化和英明的领军人物。
《钱经》:招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是否应归于“台湾模式”?还是招行自己的模式?
仲跻伟:我更认同后者。招行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因势而变、因人而变,所有的创新和改革都围绕着客户需求的变化而进行。招行信用卡所要做的不是一时的“独霸天下”,而是随着环境和客户的变化推进自己的变革,并且变化得“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目前,我们已在每一个能够接触到客户的层面,都以实力彰显自己的品牌内涵。
徐美娟:事实上,我不太赞同所谓“台湾模式”的提法。台湾金融曾经走过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但是并没有形成所谓“模式”;与此相反,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各金融机构的发展策略是各有特色的。如果说有某种特点的话,就是融合、竞争。所以招商银行信用卡在前三年强调“以国际智慧打造中国精彩”。
目前,内地也将经历一个类似的阶段;如果可以从中有所借鉴的话,就是要不断地模仿、创新、再创新。成熟市场的经验教训一定要学习,因此模仿是必要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则要针对现实情况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开辟自己的前进模式。
信用卡中心还有很多香港、新加坡以及国内的金融精英。招行能够总是走在体制的前面,也是和它融合进取的企业文化分不开的。
《钱经》:在风险管理方面,招行有哪些特色?
仲跻伟:即使发卡再快,我们也仍要严格进行风险管理。按照国际经验,信用卡可以有4%不良账款率,但我们只有1%,甚至更低。以伪冒来讲,源头是多样的,比如证件伪冒,或是用他人真实证件冒领、冒用。
徐美娟:这是信用卡业务管理的根本。以发卡为例,将卡发给谁?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需要风控策略部门的信用审查。如何后期管理,控制呆账和伪冒成本?我们的类神经系统,可以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客户的消费规律做出总结,在控制盗刷、伪冒以及呆账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很少出国的客户,突然有一笔马来西亚的刷卡结算请求发送至系统,系统可能会判断为异常;此时,客服人员将可依据异常交易处理流程判断是否与客户联系,确认该笔消费;如果得到确认,系统将信息存到数据库,供以后分析、判断使用。
《钱经》:前一段时间,业内对于盲目推广成熟市场(台湾)的发展经验可能会带来风险的问题有过争论。您怎么看?
仲跻伟:什么是类神经系统?它就是用非常高端的交叉统计对客户的行为做分析,从而可以追踪、总结客户用卡情况――这就是在成熟市场上所获得的经验。所以说,我们过去的经验有绝对的必要适度引进内地,对于行业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徐美娟:很多人对“移植”台湾的运营方法颇多微辞,比如时下讨论较多的“卡奴”问题、滥发信用卡问题等等。我们的做法是,在具体分析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在运营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进行创新。
以发卡为例,我们很少采用在台湾很流行的第三方的模式;我们分析,在免年费的情况下,发卡业务的第三方将不得不面对低利润,因此必然会多家银行的发卡业务,但这必将导致无法完全平衡各机构的利益;此外,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信用卡本身也还不是完全大众的产品,它的产品特征决定了对使用者经济实力和道德等各方面的要求,如果采用第三方发卡,将会为我们的风险控管带来巨大压力。
《钱经》:您怎样看待营销手段的作用?
徐美娟:我们在去年年底和今年春天,分别在上海、北京实现发卡量突破100万,全国突破500万。在这样一种情势下,最重要的就不是只做绚丽的促销,而是客户服务和业务管理等方面,包括战略性的规划。
从银行组织制度层面,我们总是走在体制的前面,包括这次信用卡中心独立挂牌、获得营运执照。事实上,我们四年前就是国内首家以独立模式运营的信用卡中心,这是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的。
在具体研发和营销上,我们已经转向长期的战略。根据客户生命周期推出产品系列――从校园卡到白金卡;根据不同的特殊需求,推出联名卡――旅游、购物、商务等,和相关行业的领头企业合作。
采访后记:
在临近的时间内,采访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人,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充满挑战的;尤其是我们之前对人物性格的判断与实际情况相反的时候。仲跻伟的财务背景决定了他应该是一个趋于稳健发展、坚持底线的人,然而现实和言谈中的兼收并蓄、大力创新所传达的,却是魄力十足。徐的幽默、活力与跃动,更是颠覆了我们对于很多金融圈朋友的认识。言谈间,两人多次提到了一个人――行长马蔚华先生。绝非出于任何“政治”原因,这一点,我们从言语间的表情完全可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