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自2003年中国开始推行网球职业化改革之后,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与网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女子网球的职业化发展仍亟待提高。针对中国现有国情和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快职业化步伐,进一步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选手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中国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女子网球 青少年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03 年中国网球以女子项目作为突破口开始网球职业化尝试以来,我们迅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女网在国际赛场上频创佳绩,到今天以李娜为首的女子球员荣获大满贯冠军以及世界排名的大幅提升, 都证明了网球要走职业化道路和以女子项目为切入点的思路是正确的。

在近几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多次指出:“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而且实力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后备人才还很薄弱。” 因此,做好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进中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成功向职业过渡,是我国女子网球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前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若干环节,并且侧重于中国女子竞技网球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论文及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中外青少年职业化的培养的途径,分析中国女子网球职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差距。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了归纳、比较与分析等方法,对所查文献、资料进行了逻辑归纳与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1.1体教脱节

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仍然以业余体校和专业队培养为主。这种训练模式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严重的脱节。它主要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为国争光为最终的训练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对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培养。

2.1.2资金及运动员选材方面存在问题

国家青少年日常训练的资金来源方式主要有体工队模式、俱乐部模式和家庭自费培养模式。而在这当中,训练经费主要以体工队和俱乐部为主要来源。网球的高投入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很难承担,由于经济的原因,造成我国网球运动普及并不广泛,再加上场地设施少,参与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也相对薄弱,以至于很多家庭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种高投入的项目中去训练,那么,在选材的时候面临的就是生员匮乏。

2.1.3青少年网球教练员业务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网球运动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家各个专业队俱乐部中的教练员很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多数省队的教练都是老队员退役就地当教练在指导新队员,缺乏对专项理论的创新研究,以至于不能及时掌握世界网球技术快速发展的多变性和不能准确地把握当今网球的发展潮流。而在训练中仍然采用以前的大强度的机械式训练,没有客观地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特点去考虑,使许多运动员总是在消极的动机下去训练,最终多数青少年运动员都没有成才。

2.1.4培养模式因素

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多数是以体工队培养模式为主;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为辅。体工队培养模式不能提供给运动员经常出国参加比赛的机会,以至于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没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或参加了也过早的就被淘汰了。对于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主要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在运动员的选材环节上基本不重视,只要交钱就能去网校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训练,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就很困难了。

2.1.5 管理体制与竞赛体制不完善

西方国家对职业体育的管理一般是政府宏观管理,协会或俱乐部自行发展。网球协会充当整个网球赛事的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我国现在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这就使得我国的网球运动不能够按照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健康发展。

2.2 中国女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建议

2.2.1抓住项目突破口、带动中国网球整体水平提高

凭借“李娜热效应”和近期彭帅、谢淑薇的大满贯双打大冠军,为使我国网球运动在奥运会及大满贯上能够有整体的突破,我们必须继续采取重点人、重点项目、重点突破的办法,选准项目突破口。目前,我国女子项目进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有3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优秀苗子。男子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前无人,水平明显低于女子。为此可继续选择女子项目和女子双打项目作为重点突破。

2.2.2网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化与多元化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球人口增加,俱乐部或企业与国家合作的培养方式将越来越多,此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也选择了独立性更强的培养方式。因此在现今的条件下,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等多方投入的方式。

2.2.3 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与理念

要保证教练员水平,一方面应要求教练员持证上岗,如国际ITF、PTR、USPTA等教练员等级证书。另一方面应积极聘请世界顶尖的网球教练来给各省市专业队、俱乐部队和学校的教练员上课, 努力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网球训练模式和训练理念保持同步。

2.2.4健全和完善运动员奖励机制

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多数职业球员都以训练与竞赛为谋生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奖励机制运行得顺畅与否, 直接影响着职业网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我国职业网球今后的发展道路上, 我们要结合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

2.2.5加快竞赛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仍然以金牌为战略目标,而战略目标已经陈旧悖时,当今网球运动应以比赛为中心,赛训结合的方向发展。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竞赛办法,遵循首先立足国内,增加国内赛事数量;其次调整赛事结构,适当引进适合我国选手的国际比赛;最后完成结构优化,逐步与国际接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我国女子单双打接近世界水平,形成了抗衡,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并且后备人才还很薄弱。(2)我国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与世界网球强国有很大差距。(3)我国从事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数量少、队伍较年轻化,高职称骨干教练员匮乏。(4)我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正由传统单一“举国体制”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3.2 建议

(1)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落实科学选材的战略方针,为女子网球职业化打好基础。(3)加强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培训,提高其综合执教能力。(4)将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送出去”与“带回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孙晋芳.中国网球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R].中国网球协会,2009.

[2] 刘青,田园.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3] McBride, R., & Xiang P. Reporting effect siz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Education,2009,28, 115-118.

[4] 吴云.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特点看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9).

[5] 董取胜,李可可.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