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将成为中国物流霸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将成为中国物流霸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华联在北京市场赢利了!”业界一片晔然。

在零售业界,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丝毫不足为奇,令人诧异的倒是华联在北上头年就能取得赢利。华联入主北京市场之初,上海总部允许华联北京公司第一年亏损150万,200万的赢利却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瞠目结舌!

“华联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我们的法宝就是和中远集团亲密的合作。”对于外界的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华联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马伟一语惊人。

谜底的揭开似乎有些突兀,中远与华联的亲密合作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北上制肘

其实,如果足够细心,人们就会发现,上海华联早在2001年4月7日与中远北京国际货运公司签定的物流合作协定中就上海华联异地扩张方面亮出了中远第三方物流这张底牌,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上海华联愿意与中远合作,并希望中远更快的具备完全第三方物流能力,以便将物流事宜全权委托中远管理,而使华联专心于赶超世界水平的超市事业。”

华联的老总华洲同样拥有成为“沃尔玛”的理想,希望打造自己的供应链王国,要实现这个理想唯有进行一场彻底的物流革命。于是华洲首先在自己的华东主场上打造强大的物流旗舰,另一方面,他在北京市场上与中远集团联合打造第三方物流之舰。

就业界来说,专业的物流公司与本土超市的领头羊进行合作,在国内尚属首次。尤其是,这场合作在去年就悄无声息的进行着。华联和中远的合作最早萌芽于2001年2月。去年2月,上海华联宣布与北京西单、超市发连锁企业组建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四个月后,上海华联超市第一家店如期在北京和平里正式挂牌开张,为其进行物流配送的是北京中远物流公司。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据上海华联高层人士透露,上海华联原本打算借用北京西单繁星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由于西单繁星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位置较偏,运输不方便,出货有障碍等原因,最终上海华联只好放弃。对此,虽然北京西单方面颇有微词,上海华联最终还是放弃与西单繁星的物流合作。

华联的“变脸”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华联进入北京市场有许多不利因素,其中最大的难题是物流配送。上海华联用十年时间悉心打造的华联物流配送体系在北京派不上用场。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由于配送体系水土不服与配送需求的日益吃紧,给上海华联异地扩张出了一道难题。上海总部认为路径只有一条:培育本地供应商,首先解决配送问题。上海华联在华东市场将集中采购、集中管理、集中调配、集约化经营集于一身,为各门店提供最迅速、最充足的供应保证;就目前上海华联的供应商分布而言,大多数是区域性的,围绕着上海聚集着华联众多的供应商,能支持上海华联全国全国扩张的供应商却很少;另一方面,即使把上海本地的商品运到北京市场,是否符合北京居民的口味也是一个疑问。如何解决华联异地“水土不服”的问题,成为华联开拓北京市场首当其中要考虑的问题。

而此时,华联的老总华洲以他特有的果敢体现了他出奇制胜的真知灼见:华联必须寻找具有强大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上海华联超市的董事长,华洲深知连锁超市如果没有规模效应,没有几百家店的网络支持,在北京自建配送中心将是一种冒险。上海华联超市总工程师许胜余认为,如果上海华联自己做物流,人力、办公费用等对上海华联都是不利的,尤其是运输成本会特别高。因为现在物流市场的竞争已处于微利时代,借用第三方物流是华联必然的选择。

上海华联北京公司总经理包汉兴受命于危难之时,奉命寻找物流合作伙伴。通过业内人士的引见,当时担任中远北京国际集装箱运输公司总经理的黄景诚与包汉兴相遇了,中远与华联的合作也由此拉开序幕。

中远解围

未雨绸缪,正在华联一筹莫展之时,中远北京国际集装箱运输公司进入了上海华联的视野。

中远集团拥有全国的物流网络优势,这有助于上海华联的全国扩张的实施,北京中远国际集装箱运输公司位于北京大羊坊的仓库,可以提供2万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能够满足上海华联不断扩张门店的需要。除此之外,中远还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和配货硬件设施,交通方便处于京津高速路附近;辐射范围广,能满足上海华联的配送和进货,中远的全国网络更有利于上海本地货配送到北京市场。”

包汉兴开始物色“对象”。这时中远国际集装箱公司出现了。这个原本活跃在海运市场上的全球承运人正值转型时期,而中远转而看好的是近年来大热的第三方物流市场。

精明睿智的黄景诚现在担任中远北京集装箱运输公司的总经理,他是当时参与谈判的主要人员之一。“上海华联在北京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是很慎重的,我们与上海华联的合作是建立在战略高度来考虑的。”黄景诚回忆当时的谈判情景时说。

中远方面黄景诚与上海华联包汉兴经过短暂的接触,双方有了初步合作的意向,最终由当时中远北京集装箱运输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北京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与上海华联北京公司签订了中远华联物流合作协定。据黄向记者介绍,总协议由北京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来签定,附件由具体负责业务的下属公司来签定,附件共计有11个组成,具体到仓库租凭、装卸等物流设备使用、工作用车使用、配送用车包租及使用、劳务使用、保险、供电使用和费用结算等诸多方面。

“这个协议只能是一个粗浅条、框架式的合同,双方合作初期目标是:华联租赁中远的仓库(自己管理),包租及有偿使用配关车辆;中远提供符合华联要求的物流硬件条件,并派人考察学习华联配货中心管理,参加华联配货中心的工作。双方远期的合作意向是:上海华联超市公司将在中远公司有能力及成本运作合理的情况下,委托中远公司进行第三方物流管理,双方合作协议有效期限是5年”。

“这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端。”上海华联北京公司的合作伙伴──北京中远物流公司北京国际集装箱运输公司总经理黄景诚显得有些兴奋,“随着上海华联在北京市场的迅速扩张,北京中远物流公司将成为上海华联北京公司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黄坚定地对记者说。

中远的承诺使得华联继续开拓北京市场的底气足了许多。华联的有关人士说:“这就是借力。”

亲密接触

中远集团运输网络遍及世界各地,但它原来以海运为主。近年来中远也曾经尝试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为很多知名企业提供了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但是尚没有涉足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服务。如何实现两家的默契合作?这又是一道双方共同面临的难题。

上海华联超市的优势在于他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几年来上海华联用于软件系统的投资超过了8000多万元,今年四月份EDI补货系统正式启用,目前已有600余家供应商加入并顺利通过试运行阶段。“上海华联针对北京市场的差异性在原有超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系统与中远物流的配送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磨合,最终使双方的系统进行对接,形成完整的第三方物流。”上海华联北京公司马伟副总经理对记者说。

从去年6月至今年6月这一期间,上海华联在北京共开了26家店,还没达到当初设想开设100家店的数量。这说明上海华联开拓北京市场难度较大,由于门店数量较少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使上海华联北京地区商品的配送成本远远高于上海华联总部配送成本,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不利于中远方面能够尽快接手上海华联在北京的第三方物流。如果上海华联在北方市场开店数达到100家左右就能产生规模效应。物流配送成本就能够控制在每百元商品一元左右。“目前,上海华联和中远都处于投入期。”黄景诚说。

按照业内的说法,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应该是零售商的“高级助手”和“全程物流经理”。中远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上海华联的战略投资者,中远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客户业务量的增长,这就形成了双方利益一体化的基础。“中远把上海华联合而为一,共同把华北市场做大。黄对记者说,就去年来说,上海华联第一年不仅没有亏损,还赢利了。这和中远推荐的店铺选址和配送及时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上海华联和中远的合作还是比较单一,属于第三方物流的初级阶段,上海华联今后在北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自动化的配送系统。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会上先进的EDI供应商自动补货系统。”上海华联北京公司配送中心副经理邓帮国说

目前上海华联在北京中远大羊坊的配送中心已有6400平方米投入使用,据上海总部讲,二期扩展计划是使库存量扩大到20万箱,能够承担为北京和天津地区100家门店的供货任务。

图霸一方

不管业界如何议论,就华联目前发展状况而言,的确是令同行歆羡的。短短一年,不仅在北京开设了20多家连锁店,而且基本上保持了赢利。

北京市曾委托家乐福做过调查:北京市5000米以上的大卖场需要10个,这是北京市场大卖场的饱和度,此调查意味着:今后北京卖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上海华联在北京的目标是计划今年开3家大卖场,30家1000―2000米的标准型超市,200家便利店。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中远物流能否完全满足华联在北京市场乃至在华北市场扩展的需求对中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按来自上海总部某高层人士的说法,上海华联通过建立自己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提升自身在物流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华联在北方市场的进一步做大,也不排除把上海的物流配送模式运用到北京市场。这种说法表明,上海华

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会在第三方 物流市场有所作为。

据中远方面称,目前中远在综合软件和硬件方面在北京市场堪称一流,他们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24小时物流服务。中远现在并不满足于上海华联一个客户,据黄景诚讲,中远物流总公司正在与一些跨国商业公司商谈物流的合作事宜。中远将把大羊坊仓库建成一个专业化的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干货库面积要达到1.5万平方米,冷藏库要建4000平方米。黄的理念是通过引入多客户运作的方法来整合运作的规模效益,“这是为客户带来增值服务的一种有效路径”。

华联和中远的结盟让一直孤军奋战的连锁超市看到了一丝曙光,也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物流公司提供了一个可以发展的路径。显而易见的结盟优势对中远和华联来说,都是提升自身物流实力的一条捷径。

殊途同归

2002年元月1日中远物流总公司正式在北京新恒基大厦挂牌运营,标志着中远集团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服务,总裁叶伟龙说:“成立物流公司是中远集团发展现代物流事业的一座里程碑,我们的目标是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人”。 “将来,中远物流公司不仅为华联集团服务,同时还作为一个公共的物流平台于国际上知名的诸如马士基、日本邮船国际船东进行合作。”黄景诚如是说。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上海华联超市物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华联物流的横空出世在零售业和物流业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华联入主第三方物流,华联和中远能否继续合作下去?两者的结盟在人们眼中又成为一大悬念。

“即便华联拥有自己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但这丝毫不影响中远和华联的精诚合作。不仅如此,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和中远的合作。”华联方面这样说。

就目前而言,中远和华联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仓储和配送方面。国内目前的大多数物流公司都只具备仓库和运输两项功能,中远物流公司在硬件方面有优势,他们拥有大量空闲的仓库和完善的运输网络系统,但是缺乏适用不同行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为此,中远物流总公司成立了一个部门(信息中心)专门开发适用不同领域的通用的物流平台。为了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物流,中远大规模引进美国高通公司的GPS卫星定位系统,配备于全系统的物流车辆,该系统每次信息反馈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客户可通过电脑随时查询货物在途动态。这些都是其他物流公司望尘莫及的。

所以,对华联来说,“借力”的确是其快速发展的最佳手段,有关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华联与中远在物流领域的分工协作相对问题较少,虽然双方的的确确在一些运做模式上存在差异,因而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但黄表示这些“小”问题都在双方的预料之中,双方一直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合作。

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华联和中远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双方成立合资的第三方连锁物流公司更能体现强强联合的优势。但同时,这将增大合作的难度。毕竟,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一切都要在摸索中进行。

对于中远和华联来说,脚下的路还很长,除了需要面对双方的合作问题,其欲挑战的中远华联也决不会坐等别人来超越。中远北京公司的黄总告诉记者:除了与华联商讨进一步合作的事宜,中远也正在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大公司。

中远华联最终的合作结果显然并非定数,永远的获利者无疑是那些懂得利用双方长处共同获利的企业。不管怎么说,谋霸物流市场的故事又多了一个案例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