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识文路,定教路,寻写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识文路,定教路,寻写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案例背景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是一篇老课文,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抒情散文。由于课文描述的情景远离孩子的生活,很难让孩子们真正体会期间的情感。如何在常态课中,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这份伟大的友谊呢?我陷入了焦灼中。反复品读课文后,我发现课文的前三段都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不已,于是进行了如下教学尝试。

二、案例描述

(一)扣题导入。

导入课题后:

师:孩子们,我们一般称什么人为“亲人”?

生:有血缘关系的人。

师: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指谁?

生: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大嫂、小金花。

师:他们与志愿军有血缘关系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么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让你最感动的语句,并写写体会。

(二)认识大娘,体会慈母深情。

全班汇报交流:

师:文中哪里语言最打动你?

生: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养伤……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因为大娘为了就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孙孙。

师:孩子你知道“唯一”什么意思?

生: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师:那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大娘的其他?

生:大娘的其他的亲人,儿子、媳妇、女儿都牺牲了。

师:我们还可以想象得出,大娘平日里怎样疼爱这“唯一”亲人?

生:有一点吃的都留给小孙孙吃。

生:走到哪里都背着小孙孙,无时无刻地保护他。

生:叫小孙孙如何保护自己。

生:捧在手上怕摔了,还在嘴里怕化了。

师:可是在敌机到来时,大娘选择背(伤员)而丢下(小孙孙)。所以所这情意比山高比海深。

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谁来读?

师:大娘还为志愿军做了什么?

生:大娘还为志愿军送打糕。

师:请你读读。

生: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师:“雪中送炭”什么意思?

生: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帮助时给予帮助。

师:孩子们,那么课文中对志愿军来说遇到什么样的“雪”?

生:三天三夜没有吃饭。

师:仅仅是这些吗?孩子们你们看——

出示:在铁原宽达25公里的正面上,63军1,300人挡住了美军4个主力师、1,600门火炮和400辆坦克、无数架飞机整整10天的猛攻,……战斗是异常残酷的,经过3天3夜的惨烈战斗,有的营连已经打光,63军经过血战后从1,300人锐减到266人!

(学生读完后个个神情严肃。)

生:志愿军还要面临敌人的炮火。

生:志愿军还要面临敌人的一次次袭击。

生:志愿军面临的是七十二小时空着肚子的浴血奋战。

师:在这种情况下大娘怎样送碳—打糕的?

生:是您带着……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师:这里哪个字最打动你?

生:冒,到娘冒着1,600门火炮和400辆坦克、无数架飞机猛攻给志愿军送打糕。

生:冒。大娘冒的是枪林弹雨。

生:冒,大娘冒得随时丢失生命的危险。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吗?所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三)学习表达—叙事与抒情。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我们合作吧,你们读写大娘为志愿军做事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你们读的部分是(叙事),老师读的部分是(抒情)。那么我们看看作者抒的什么情,怎样抒情的?

比较句子:

①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 ②大娘,不用送。

师:生活中我们也会这样说。当与你刚会面的妈妈,又要外出时你会……

生:妈妈,别走了!

师:孩子们从这恳求中你体会到了?

生:志愿军对大娘的关心。

生:志愿军对大娘不舍。

生:还有感激。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句子中读出来。

师:孩子们通过你们的朗读我感受到此刻大娘在志愿军心中就是(慈母)而作者通过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淋漓尽致传达这一深情。下面用了同样的表达方法,又传达了什么呢?

(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师:孩子们这里的“代价”指什么?

生:大嫂的双腿。

师:那么小金花付出的代价是?

生:自己的母亲。

师:大娘呢?

生:唯一的亲人小孙孙。

师:孩子们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同样付出很高代价,请看——

(出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枪口,宁愿自己被烧死也不拖累战友的资料。)

师:同学们志愿军为大娘、大嫂、小金花又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大娘、大嫂、小金花在临别时又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用上叙事与抒情结合的表达方法,写写。

三、教学反思

(一)识文路。

叶圣陶老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因为读文章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就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写文章讲究文章的思路,就便于布局谋篇,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路训练,必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任务中找到一个训练的共同点。

(二)定教路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所以,教路在这里最好定义为教师教学生学习课文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先向课文学再教学生阅读文章的具体思路,而非直接让课文去教学生学。教路受到言语作品的思路、课文思路、学生阅读课文的思路乃至教师的阅读思路四个因素的制约。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教师必须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步理解课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遵作者构思之路,还要遵学生思维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

(三)寻写路。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抓住文路是灵魂,确立学路是核心,构建教路是关键。三者有机整合,才能使阅读与阅读教学恢复其应有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