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送礼送得心慌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送礼送得心慌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到底要不要送礼?我究竟要花多少钱送礼?领导要送、同事要送,亲戚要送、朋友要送,大人要送、小孩也要送……我还差哪些人没送?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过年过节困扰人的烦恼。

曾经有一次大型的调查显示:在“送礼感觉”这个选项中,约30%以上的受访者“经常为送礼发愁”,55%的人“有时为送礼发愁,或者感觉很费劲”,共有近九成的人或多或少受送礼困扰。

今年第一年出来工作的女生小易说:“我也怕这个啊!以前小的时候吧,过年都是长辈给我压岁钱。今年第一年出来工作,但是只是学经验,工资只足够我日常开销,根本没有什么存款,所以我很担心,过年回家的时候如果不给长辈和弟妹红包,是否显得很那个……”

看到这个“那个”,很多人会有同样的说不出的感慨。

而对于刚处在温饱阶段的人群,日常生活开支还有养育孩子的费用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收入,如果再加上频繁的送礼则难以承受。

为了送“好”礼,不少人绞尽脑汁,甚至出现了一种叫“送礼焦虑综合征”的新心理名词,指的是因送礼而导致的烦躁、紧张、情绪低落、易激惹、失眠、食欲下降等表现。

让我们细思一下送礼让我们感觉到“那个”的原因。

攀比之风

逢年过节,送父母之礼,本来出于一片孝心,没想到现在渐渐演变成了“比孝心”。

送上级、老师之礼,本来出于一片感恩之心,一片敬意之心,没想到变成了“比感恩,比敬意”。

给孩子之礼,本来出于让孩子高兴之心,没想到变成了“比谁让孩子和孩子他家里人更高兴”。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礼物的价值越高,才越能满足我的自尊心。为什么呢?

原因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正如瘟疫一样肆虐地传播。所以,送礼成了满足自尊的一次大好“良”机!

本来送礼的意义是无价的,所以送礼的人多会撕掉礼物的价签。现在,多送礼、送“重”礼的人却巴不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礼物有多值钱……

金钱至上,正是作为有着神奇精神能量的人的悲哀。因为,金钱本来只是一件工具,却开始主宰着人们的思想。

群体的压力

归属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求,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所处群体行为的影响。

有些人本不想送礼,不屑于争相向领导献媚的“污流”,但单位的同事个个都送了,自己不送,领导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没有将他这个领导放在心上?对以后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别人都送了,我还不送,会不会让领导觉得我不重视他,对他不敬……思来想去,本不想送礼的人最后还是不得已的送了,不得已地随“污”波逐“污”流。如此被迫之举,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矛盾和压抑,扭曲人的心灵。

由于从众心理,亲友之间也变得有些尴尬。比如说,兄弟姐妹们今年都拿的八百块,如果我拿两百块,会不会让爸妈觉得我不够孝心?会不会让其他兄弟姐妹或亲友觉得我吝啬?

于是,有了攀比之风,就少感受了孝心,少感受了感恩之心,少感受了敬意之心,少感受了高兴。

有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就少了亲情、爱情、友情、同事同窗之情。

有了群体的压力,就少了节日里好好轻松一下的惬意。

送礼的真意在于情意与祝福

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所以自古就有送礼的传统。但送礼的意义,其实在于表达对对方的情意与祝福,而这一份情意与祝福是无价之宝,所以我们要用来接收的工具,不是手,更不是钱袋,而是我们的心灵。

只有用心灵接收,才能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情感与祝福,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礼物才能真正成为人际感情的桥梁与纽带,接收到它,我们的心灵才能喜悦与丰足。

送礼物很多时候的意义是让对方开心,所以,送礼有讲究也是好事,可是如果大家都走“比值钱”这条独木桥,就会容易出现拥挤、碰撞,甚至出现撞倒、不小心“失足”的时刻。送礼的技巧,可以是事先多对对方进行一些了解,根据对方的习俗与喜好,可以送实用的,时下流行的,对方少见的,甚至自制个性化的礼物,或许更能传达每一个人想要表达的不同的心意。

其实,对 “送礼的压力”这一不堪现象负有责任的,不仅包括大众媒体,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呼吁我们大家都要“从我做起”,多一些宣扬送礼的心意,少一些鼓吹送礼的“金”意。

大家都出于“送礼只为表达情意和祝福”而不是总顾虑“送礼的行为关系到……”,那么,大家过年过节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也可以过得更加温馨如意,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