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关系到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转,也是评价旅游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研究选取拉萨市知名度较高的藏式民俗风情体验基地娘热沟,通过对其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的调查研究,建议建立和完善旅游地社区参与机制,以实现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影响感知是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做出一种主观的描述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旅游影响的反应。旅游发展给目的地带来的影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旅游影响进行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Bulter,1980)、愤怒指数理论(Doxey,1975)、社会交换理论(AP,1990)等。我国对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居民感知的测量、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因素的研究、居民感知的分异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拉萨市较早开始发展旅游的娘热沟,娘热沟位于拉萨市北郊,有色拉寺、帕邦卡、娘热民俗风情园等景点。其中娘热民俗风情园是拉萨市知名度较高的藏式民俗风情体验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镇之一,由嘎吉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1999年开始经营,其员工中包括部分当地居民。本次调研的重点放在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居民对旅游发展效果的评价方面,同时也对当地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旅游的现状有所关注。问卷涉及四大部分的内容,共计56项指标,第一部分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13项),第二部分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感知(13项),第三部分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效果评价(18项),第四部分为女性参与及感知项目(12项)。除第三部分为计分方式外,其他部分调查选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同意为 1 分,比较同意为 2 分,一般同意为 3 分,不太同意为 4 分,不同意为 5 分。本次调研采取上门调查和随机拦截方式,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问卷117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5.5%。样本包括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见表1),保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将重点讨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文化影响、旅游企业的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效果的评价,其他问题将另行撰文讨论。

二、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

1.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调研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文化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70%的受访者赞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手工技艺的发展”,65%的居民认为居民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村委会有关旅游的决策过程中去,80%左右的人认为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更加礼貌好客,同时更加珍视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在“旅游促使本地人了解并学习到了外来文化”问题上有72%的居民表示了赞同。同时有65.6%的居民认可旅游在为当地女性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以上各项的均值在1.62-2.14之间。

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文化影响的感知较弱。“破坏本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旅游引起居民与管理部门或游客的矛盾”两个调查项目的均值都在3.5左右,约半数的人表示反对。但有56%的受访者赞成“表演为了迎合游客而做出改变”,均值为2.28。

除此之外,还有68%的人认为旅游改变了当地人的日常饮食和穿着习惯。50.5%的人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已经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表2 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2.对旅游企业的感知

在对旅游企业积极方面的感知中,一半人赞成“旅游企业为村里基础设施改善做出了贡献”,53.6%的受访者认为旅游企业能解决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60%的居民认为旅游企业对本村的困难人员和家庭有一定的帮扶,61%的人赞成旅游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为村民带来致富机会,57%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58%的受访居民认为旅游企业充分尊重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同时也是外界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对旅游企业消极方面的感知项目中,各项均值都在2.73-3.4之间,受访者的感知较弱。36%的居民认为旅游企业的工资水平太低,不如外出打工,28%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让当地人参与到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去,22.2%的人认为当地旅游企业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问及本地旅游企业与村民的沟通问题时,40%的受访者都认为当地旅游企业与村民的沟通太少。

在居民意愿方面,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参与旅游业的经营,69.4%的受访者欢迎更多旅游企业前来进行旅游投资和开发。

3.对旅游开发和发展效果的感知

本部分内容调查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要求受访者对当地乡村旅游现实中各种作用的大小打分,分值为1-7,依次对应“非常小、小、比较小、不知道、比较大、大、非常大。共九个项目。

总体而言,该部分的调研结果与前述调研项目结果相比分歧较大。44%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对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但有55%的人表示了反对。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则认可旅游发展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并认为旅游带动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58%的人认可旅游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51%的人赞成“旅游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还有60%以上的人认为旅游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保护了当地文物、宗教和传统。另外,48%的居民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多元经济的增长,但也有32%的居民表示了不赞成。

对统计结果进一步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对旅游企业的感知和对旅游发展效果的评价并无明显不同。其中在“旅游发展破坏本地民风民俗”问题上,约有70%的男性持反对意见,相较女性,他们更关注旅游业的相关信息。在“本村旅游企业的工资水平很低,不如外出打工”这一问题上,男性在各选项的分布比较平均,而女性受访者则有半数表示“不清楚”。在参与旅游业的方式问题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女性更愿意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参与旅游业,男性在这一问题上则未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在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方面,60%以上的女性认为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方面作用显著,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女性更多持赞成态度,这一比例达到了66%,男性中有62%表示赞成,但是有30%的人则表示了反对。

从调研结果看,20-30岁的年轻人有近70%认为旅游的发展使居民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村委会有关旅游的各项决策过程中,在旅游企业对本村的贫、老、病、孤、困等人员和家庭的帮扶作用方面表示了肯定,有近75%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在保护当地的文物、宗教和传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而言,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旅游积极方面的感知更为明显。

文化程度对旅游感知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高中文化程度的受访者中有近90%的人认为旅游促进本地居民了解学习外来文化。在“促进多元经济的发展”这一调查项目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有近半数认为作用不大,但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则都有半数以上持赞成态度。在旅游“带动当地农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也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仅三分之一的该类居民赞成旅游业对农牧业的带动作用,但这一比例在更高文化水平的居民中则都达到了60%以上。

三、结论与讨论

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是旅游业发展的“晴雨表”,关系到现行旅游市场的运转,是评价旅游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制定旅游政策、旅游开发、构建旅游地和谐社会秩序的依据。

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娘热沟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消极影响感知并不明显,绝大部分人对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持积极态度。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多数旅游地在旅游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旅游者表示欢迎,对旅游业持支持态度,但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居民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由初期的欢迎态度向冷漠乃至愤怒发生转变。一般而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居民更多会对旅游持支持态度。由此可判断该旅游目的地尚处在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否会在将来出现态度转变,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在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方面,受访者尚未形成明显的聚类。同时调研结果也透露出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互动较少。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类的互动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满足。当地居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服务,以获得他们期望的利益。若居民期望的利益被忽视,则可能导致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向相反方向转化。

除此之外,本次调研还对当地社会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旅游的问题有所关注。总体而言,女性在对旅游发展的文化影响、对旅游企业的感知及旅游发展的效果评价方面均弱于男性,显示出当地女性在旅游参与方面的不足。

威廉·瑟尔波德(2001)指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旅游地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的质量;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接受和容纳的程度;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三个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和旅游者的态度将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直接影响,而社会承载力和居民的福利待遇等问题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阻碍旅游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和旅游开发者都能以居民关心的问题和情感倾向来引导旅游地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构建当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等相关利益者的互动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p J,Cromp ton J L.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2):120-130

[2]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2):37-42

[3]姚娟,陈飙.生态旅游区少数民族牧民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那拉提为例[J]. 旅游学刊,2010,25(7):29-34

[4]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_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5]陈飙,钟洁,杨桂华.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的限制性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8(8):165-169

基金项目: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项目号ZD11PS03。

(作者单位: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拉萨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