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豆瓣:生活的发现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豆瓣:生活的发现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八年前,豆瓣创始人杨勃开始为豆瓣写第一行代码时,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也就是为人们推荐真实生活里的好东西。

“世界上一直没有一个伟大的‘生活发现’网站可以供我们参考,豆瓣一边做一边琢磨,希望可以成为一个这样的网站。”杨勃说。

朝着这个目标,豆瓣有了自己的特点:工程师人数超过半数,他们不断更新算法技术,解读用户每一次浏览痕迹背后的逻辑关系,最终高效地为用户带来最匹配的推荐结果。

这恰好是大数据时代最需要的质素,然而在当年,只有豆瓣在琢磨一个让人觉得奇怪的算法逻辑——“你先告诉我你喜欢什么,然后我向你推荐你更喜欢、更需要什么”。

读懂你

“许多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伴随这一愿望,豆瓣诞生了。

而豆瓣的核心能力是从技术引擎开始的。当时,豆瓣对“发现”的理解是“个性化算法推荐”,也就是“豆瓣猜你会喜欢”,这形成了杨勃对豆瓣最初的设想:通过精准强大的算法为用户进行产品推荐。

但在这之前,还需要建立全面的兴趣图谱。

创办豆瓣后的第三年,豆瓣开始加强“口口相传的魔力”,推出了曾经叫做“友邻广播”的“豆瓣说”。接下来,豆瓣社区效应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很多用户开始在群组活动里谈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杨勃意识到,是时候将豆瓣社区单列出来,并分化出线上活动、豆瓣小站。

其中,豆瓣小组从上线至今已经有超过30万个兴趣小组被用户创建,每个月吸引5500多万人访问,而话题更是延伸到娱乐、旅行、美容、购物、二手交易、租房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兴趣图谱数据最大的来源所在,也让豆瓣能从图书、电影、音乐三大主题扩展到更多生活领域。

豆瓣也一直试着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最终将产品延伸到多个简单实用的生活服务组合中。不过,不是每一个产品都能存活下来。2006年,豆瓣推出“我去”——专注旅行分享的主题, 很快因不受欢迎而停掉。相反,生活类小站、社区中二手交易、团购、手机应用等信息,受到好评。推出新产品、发起用户意见反馈、最终由用户决定产品去留,是豆瓣的惯性做法,但除了直接反馈之外,他们更信奉数据量化分析,采取主动的方式去获得真实声音而非被动等用户的“抗议”。

“豆瓣有这么一群用户,他们更有特点,更愿意展示多维的兴趣图谱,所以我们的数据会更加丰富。”豆瓣首席科学家王守崑说,基于算法技术进行个性化推荐,豆瓣成立时国内还没有太多人研究,做得早也成为一种优势。

通过算法自动推荐给你的个性化内容,背后是不断改进的算法程序,每天从豆瓣页面的各个角落统计你的使用行为,比如点击“收藏”、“感兴趣”等内容,从而判断并猜测你的喜好,然后把相匹配的内容推送在你进入豆瓣时的主页面。

当然,那些越是专注在某一个领域的用户,得到的推荐越精准。这也使得豆瓣在推动有共同爱好、价值观的用户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圈子,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少连载故事会在这里产生更直接的粉丝效应。

豆瓣猜

最早成为豆瓣算法实验的领域就是图书、电影和音乐,因为杨勃认为,它们更适合、更易于做个性化推荐。“在做算法这个领域,有个共识就是有什么样的数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会更好一些。”王守崑说。

不得不以豆瓣电台为例,连杨勃自己都称其为“豆瓣核心技术最完美的展现”。

打开豆瓣FM,一首歌放出来,可以直接跳过那些不喜欢的,也可以用点击红心的动作表示喜欢,或者直接丢进垃圾桶再也不听。这是电台更了解听者喜好的简单方式,通过与听者的这种交互模式,使算法推荐的发挥越来越准确。

刚组建豆瓣音乐时只有几个人,都是从原来的豆瓣大团队拆分出来,其实并没有新团队的感觉,但面临的挑战又很大,因为当时产品技术各线几乎都是单枪匹马,想做的事情却很多,有种重新创业的感觉。

通过分析5年间积累的用户音乐偏好,音乐团队设计出一套复杂的基础算法:

用“用户歌曲矩阵”的传统方法,计算和每首歌近似的歌曲集合,并依次作为核心数据,然后为每个用户维护一个线性的播放列表,每当用户对一首歌曲给出正向反馈,系统会取出与这首歌相似的歌曲列表中的几首,插入用户当前的播放列表。反之,如果一个用户点击“跳过”或“垃圾桶”,系统会从这个列表中删除那些与这首歌相关性高的歌曲。

反复测试中,他们也发现还需要补充一些策略。针对删除同一个歌手的歌曲,或是连续点击喜欢或跳过的用户行为,进行特殊建模,根据当前时间推荐不同曲风的歌曲。另一方面,加强针对同类用户对比的算法来提高效率。

基于这一切努力,豆瓣猜的终极目标是这样的:每天你打开豆瓣,满眼看到的都是各类你会感兴趣的新东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一起让这个画面成为现实。而豆瓣电台就是一个实验,选择了网络收听这种最简单的模式,把复杂的逻辑和计算隐藏在后台,采用个性化推荐技术作为核心的算法,呈现给用户最易用的交互和体验。

跟着用户走

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内容更为生活化之后,杨勃发现依靠机器完成的算法推荐远没有用户推荐的效果好,于是核心能力慢慢转化为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挖掘。

在这个过程中,对数据的挖掘与认识,不仅帮助豆瓣给用户推送更精确的内容,更推动了一系列好产品的出现。正如豆瓣从不认为,是他们打造了豆瓣的氛围和方向,而恰恰是用户一步步带着豆瓣成长成为今天的模样。

半只脚踏入商业化的购书单功能,就是如此而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从推荐、发现的决策参考到达成购买,是一个完整决策行为的流程。豆瓣提供购书单的比价、购买链接功能,在杨勃看来,完全是顺势而为的事。

也正是这些基于后台用户行为数据,推动豆瓣在分析过后做出上线电商导购平台“东西”的决策。“我们一直期待能够做出这样的一款产品,它简单、好用,他熟悉每个使用者的脾气秉性却又和他们保持距离,它能够给每个使用者贴心的服务同时又能够聚合机体的智慧,它在各个场合之下,都能够提供完美、一致的体验。”在豆瓣电台一周年时,王守崑这样说道,同样能体现豆瓣面对商业化产品的心态。

数据的价值,在杨勃认定豆瓣做“推荐”时就已经被高度重视。在豆瓣,每一个用户的背后,都存放着一个持续扩大的专属数据库,随着数据库所覆盖的兴趣图谱不断扩大,更精准的推荐使用户对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越高。而这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的最激烈一环,慢豆瓣会迎来厚积薄发的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