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粮票,见证那个物资贫乏的艰辛年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粮票,见证那个物资贫乏的艰辛年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张张粮票,构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故事;粮票的废止,意味着中国人民物质文明的时代到来了。

2008年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金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文丽很想给女儿买双鞋,去商店看了几回,可是钱不够。这时,售货员发现了她手中的自行车票,愿意买下文丽的自行车票。文丽咬咬牙,用珍贵的自行车票换来了女儿的新皮鞋……

那是个物资贫乏、没有票证难以生存的年代。共和国走过60多年,其中近40年,亿万民众带票生存。从1955年到1993年,人们买衣服要用布票,买酱油、酒要带酱油票、酒票,甚至,想吃一块豆腐,还得拿出豆腐票。一张张票证,构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故事,而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粮票了。曾经,它比钞票还值钱;曾经,家家户户藏粮票省粮票;曾经,手中没有粮票,寸步难行……

神圣的“粮权”象征

老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到凭票吃饭的年代,这句话就成了“手中有粮票,心里才不慌”。现在的“80后”、“90后”,已不知道当时为何要凭票吃粮。1950年,共和国成立不久,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开始酝酿粮食计划供应,以解决全国人民的饥饿问题。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从此拉开了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吃饭都是以粮食为主,菜为辅,所以粮食又称为“主食”,“下饭”的小菜、肉蛋等统称为“副食”。“民以食为天”说明了粮食在老百姓生活里处于首要位置。“粮票是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作为调节供需的手段、购买粮食的凭证,在初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粮票所实现的乃是一种粮价补贴。城镇居民凭粮票买粮,享受国家计划价格,但这个价格低于国家的收购价格,其差额由国家财政来补贴,因而是一种暗补。它成了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原浙江省粮食局供销处处长童守先说。

在童守先看来,粮票在那个年代象征着“粮权”,非常神圣。

粮票比钞票还金贵

原杭州闻裕顺幼儿园退休老师章林玉说,有一次她很想在家里找一张旧粮票出来怀旧,翻遍了抽屉还是没找到。想了想便自嘲道:“真是年纪大了,那时家里人多,每个月定量的粮食不够吃,不到月末就把粮票交给粮店了,哪里还有剩的?”

是啊,那个年代没有粮票,一个人寸步难行,粮票比钞票还金贵。章林玉说,杭州人吃早饭,喜欢泡饭加油条或烧饼加油条。可烧饼、油条、稀饭、豆浆,都要用粮票。

那时每个月买米,要带上购粮证和粮票。粮站的人对照粮本上的定量卖米,如果超过定量,就是有粮票也不能卖。粮站收回粮票后,工人会把收上来的粮票一张张贴到报纸上,然后用毛笔一行行划掉,再拿到印刷厂销毁。

除了浙江省粮票外,还有一种全国通用粮票,人们称之为“满天飞”。拿着全国粮票,可以在全国各地出差,并且不会过期作废。

最怕外地亲戚来

浙江省是从1953年开始取缔粮食自由贸易市场的。当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了《浙江省农村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之后采取的办法是:居民按户口人数供应,集体伙食单位按参加搭伙人数供应。

章林玉的领导沈老师说,那时,人们很害怕有外地亲戚来走动。一般的职工每月定额29斤大米,自己有时都不够吃,假如再多一个人,不到月末就会断粮。所以,如果有外地亲戚到杭州来,家里人会交代亲戚自备粮食,或带上全国粮票。

据童守先回忆,当时按照不同的工种(工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脑力劳动者、大中学生、一般居民)配给,粮食的供应也不一样,每一类还要细分,如工人要分特重、重体力、轻体力。大学生以及特殊工种要高一些。章林玉家除了3个大人,孩子们都还小。当时的定点定量供应,“吃不饱,但饿不死”。

粮票管理严过户籍

在使用粮票的年代,商品粮是个火热的词。农村人进城,如果转了粮食关系,吃上了商品粮,则意味着“鲤鱼跃龙门”,成了城市户口,一辈子有“粮票”了。

章林玉说,商品粮定点供应,一个粮站只管所有在它那里买粮的居民。谁家有几口人,吃多少大米,定点粮店一清二楚。

“粮店比派出所的户籍管理还厉害。”童守先说,“现在的人们体会不到,定点粮店可以控制居民流动,它可以把人管到一粒米也没有”。计划经济年代,控制人口的工作主要由粮食局和公安局组成,如果没有向粮食局事先通知,就是户口进来,也是没有商品粮证的,也就是说,粮店不会供应一粒米的,你还是成不了城里人,拿不到一两粮票。

一个时代的开始

粮票命运的大转折,发生在1993年。据《浙江省粮食志》记载,1993年,浙江省正式取消了粮票。

很多时候,变化来得急促又没有声息。其实,转机早已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粮票“生命之本”的宝座开始逐渐发生动摇。特别是进入1980年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家家户户粮票基本上有所盈余。而在章林玉的印象中,那几年已经不大用粮票了。所以,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有一些胆子大的城市家庭妇女开始用粮票跟郊区的农民换鸡蛋。“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

1985年,国家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可以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有的饭店、商店出售食品时,开始由必须使用粮票,转变为“没粮票可多花点钱替代”;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吃饭时,不再用“全国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等。

老百姓的餐桌也越来越丰富了,老百姓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了。

终于在1993年,一直作为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在见证了中国人民38年物质生活沧海桑田的变化后,终于“光荣退休”了。粮票的正式废止,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离我们远去了,意味着中国人民物质文明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