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解其中味得失自心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解其中味得失自心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其味不正,其味不浓已成通病。扫描当前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一讲到底,有的鼠标一点到底,有的练习一做到底,有的视频一看到底。没有琅琅的读书声,没有紧扣文本的深入对话,没有师生字斟句酌的语言品味,谈不上动态生成,没有语文味。我们应紧紧立足于语文,于动态生成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的原味凸显出来。

关键词:净化;诵读;情境;创新

深圳市语文教研室的程少堂先生曾说,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指导学生认识母语的特征与作用,体会它的丰富的文化内蕴,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所以,我们应紧紧立足于语文,于动态生成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的原味凸显出来。在此,笔者就对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语文味”作些粗浅的探究。

一、净化课堂,远离“虚美”。

某语文老师在上《万紫千红的花》一文时,他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玫瑰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又问玫瑰花还有什么颜色,接着,他就花色形成、变化的原因以及花色与昆虫的关系等知识,有讲解、有提问、有实验,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最后,他还开展竞赛活动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学生回答踊跃。然而听课的教师却很纳闷:这是语文课还是生物课?咋没有“语文味儿”?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才是语文课堂的灵魂。那么语文教学该如何凸显语文味呢?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具体说,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尽管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有关,但是我们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比如有的课堂为了“渗透”课改精神,一味地搞花架子,刻意求新求异,一味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撇下应有的教学任务不管,肆无忌怠地鼓励学生去“探询”“研究”,天马行空的让学生发表“独特体验”,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只顾营造外表“虚美”,完全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本真”。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语文课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我们有必要净化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远离那些外表上的“虚美”。

二、以读为本,“读”占鳌头。

有人说,语文课最大的特色就是琅琅的书声,语文课堂上少了琅琅的书声,语文便失去了原味。笔者深以为然。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风格各异、文质兼美,它们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因此,诵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作品内在情感的过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喜―悲―壮”的变化。前两段写壮美的山川秀色,在诵读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用稍快的节奏读出作者饱览美景时的欣喜之情。而到了“天高地迥……识盈虚之有数”时,作者的心情便开始了从“喜”的高峰向“悲”的低谷的跌落过程,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时用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语调,读出王勃空有报国志而无报国门的悲凉之感。到了第四段,王勃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变化,他在“时运不齐”的悲哀和“不甘沉沦”的豪情的夹缝中最终完成了由“悲”到“壮”的飞跃,唱出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歌,此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诵读的节奏应由缓慢到急促,声调由低沉到激昂,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流程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诵读,充分调动目、耳、口、心,做到目观其文,耳闻其音,口诵其声,心通其意,从而达到“口而诵,心而惟”的境界。语文味是读出来的,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披文以入情,从有意味的语言出发,生成语言丰富的意味,发掘文本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和特有内涵。

三、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叶老曾说过“学生要奋其力,自致其知”。认知理论也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新课标积极倡导体验性,让学生置身其中,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说话,动手操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拘一格,积极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形成独特的体验。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虽然文字不多,但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戏剧性。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这篇文言文时,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结合背景,发挥想象,设计合理情节,将它改编为一出课本剧在课堂表演。当时很多听课老师都在低声议论,高中语文文言第一课就采用这种形式来上难度是否太大。没想到这堂课却上得出奇得好,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课前花了大量时间预习和排演,课堂上不仅文言字词句落实得好,表演也大获成功。教师能否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这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融、和谐统一,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评价多元,鼓励创新。

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应是一个多向对话的“对话场”。在这里,师生平等对话,自由“交谈”,预设和生成并存。这是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一种全新的互动的对话体系,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了温馨的怀抱。教学已不再是忠实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师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对话中发生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在交往、互动、对话过程中不断生成新信息、新问题、新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树立师生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心理品质。例如《采薇》尾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为人所称道。对它的赏析,一般学生能从反衬这一角度来理解诗句情与景的交融已不一般,倘能从“近乡情怯”的角度来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复杂内心更属不易;但有的学生却能从诗中景物联想到人生,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理解为“人生的早年和晚年”,从“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角度来解读,岂不更为可贵?教师开展多元评价,鼓励创新,就能使师生交流多向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挥。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凸显浓浓的语文味,就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从语言文字入手,积极引领学生去触摸语言、涵咏文本,少一些串讲串问,多一些朗读品味;少一些小组伪议,多一些潜心会文;少一些刚性预设,多一些动态生成。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