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挖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挖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精练典雅,更在于文言文字背后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的许多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咂摸,深入体验,从而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不仅实现了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的终极目标,也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机械接受、死记硬背的尴尬局面;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化积累,还要积极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在互动对话中感受文言文教学的鲜活气息,并最终经由“文言”之径通向“文化”的殿堂。当然,如何体验挖掘文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因人因文因言而异,笔者下文所举几例意在提供思考,引起更多方家的共鸣。

一、 比较中思索

学《劝学》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致”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至”是不是一个意思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也好像是有备而来,我又顺势把问题抛了回去:“那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他接着说:“第一个‘致’字书中注释为‘达到’,而第二个‘至’字的本义是也是‘达到’,如果两个字同义,那荀子何故用上这样两个不同的词呢?不是增加了读者理解的困难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是啊,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荀子绝不可能是随意用这两个字的,文字背后应该有更深的内涵。我肯定了这个问题的价值并鼓励学生说:“读文言文,就是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要读出文化内涵,大家要从文字的基本义入手,然后结合语境探究其引申义、比喻义,直至领悟它的文化意义。”学生开始查工具书,并小声讨论。但没有结果。我接着引导:“《新华词典》中‘致’字这样一条义项,引起,使达到。如致病就是使生病的意思。大家顺着这个义项看看有什么启发。”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理解了如果第一个‘致’字解释为“使达到”表意就准确了。结合具体的语境,“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可以解释为: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跑得快,但是,车马使他达到了千里远的地方。这样解释,就突出了课文第二段的中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而第二句的“千里”不是借助外物使他达到的结果,而是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至”解释为“达到”突出了课文第三段的中心:学习要靠自身的积累。至此学生明白了,这两个字不是随意用上去的,而是与上下文的语境相符,有着深刻的内涵。

二、 关联中想象

学习《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水光接天,苏子飘飘欲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顺势提问:“同学们能结合语境赏析一下‘一苇’二字的内涵吗?”马上有学生举手:“‘一苇’字面意思是一根苇草,课文中用来比喻苇叶般的小舟。表现了苏子任凭小舟在茫无边际的江上漂荡,愉悦畅快。”应该说回答得不错。我肯定了他从文字的本义到比喻义来体悟文字内涵的路径,并继续推进:“实际上在古代用‘一苇’来比喻小船并不是很常见,更多的是用‘一叶’来形容小舟,如后文就有‘驾一叶之扁舟’,大家看这里能不能换成‘纵一叶之所如’啊?”学生们讨论了一下,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说不行的居多,理由很简单:如果将“一苇”改成“一叶”,前后文就重复了,而苏轼这样的大文豪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显然这个理由很肤浅,我继续引导:“体悟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仅要注意文字的字面义、比喻义、引申义,还要注意一些文化现象,比如运用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学生继续思索、讨论,总算有人说,好像有个传说与“一苇”有关,说是一个什么人驾一苇叶渡江,但是语焉不详。

我亲自出马了:“佛教有一个传说叫‘一苇渡江’,据说当年达摩祖师到东土弘扬佛法,他先是到了中国的南方,可是由于佛教主张不同,只能选择渡江北上,可是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点头称许,遂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听完了传说,回到课文,学生有话说了:“老师,用‘一苇’的好处在于体现了苏轼不仅精通儒家,也精通佛家,而且还精通道家;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谪贬黄州后泰然处之,才写出了这样的好文章。”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并指出就问题本身而言有点牵强。又有学生回答:“用‘一苇’两字不仅比喻小船的自由空灵,更重要的是折射出苏子此时的心情就像仙人一样,舒畅飘逸,超然物外,就如达摩渡江一样飘飘欲仙。”至此,学生的理解已经走向深入,由文字入手,关联想象,在更宽广的文化视阈内体悟出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三、 咀嚼中深入

苏轼在《后赤壁赋》的结尾写到了一只鹤:“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学习到这个地方,和学生一起探讨作者写这只鹤的内涵,有学生很快就回答说:“主要是表现苏轼自己的孤独,因为他在文章中写的是一只孤鹤。”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但显然不全面,为帮助他们进一步咀嚼品味,我说:“如果只是突出自己的孤独,那不写孤鹤而写一只孤鹏甚至一只孤鸭不是也可以吗?”学生哄然大笑,继而从含有“鹤”字的词语入手,讨论明白了“鹤”在我国古文化体系中可是大有文章:首先“鹤”有孤傲、高洁之意,成语“鹤立鸡群”便表达了这个意思;其次“鹤”能表达一种潇洒自然从容,成语“闲云野鹤”就蕴含着这种淡泊;再次,“鹤”是道家的形象代言人,“骑鹤上扬州”,古代得到之士总是骑鹤遨游,“鹤”代表了旷达超然的处世观念……总结这几点,就很容易明白苏轼在文章中写入这只“孤鹤”的深意:虽孤独,但傲岸高洁,面对逆境仍希望自己能超然一些旷达一些!在反复咀嚼中,学生深入领会了这只“孤鹤”的深意。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