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云南利用外资能力和引进重大项目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云南利用外资能力和引进重大项目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紧扣云南省委省政府近年的重大举措,将投资环境的改造与提高外资利用能力结合,分析环境因素对投资成本的影响;根据环境、体制与政策(ESP)研究方法,展开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础背景关系;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投资者和引进技术投入者进行典型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投资者和重大项目引进者对云南投资环境的针对性要求;根据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对周边国家与国内相关省(区)的投资环境的比较和评估,找出影响云南投资竞争力因素;比较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改进投资环境的举措与政策,吸收其可借鉴之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改造云南投资环境、加快国内外投资项目进入,推动云南的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项目引进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投资环境 利用外资 重大项目 对策

一、云南投资环境的基本评价

1、基于横向比较的云南投资环境评价

与西南地区(本文特指重庆、四川、广西、云南和贵州)5省区的其他省区对比,云南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方面仅高于贵州;云南处于中国公路网、铁路网的末梢,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从综合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两方面来看,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云南均处于西南5省区末位;从体制方面看,云南经济的非国有化程度最低,市场化程度在西南地区仅略高于贵州;与四川、广西等省区相比,云南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低;但在针对重大项目的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的力度上,云南走在西南地区前列;云南参与的各项区域、次区域合作较多;由于云南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在吸引周边国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在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明显不如重庆、四川和广西,云南在吸引外资能力方面比贵州强,在对内资的吸引力方面比贵州略强。

与周边国家对比来看,印度、泰国等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硬、软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且都具有国际型人才优势,但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与云南还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而越南、缅甸、老挝等国与云南接壤,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结构、产业发展等方面与云南都较为相似,在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来源结构也与云南雷同,因此,在吸引外资方面与云南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也制定了一些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但由于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且存在诸多制约吸引外资的因素,影响了潜在的外来投资者的信心。老挝地处内陆,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优惠政策”透明度不高,抑制了外资进入的积极性。越南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海岸线长,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迅速,越南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制定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使得越南已成为外资关注的焦点,这已对云南扩大吸引外资规模形成现实的挑战。从吸引内资的角度看,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云南吸引东中部地区资金进入以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

2、不同投资主体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本评价

为了了解不同投资主体对云南投资环境的评价,课题组于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分别组织了由在滇浙商、在滇高新技术企业和在滇外资企业对云南投资环境评价的问卷调查,结论如下。

(1)在滇浙商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本评价。在滇浙商对云南投资环境评价较高,对云南经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滇浙商普遍认为云南的投资环境好,并且相信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前景乐观,对投资环境的改善有信心。大多数在滇浙商认为基础设施、融资环境、人力资源是制约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

基础设施上,云南的航空运输不错,但其他的基础设施仅处于一般水平;在人力资源中,本地的人才基本满足企业需要但缺乏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等人员。因此,当前改善云南省投资经营环境应从三方面着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引导企业寻找融资渠道;大力培养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在滇浙商普遍认为云南省的体制环境存在问题较多。在市场环境中,假冒伪劣商品多、居民消费水平低、同行业恶性竞争等严重;投资的配套环境跟不上,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法制环境存在着办案程序多、不规范、不公开,法院判决或者仲裁的结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等问题。因此,今后我们应该积极健全云南省的体制环境,加强市场环境管理,推进融资体系,强化为企业经营服务意识,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为核心的配套环境,同时促使办案程序公开化,透明化,加强执法队伍的坚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在投资环境诸多因素中,大多数滇浙商认为政府工作效率和能力的改善是关键环节。在滇浙商普遍认为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特别多,办事的程序过多,多头检查、频繁检查,业务技能差等,其中工商、税务、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的问题最多;同时云南省优惠的招商吸引政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吸收滇浙商投资的主要因素,但在招商中,优惠的力度不够、招商与服务脱节、政策的兑现等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积极加强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和能力,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改善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让招商与服务并进,积极兑现招商引资的政策。

在滇浙商普遍对云南的生活居住环境基本满意。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发展中,我们须利用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活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云南。

(2)在滇高新技术企业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本评价。在滇高新技术企业对云南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较高,对云南改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环境的前景乐观。

对在滇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3.2%的被访者认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资环境非常好,35.3%认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环境好,50%觉得一般。有16.2%的被访企业对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环境的前景非常有信心,58.8%的被访企业表示有信心,没有被访企业表示非常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是融资政策、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本地科技水平和科技环境差。云南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来看,技术含量不高,规模较小,大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加上当前云南企业融资环境差、风险投资等发展不足,使得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被访者中认为高科技人才缺乏是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有42.9%,41.4%的被访者认为,本地科技水平和科技环境差、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是制约因素。

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对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情况不太满意。对于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有43.5%的被访者评价一般,7.2%认为不到位,1.4%认为非常不到位。对于融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49.3%的被访者评价一般,27.5%觉得不到位,而认为非常不到位的占1.4%。很多被访者还着重提出了将“一站式”服务真正落实到位,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等问题。

最受高新技术企业欢迎的投资环境改进措施有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和融资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和提高办事效率等。在云南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环境诸因素中,高新技术企业较为满意的因素是《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云南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是缺乏一支素质过硬的转化队伍、应用研究没有跟上以及缺乏良好的工业基础。很多企业还对解决人才落户问题、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卫生条件、整治城中村等问题非常关注。

(3)在滇外资企业对云南投资环境的基本评价。在滇外商对云南综合引资环境评价不高;但对云南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地方政府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办事效率低下、政出多门等。外资企业被访者普遍认为云南政府部门还存在思想不解放、观念保守等问题。在滇外资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被调查外资企业普遍认为金融工具单一、工作效率低下是当前银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外资企业对云南治理“三乱”行动较为满意。通过调查显示,当前云南法制环境中的三大突出问题是处理案件效率、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执法的公开性。外资企业认为云南高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社交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认为当前云南基础设施方面亟待改善的方面是道路交通和网络服务。外商对在云南生活的基本条件整体评价较好,但对医疗条件的满意度较低。

二、云南在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云南在引进外部资金、技术等要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吸引外部资金总量偏小。据统计,1985-2006年云南省实际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仅为19.44亿美元,在西南地区仅高于贵州省;2002-2006年云南省共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为924.72亿元,仅占四川的1/3;1998-2005年云南省通过技术市场引进技术签订合同金额平均每年仅为24.16亿元。吸引的项目平均规模小,吸引的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大大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和四川、广西等省区。外来投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同时,外来投资投向的领域高度集中,电力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是云南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在引进外部技术尤其是国外技术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引进省外资金的到位率低,且来源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以浙江、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实行外来投资促进政策和外来投资产业引导政策对外来投资的促进作用有限。

三、制约云南投资环境改善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投资环境也取得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云南省现有产业结构与外商投资者偏好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云南省产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的比较优势上,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企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R&D经费投入过低,投资结构失调;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之吸引投资的产业环境差,产业配套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产业的集聚和特色产业链的迅速形成。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产业分工地位较低,整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切实转入依靠高新技术的轨道。

2、城镇体系不够完善

全省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大、中等城镇数量较少,城镇体系不够完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足。云南省城市交通方式单一,立体化交通体系尚未形成,城际交通网络不够完善,省会城市―昆明交通设施一体化、网络化格局尚未形成,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极大影响了人流、物流和企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仍然存在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铁路网不发达,城际列车开通班次少,限于地形原因,速度提高潜力有限等问题。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人流和物流效率。口岸设施差,造成企业通关成本高。

3、高层次人才的紧缺及分布不均

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高层次人才比例仍较低、总体数量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教育、卫生系统集中了70%的高层次人才,而昆明、玉溪、曲靖就集中了50%的高层次人才。人才观念滞后,很多在沿海发达省份行之有效的做法,但在云南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4、经济发展水平低

发展速度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地区差距较大,本地市场容量有限,区域“空间格局不经济”表现明显,次级市场开发成本高,不能有效吸引本地市场开拓型企业进入云南投资。非公经济普遍素质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竞争能力弱。市场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与西部省份四川相比,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5、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低下

政府管理体制不顺,行政审批事项仍然偏多,还存在多头审批现象,审批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克服官本位和优越感,还存在作风,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优惠政策对外部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云南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配套体系,在优惠政策上与其他省区相比不存在太大的劣势,差距在于政策的执行不到位。

6、国企改革不彻底

还有许多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虽然实行过企业化改革,但仍未与政府脱离,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不能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竞争力不强。国有企业经营人员观念意识落后,企业制度陈旧,一部分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不善。

四、进一步改善云南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和经营公用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存量和运营效率。

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中心城市,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合理建设工业园区,切实理顺管理体制,赋予相应职权,完善配套区内基础设施,壮大园区经济规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云南靠近东南亚、南亚的独特的区位条件,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产业经济合作试验区。

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云南―泰北、云南―老北、滇越五省市等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加快推进与毗邻国家“通路、通商、通电、通关”,加快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建设。以滇沪、滇浙合作为基础,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西南六省区市等国内区域合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跨省区合作。

2、实施产业链招商

产业链招商是以围绕构成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和配套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招商方式。即在分析产业链之后,找出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相关的目标企业的战略及动向进行分析并判断其是否适合该产业该地区的发展方向,从中筛选出招商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招商,从而填补完善该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完整或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使资源能够合理有效配置,并得到充分的利用。

3、建立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开发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聚集,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申报应用开发类科研项目,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推广。加强校(院、所)企合作力度,支持企业定向购买、吸收、消化国内外科技成果,使其在云南实现产业化。鼓励外来投资商进行科研创新投资。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

4、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引进力度

制定鼓励人才开发和引进的政策;放宽人才落户的政策限定;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中高级职业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引进沿海发达城市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

5、优化法治环境

法治先行,依法开放建设,重视法治环境的优化。强化依法办事,规范各类执法队伍的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纪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切实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6、鼓励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完善,改善投资环境

对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给予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保证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为投资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7、加快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云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很难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云南应本着精诚、高效、公正的原则,规范政务工作程序,优化政务服务质量,向投资者真正提供“一站式”服务。

8、制定更为切实有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鼓励更多东中部地区企业以云南为生产基地,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为重点行业进一步发展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建立诚信档案,向信誉好的投资者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

9、建立投资环境监督机制和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加大对投资环境的监督力度。组建投资环境督查组,对全省投资环境进行监督。在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专栏,对破坏投资环境的典型事件坚决予以曝光。聘请中外投资者为环境监督员,及时听取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并限时予以解决。建立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专业单位定期对投资环境进行跟踪评价。

(注:本文得到云南省课题厅软科学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