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本教研作为国家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教改的深入而日显突出。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要求,推动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通过加强校本教研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机制,开展了系列特色的校本活动,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学校品牌的提升。

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让"百家讲坛"成为教师成长的"学习坊"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校凭借"百家讲坛"这一深有特色又富有实效的学习平台,开展了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受益面。"百家讲坛"活动形式相对固定,内容涉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介绍,或就某一个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参考各类教学杂志后自己的综合思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与大师和教育专家对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拓展教育教学思维。语文组围绕"有效教学"主题开展了《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等讲座,数学组推出《问题解决》等系列讲座,各学科老师都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例子,讲得有声有色,博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目前,我校的"百家讲坛"成了一片水草丰腴的原野,教师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氧气,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花朵。在发展同行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成为教育的学习者、思考者和促进者。

二、以校本教研为基地,让"校开放课"成为教师成长的"实践园"

开放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我校每学期都坚持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每次大课不仅有一定的主题,还有不同的形式:①"精品课":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导示范作用,每学期至少提供一堂观摩课,供组内成员学习。②"争鸣课":同年级教师选择同一教材上课,同堂异构,比较讨论,取长补短。这是继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以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唤醒教师自我培训、自我发展意识和自觉性的校本培训的一个特色举措。2011年,我校继续把"同堂异构"校本研讨作为教研的主渠道,通过开展"同堂异构",给全体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模式、学习的范本,促进了教师在课堂中优势互补,相互启发,智慧共享,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益及公开课研讨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构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③"常态课":组内临时指定一教师上课(提前一天通知),或者学校行政随堂听课,针对其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组内积极进行讨论、诊断。开放课以其自身的特性,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好途径,也成为我校教师成长、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种好途径。

三、以校本教研为阵营,让"专家引领"成为教师成长的"导航灯"

专业引领,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全体老师的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坚持与高校合作,曾邀请省普教室王永老师、福师大余文森教授、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万建民院长、泉州师范学院的邓岳敏博士、苏明强教授来校多次作讲座。如:邓岳敏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科教学》讲座,苏明强教授的《新课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及案例评析》讲座等。市教科所的苏俊墉主任、卓和平、刘香芹等教研员以及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经常下校指导,形式包括课题实施、课堂教学指导、理论专题讲座、论文案例指导等。教研员针对我校老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对精彩的环节阐述了依据,对不足的地方说明了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引领每一位老师积极思考,让全体老师受益匪浅。专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具体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华彩,澄清了教师们以往许多模糊的概念,走出课题教研的误区,起到了传经、授教、解惑的作用,让每一位教师找准了今后教学教研的方向和模式,推进了我校教科研工作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更上一层楼。

四、以校本教研为基点,让"校际交流"成为教师成长的"方向标"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开展校际交流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与江南、浮桥新区学校建立支教联系,以教学为载体,大力开展与兄弟学校老师研讨交流活动,让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定期开展下乡送课活动,积极用教研活动传递了我校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同时,我校也与市直第二实小进行共建联系,经常应邀派教师到该校学习,观摩名师课堂等。教师返校后,及时汇报学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同课异构、学校管理经验交流等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从兄弟学校中学到了许多优秀老师宝贵的教学经验,并以他们为榜样,确定了自己课堂教学乃至成长的方向。如,我校邀请了市教科所小学教研员刘香芹老师和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李惠珍莅校就"有效教学"作专题讲座,兄弟校新隅小学、升文小学共175名老师聆听了讲座。通过校际交流,我校搭建了区域内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教育观念,自我完善,不断发展。

五、以关注过程为主线,让"专题研讨"成为教师"加速器"

自2010年,我校的主题教学思路更加明确,整合了"百家讲坛"、"校开放课"和"专家引领"活动,围绕市教科所提出的"有效教学年",大力倡导"高质量、轻负担",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快乐、发展。如,语文学科组根据教学目标分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专题开展活动,2011年,围绕构建"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模式作专题研讨,以此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扎实推进高效课堂、特色课堂。我校正是以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为主线,让专题研讨成为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通过学习、实践、研讨与反思,我校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本学科特点、发挥教师特长、促进学生发展的优质课生成。专题研讨给教师带来了学习和提高的契机,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师的"加速器",为新课程的实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