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本期话题:学校冒用学生助学贷款为哪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期话题:学校冒用学生助学贷款为哪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2月底以来,孔长征就为母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冒用个人信息申办助学贷款而烦心。学校还款逾期,导致他的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不良记录,办不了房贷。调查发现,在河南机电高专,被学校冒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被学校冒用身份信息办理住房贷款的教师也非常多。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学生莫名背上助学贷款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孔长征,先后三次在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申请信用卡都遭拒绝。2013年2月,他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看了个人的征信报告才发现,自己名下竟然有一笔5500元的助学贷款,虽然这笔贷款已经还上了,但是逾期3个月,这给他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了不良影响。

孔长征说:“2003年至2006年,我就读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期间根本没有申请过助学贷款,也没有拿到钱。而央行的个人信用报告里显示我有助学贷款,已经有人还了,但是过了还款期限,由此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他表示,“当时我们学校在修新校区,我怀疑是学校以我的名义从银行贷的款。”

400多名师生被冒名申办助学贷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机电高专并非仅冒用孔长征一人的个人信息申办助学贷款,学校原任教师赵怀瑞也自称是受害者。“3个多月前,我就发现学校冒用我的名义违规申办房贷,学校虽承认以我名义申请住房贷款的事实,但拒绝采取补救措施,也不承担由此给我造成的10多万元损失,百般无奈下,我已将学校告到法院。”

《中国青年报》对此调查发现,在河南机电高专,被学校冒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有400多人,被学校冒用身份信息办理住房贷款的教师也非常多。《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国开行总行助学贷款方面工作人员提供孔长征两名同学的学校和姓名后,该工作人员查询后证实,两人名下都有一笔2005年4月26日发放的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5500元。

河南机电高专一位负责人说,针对学生被贷款一事,该校召集有关部门调查核实,2005年该校首次为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由于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了解不够,经学校研究决定,暂时借用学生助学贷款资金用于弥补新校区建设资金的短缺,以保障建设资金链不断裂,涉及400余名学生200多万元。后来,学校也认识到这种做法不妥,遂于第二年还清了贷款,同时作出决定,今后学校资金无论如何困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学生助学贷款。2006年以后,学校再未借用学生助学贷款名义使用过资金。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以前从未遇到类似问题,在现行制度内,并没有条款明确该如何避免、处理,但如果学校未经学生同意,就擅自以学生名义申请助学贷款,那就是明显违规。“我们将在调查结果出来,领导研究后,处理相关责任方。”

惩戒套取助学贷款,还需刮骨疗伤

国家规定,学生在学校期间产生的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即学生在上学期间的助学贷款是零利率。那么,学校冒用学生的身份信息申请助学贷款,并且在学生毕业前神不知鬼不觉地还清贷款。这不是套取国家财政资金吗?零利率的助学贷款是一块人人眼馋的唐僧肉,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监督机制与惩戒机制。对于已经谋求利益的学校,该启动详细的审核机制刮骨疗伤了。

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中心研究员、北京亿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永杰认为,河南机电高专数百学生、教职工被贷款的事情,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和居民住房贷款的流程存在巨大漏洞,容易被学校利用骗取贷款,另一方面,该校为了获取资金竟不惜以身试法骗取贷款的行为,也反映了一些学校新校区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严峻现实。随着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大城市的逐步联网,类似“被贷款”的案例可能会更多地浮出水面,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措施,堵住学校冒用师生名义申办各类贷款的漏洞,加大处罚力度,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