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贫穷不是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贫穷不是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山西省9月11日举行的“圆梦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上,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向受助学生强调,如不给捐赠方回信,资助金将被追回。对此,受助学生均表示接受。一名学生表示,让捐助人了解自己的情况,是“感恩的行为”。

在此之前,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因对资助者“忘恩负义”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引起社会各界一片争议。

我觉得,作为慈善资助和贫困受助,本来都是很私人的事,可如今的资助仪式似乎都要弄得像游街示众般热闹,捐款千元(当然爱心捐助不在多少)也要叫来电视台。报社记者报道,而受助者则像“罪人”般站在高台上亮相,就差在他们胸前绣个霍桑笔下的“A”字了。那种受人恩泽。任人“教诲”的感受,只有受助者自己体会得到。

慈乃爱,出乎于心;善乃惜,出乎于情。孟子老先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仁爱和谐道德观,而墨子老先生则倡导“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没有听说过受人以鱼,必当月月叩安之:更没听说过在“粥局”喝碗饭,必须做思想汇报的。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自来是建立在博大“仁爱”和人道主义精神之上的,怎么现在就变了呢?

受助而感恩,是应当弘扬的美德。但是,感恩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逼是逼不来的,何必非要隔三差五地打一通电话,或虚情假意地写些八竿子打不着边际的车轱辘之语,诸如: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我们的文化体系自古具有表白的职责,注重的不是行动而是言辞,需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表象。重要的是,贫困不是罪,“施与受”二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如果仅仅因为受助学生没有写信打电话就停止资助,我们只能无奈地说,这样的富贵不是德,这样的慈善不是恩。

乐于助人的人原本应是快乐和幸福的,快乐不是因为他付出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正所谓无怨便是德。而我们有些行善者却硬要将其与得失联系起来,把自己变成个高高在上的施舍者,其心怎能快乐。相反,那些受助者本来就倍感自己在咀嚼“嗟来之食”,其心理压力使他们犹如芒刺在背,似有亿万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其心怎能幸福?这样的慈善之心、感恩之心不就变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