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90后以丑为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90后以丑为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今天的90后一代来说,什么才是美?最有代表性的潮流和趋势是什么?

只要稍加留意当下90后年轻人群中的时尚现象,就不难发现,在这些新新人类的字典中,逐渐取代“美”的,是潮、萌、型等几乎无法给出明确定义的字眼。那么,什么才是足以让90后将自己与之前的世代相区别的“审美景观”?

在颓废中微笑

进入沈阳某大学大三女生徐佳梦的QQ空间,你立即会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两个白净瘦弱的男孩女孩,正沿着铁轨走向夕阳,图片上有一句话:“爱上你是一种美丽的罪”。在许多90后的QQ空间里都不难看到类似的有颓废感的图片和文字。昏黄的色调、颓靡的环境、忧伤的表情……是许多90后喜欢的“调调”。而这也构成了“非主流”的审美基调之一。

许多90后会被美好事物脆弱易逝的一面吸引,比如烟火的转瞬即逝,比如樱花的短促繁华。心理学专家认为,在许多90后缺少人生目标、不知人生意义为何的情况下,这种脆弱感带来的是关于“年华易逝,青春已去”的心理共振,从而产生伤感、颓废的情绪,增强了审美对象的感染力。这种“悲剧美”被许多90后认为是真正有深度、特别的美,也成为90后所谓“非主流”审美的主要内容。

在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响下,美是残破,而不是完整;是阴暗,而不是明亮;是悲观,而不是乐观;是怀旧,而不是崭新;是瘦弱,而不是健壮……因此,有极端式“悲剧美”的文艺作品,在90后中非常有市场。无论是安妮宝贝看破红尘式的颓废,还是郭敬明喧嚣物欲下的忧伤,都体现出90后审美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与倡导阳光、健康、乐观的主流审美观成对立面的悲剧美,作为“花样美男”那种90后“主流审美观”的一面镜子而存在,这是“非主流”审美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

推而广之,无论是青春小说、电影,还是电脑游戏,都更愿意以悲剧作为卖点,而非大团圆式的童话,形成“遍览青春世界,一片明媚忧伤”的流行文化景观。

在这种审美心理的驱动下,90后很容易被一些极端的、反常的事物所吸引。于是,打耳洞、穿唇环、刺文身等看似有“自虐”倾向的行为,被许多90后认为很酷、很有“范儿”。甚至在一些地区的校园里,出现了拿安全套当作耳环、手机链等饰品的现象。此类现象引起了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关注和担忧。人们惊愕于这种离奇乖张的做法,不禁问道:90后的审美到底怎么了?

专家认为,这种审美偏好,既反映出我国在快速转型为消费社会的过程中,青少年出现的迷茫、失落、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心理特点,也是在受到日韩、欧美流行文化的持续影响后,集中反映出了一些普遍存在于西方社会中的问题,比如,在传统坍塌后,新的精神家园又在哪?

之前有论者认为,90后对高雅文化产生了“抗体”,却对恶俗的、浮躁肤浅的东西趋之若鹜,并认为,这是因为家庭、学校与社会,在传统文化与美德教育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大众媒体,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宣扬与鞭挞缺乏正确的尺度。

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更多地是因为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对青少年审美的引导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少真正符合90后需要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各种文艺作品往往说教意味浓厚,缺乏时代感和创意,无法得到90后的认可。

《人民日报》曾专门撰文称,与德、智、体相比,美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分量最轻,地位最弱,几乎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在城市里,美育几乎成了升学考试的敲门砖;而在农村,美育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农村学生甚至连《国歌》都不会唱。

专家认为,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许多人认为艺术教育仅属于专业教育,导致美育教育处于缺乏、缺失和缺位的状态,使得社会对审美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的90后缺少正面影响和引导,从而将90后的审美问题完全交给了良莠不齐的世俗社会和大众传媒,导致90后审美观的复杂现状。

阔步走向中性

在尖叫声中,King走下舞台,额头上都是汗水。她的利落短发用发蜡抓出了纹理,浓浓的眉毛更是给她添了几分英气。刚满18岁的她,和同学搞了一个校园乐队,她是主唱,她的嗓音和扮相都偏向男生,这点虽然让多数男同学觉得不好接受,却受到女生的热烈欢迎,在去年的校园歌手大赛中夺得亚军,一时成为校园话题。“男生都很少有这么帅的!”低她一届的女生刘思丽在看了他们的演出后说,“让人想起舂哥!”她所说的“春哥”,也就是李宇春,2006年的“超女”选秀冠军,如今身价过亿的中国流行乐坛天后级人物。因为看起来有点像男生,她被网友们戏称为“舂哥”。

李宇春、尚雯婕、曾轶可,这些一直处于舆论争议中心的90后偶像人物,都被媒体认为有鲜明的中性倾向。中性,是当下90后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颠覆传统审美观的一个经典现象。曾有媒体将“中性风”的流行归结为一种当下社会审美“怪象”,认为只是“浮云”;也有人预言,“中性”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的流行文化主流。

自2005年以来,借助选秀节目等平台,娱乐圈不断打造推出“中性偶像”。自出现以来,他们便在争议中前行。还记得2006年两会期间,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明伦批评当时的流行文化现象,认为我们的青少年正在由“审美”转向“逐臭”,审美观由“蝴蝶化”转为“苍蝇化”。这番措词激烈的评价虽然惹来不少争议,但的确反映出主流精英们的焦虑和疑惑。

如今,整整七年过去了,当时被视为另类偶像的草根超女们,已然成长为流行乐坛的当红明星,她们所确立的“中性美”标杆,也延续至今,不仅改写了娱乐圈的生态,更是成为许多90后标榜自我个性的“审美符号”。

随着以电视媒体、时尚杂志为主要媒介的大众文化对性别差异的模糊化导向,“中性美”光明正大地走到台前。过去,假小子、娘娘腔,都是一种带有歧视意味的标签,处于被主流人群排斥的尴尬位置。如今,在“中性美”这一潮流的影响下,有中性特征的90后少男少女们,终于可以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挺胸抬头地走在大街上,他们知道这样的自己会收获许多欣赏的目光,而且,来自偶像的精神支持让他们自信地过滤掉所有的闲言碎语。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6.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很多具有中性气质的人,其中,10.2%的人表示,自己就具有中性气质,另外,33.4%的人表示能接受“中性风”。调查中,不少受访者对此现象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其中,36.3%的人觉得“中性化人群兼具男女性格中的优点”;31.4%的人认为“中性化的出现使得服饰、娱乐等文化领域得到繁荣”;还有27.2%的人认为“女性的中性化倾向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推动女性解放”。

“中性美”的流行,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宽容度在提高,时代在进步,另一方面,也对90后青少年的性别观念构成影响和冲击。此前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的中学校园里,很容易就看到学生模仿明星的中性打扮;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子女的言谈举止看起来像异性,这让他们很不安。教育专家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性别角色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性别差异,适应正确的性别角色,从而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

其实,虽然90后的审美观趋于多元化,但在涉及“大是大非”问题上,90后们还是有着毫不含糊的审美眼光和水准。

比如在近期的影视领域,一面是新版《红楼梦》、新版《西游记》等翻拍电视剧受到90后观众的猛烈抨击,一面则是《失恋33天》《北京爱情故事》等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疯狂走红。影视研究专家时统宇说:“不要低估80后、90后这一代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基本判断,不要低估他们对于做人的基本判断,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他们分得出来。导演们的这些低估其实也是一种忽悠,其目的无非也就是钱,是收视率、票房等,你拼命想迎合年轻人,但是你把年轻人想得太低了。”

有人认为,伴随着美剧、韩剧、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90后,在审美上会比70后、80后更加挑剔,更难以取悦。因此,如何满足这些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如何与舶来的流行文化争夺这一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人群,是每一个致力于振兴我国文化产业的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