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散文阅读之灵活性和趣味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散文阅读之灵活性和趣味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法指津】

中国古代散文之所以魅力无穷,就在于一“浓”一“深”:“浓”是反映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是体现深厚的情趣和理趣。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代散文的灵活性趣味性

古代散文的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散文体裁多样。古代散文体裁有骈文、表、传、赠序、杂记等样式。一般可按照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说理或传情的不同需要,来任意选择体裁。

2.表现手法灵活。前人有“对偶”“借影”“写照”“虚托”“巧避”等说法,在同一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例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综合运用了典故、比喻、拟人、对偶等艺术表现手法,使全文充满了乐趣,读之能体会到作者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之情。

古代散文的趣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内容丰富有趣。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叙事类散文、抒情类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人物传记类散文、山水游记类散文五种。散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说理或抒情,但我国古代散文很少有单纯说理或表达情感的,或是借一事一人来说明道理,讽喻时弊;或是借一景一物来抒感。例如苏轼的《游沙湖》,全文明快地记叙了作者与聋大夫日常的交往,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行文无拘无束,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2.艺术形象生动。古代散文中描写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类,而不论是哪种形象都具有生动而丰满的特征。例如《项羽之死》中的项羽具有坚毅中带有柔情,勇猛中又有自负的性格特征;《过小孤山大孤山》中的二山具有峭拔秀丽,江水清浊分明的特点。

那么,如何欣赏古代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呢?

1.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类散文,没有说教,它们往往直接记录或描写实际生活,较好地保持了生活的原汁原味。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自己带到文章中去,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悟文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例如《项脊轩志》通过记叙项脊轩这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动情地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很多对平凡的日常琐事的回忆,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2.感受其中的情趣或理趣。这类散文生动活泼,既有生活之情趣,又不乏理趣。产生在唐宋以前的作品,多简练古朴,却情味醇厚;唐宋以后之作,更接近社会中下层和世俗生活,以日常琐事入文而更添情趣。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风格。

3.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这类散文在语言的章法字句方面不受什么限制,用笔灵活,叙述描写生活过程及其面貌更为灵活细致,在表现生活气息、特征方面,便于发挥其优长。行文自由畅快,意到笔随,求真求切,自赏自适,在与题材相适应的平易自然的描写中,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苦斋记》通篇紧扣一个“苦”字,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情怀,文章写得洒脱而收放自如,很有法度。

很多同学对于古文的印象是深奥难懂,艰涩乏味,殊不知古代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赋予它独特的魅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我们对它产生兴趣以后,才会去用心研读,仔细品味,这样,应对考试自然不在话下。

【阅读训练】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选自《古文观止》)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在……的时候)

B.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以……为戒)

C.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死去)

D.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放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黑体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B.非法术之所能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D.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一项是( )

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②变封建而为郡县③王莽卒移汉祚④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⑤大建庶孽而为诸侯⑥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的道理。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译文:

(2)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