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在整个文言文的学习(阅读理解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今天在此给大家讲这个专题是必要的。我相信这个讲座,会对诸君有所裨益。

学习文言实词首先要结合教材多读多记,培养语感。成为难点的,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文言实词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但我们会发现这些陌生的词常常有我们熟识的意义;

第二,常用的词在文中表现出特殊的意义,即临时意义;

第三,词句中的深层含义及某种修辞产生的特殊意义,不易辨析。

而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题干中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来干扰你对有些重点实词词义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能力――推断词义的能力。下面我简单讲讲实词词义的推断的八种方法。

一、因文定义法(结合语境法)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思考文言实词的词义,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也是文言文翻译的通则。所以,结合具体语境,推断实词的意义,这是一种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具体来讲,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大方面。

1、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这个实词所在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可根据这个词语和其他词语的并列关系、因果关系、修饰关系等,联系其他词来解释这个实词。如对“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中“应”的解释,“应”的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所以“应”可释为“随着、和着”之义。

又如对“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中的“应”字的解释,“应”和“对”连用,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对答、回答”之意思,所以“应”为“应答”。

再如2004年“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句,将“资”释为“积蓄”,错,应释为“资助、供给”。

2、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借助句子所处的语境来推断这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1题C项“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写曹彰率军征北胡事)的“及”字,题中解释为“达到”,联系上下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大破之”可知,此处的“及”应为“追赶”。

及(ji)

(1)赶上,追上,例:故不能推车而及。

(2)到,至。例:自古及今,来尝闻也。

[引]涉及,牵扯。例:邪行不及于已。

(3)趁着。例: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如,比得上。例:不及汪伦送我情。

(5)和、与。例:汝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再如2004年春季北京、安徽卷第11题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释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

又如“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中的“逸”;

又如“逸马毙犬于道”中的“逸”。

2006年词语: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答案:A 应释为:躲藏(本义)。

逸(yi )

(1)逃跑。例:随侯逸。

[又] 马脱缰奔跑。例:马逸而不能止。

(2)隐逸。

(3)释放。例:乃逸楚囚。

(4)安闲,安逸。例:以逸击劳。

(5)放纵,放荡。例: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

(6)通“佚”,亡失,散失。例:壁坏文逸。

(7)通“轶”, 超越。例:亮少有逸群之才。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皆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我们在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已储存信息,灵活迁移。

如2003年高考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遇”释为“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对待(不如因而厚遇之)等,根据以上联想迁移,再结合语境,此处“遇”必当“对待”解,而非“优待。”

再如2004年高考全国2卷第11题A项“岁凶,汝旁诸县多盗”释“凶”为“不吉利”(写桑怿的材料)。它的解释不对,我们通过课文“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来判断,“凶,荒年。”因此“岁凶”之“凶”应为“收成不好”,即“荒年”义,故A项解释错。

2003年北京卷11题C项“博闻强识,识:见识。”(《屈原列传》“博闻强识,明于治乱。”识,记。)所以C错。

再如2004年全国丁卷11题的A项“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辍:停止。”《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辍:停止。”据此判断A项的解释正确。

又如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贵幸用事”解释为“凭感情做事”,错。在《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太后新用事”句,“用事:专指掌权。”

再如1998年18题B项“得全首领以没”中把“全首领”解释为“保持高位”,乍看似也讲得通。但我们回忆《五人墓碑记》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中“首领”的解释“指头颅和脖子,合起来就是指头颅。”“保”即“保全”,与试题中的“全”完全一样,因此可判断,“全首领”就是“保全头颅”“保全性命”之义,B项错。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如2003年春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当“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奔”应是“逃亡”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奔去”显然不同。

再如2004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解释为“投奔”呢?据上文“敌见(王罴),惊退。遂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投鞭断河”可知此处“投”应作“扔掉,舍弃”解。

三、语法推断法

即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实词的词义。任何一个实词它总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如搭配关系,修饰关系,呼应关系等。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

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闲”解释为“空闲”,是否正确?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显然错误。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解释为“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为佐证。“闲”也可解为“娴”。

再如“幸”的释义:

A、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诌于后;

B、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chou);

C、一肤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始皇帝幸骊山宫。

分析:A句中“幸”被否定副词“不”修饰,结合语境可以推断“幸”为“幸运”之义;B中的“留”为谓语,而“幸”修饰了“留”,故可以推断B中的“幸”为“幸亏,侥幸”之义;C句中“望幸”是动宾结构,且语境含义是“宫妃希望得到的东西”,由此可以断定“幸”当“宠幸”讲;D句中的“幸”是谓语,由此可以推断出“幸”是动词,当“巡幸,驾临”讲。

再如“晋军函陵,秦军南”“函陵、南”是地名,“晋、秦”分别是主语,“军”处于两句谓语的位置上,因此“军”为名词动用,当“驻军”讲。

2008年词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答案:C 应释为“竟然”。

四、对应互释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更讲究文字的工整、对称,这是古文的又一显著特点。那么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来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如“故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对“小流”,而且都是“不积”,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又如“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虞”对“诈”,可以推断“虞”即“欺骗”之义。

再如“爵执圭(gui,古代帝王诸侯举行仪式所用的玉器),禄万担,金千镒(yi,计量单位),爵:爵位”(2005诊断试题11题D项)。

另外,在文言文中,互文也很常见。互文多为近义、反义字或词,联系互文也可帮助理解词义。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殚”义可由熟悉的实词“竭”义推知。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的“去”与现代汉语中“去”的异同,在该句中“郑、许”都是地名,都充当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去”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反。

如2001年全国高考第11题D项 “齐人追亡逐北。” “北:败逃者。” “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五、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有的现象。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那么,在一个句子中若遇上讲不通的“障碍字”,不妨以同音或近音字替换,再联系上下文如果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词的通假。如课文中“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取”,若解释为“争取”“夺取”等义,则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而得分点即在“知”上。如果把“知”翻译为其他意思,这就与语境不合了。实质上,“知”在此和“能”是相对的,即“知”通“智”,指有智慧,而“能”指有才能。全句应译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按一般意义则不通,而代入“促”,即“催促”,意思马上明白,因此“趣”通“促”。

六、据形索义法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分析字形,可以探索字的本义,从而为索取语境义创造良好条件。

1、汉字中的形声字占大多数,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振长策而驭宇内”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者,本义多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的)马鞭”。

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玉”),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为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特粗略归纳形符意义如下:

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多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 斤、殳(shu)”者,词义多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犭、鸟、虫”者,多与动物有关;从“讠(言)、忄(心)、行”者,词义多与行为有关;从“禾”者,五谷;“纟”者,丝麻;“贝”者,金钱;“皿”者,器具;“隹者,”鸟雀;“尸”者,身体;“攴”者,敲击;“歹”者,死亡;“月”者,肉(身体);“页”者,首;“目”者,眼。

……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2、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

如:“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带”字,是象形字,上半部分像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说文》带,绅也),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

又如“刃”是指事字,刀上一点表明为锋,据此可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中的“刃”用其本义。

七、引申法

围绕本义逐步引申而推知词义的方法。

1、特殊向一般引申

如“左右欲引相如去”中“引”是会意字,右边的“|”表示弓弦拉到的程度和位置,“拉开弓”是其本义,由特指“拉弓”去掉“弓”,向一般引申开去,拉其他皆可以说成“引”。

2、具体向抽象引申

如“卓既杀琼、(bi),旋亦悔之”中的“旋”字,本义是指“旌旗随风飘转”。由“转”引申为“快”,由“快”引申为“时间短,不久”之义。这是由具体的“旗帜飘转”引申到抽象的“时间不长”之义。

2007年词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三十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答案:C应释为“帮助,弥补”。

3、因果引申

如“晦”,本义日月不明,所以代指月末。因其不明、晦暗,所以引申出“隐晦,隐藏”之义来。

4、联想引申

如“蒙”,从“草”,由草联想,可以引申为“覆盖”“蒙蔽”等义,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字元《小石潭记》)中“蒙”即为“覆盖”义。

八、组词法

古代汉语的句子多由单音节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句子则多由双音节词构成,在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近义合并,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而且,双音节词汇的积累是我们从小学到中学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以使用组词方法推断其意义。如“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句,“原”者,本也,因为有“原本”一词,推知其词义为“追究根源,探究本源”。

以上几种方法并不能解决一切文言实词问题,不能完全割裂,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问题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验证。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在平时就有意识地把这些方法结合课本进行训练,做到熟练掌握,高考竟技场上定能妙手得之。

此外,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高考中时有涉及,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方法亦可用于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