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称转换美文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称转换美文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文的时候都有一种困惑:写记叙文并不难,可为什么自己的文章读起来寡然无味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行文活泼,生动有趣呢?其实,在作文中适当地变换人称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记叙文中人称必不可少,运用得当,文章才会顺畅,表达才会清楚。在一篇记叙文中,同学们一般都是选择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这虽然便于叙述和描写,但是也让文章读起来感觉一成不变或是感情不够深刻感人。在记叙文中如果能够把人称代词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相机转换,那么,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怎样灵活转换人称呢?今天就结合我们课本中的文章和同学探讨几句人称转换方法。这几句口诀是:记物拟人再转换,写人名称要变通,称呼多点感情深,转换前后要呼应。

记物拟人再转换

同学们都读过很多童话,童话故事大量运用拟人手法,使没有生命的事物会说话,有了人的感情。其实拟人手法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童话故事里。在记叙文里我们也可以先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然后再巧妙转换人称,这样就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比如朱自清《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把春以及春天里的“小草”“果树”“鸟儿”都拟人化,然后在文章中不断变换人称,用到了“你”“我”“她”“它”等人称代词,而且还在这些人称代词与名词“桃树、杏树、梨树”“春天”之间相互转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让人读起来感觉到文风的活泼有趣。此外,朱自清的另一篇《绿》中也采用了拟人化后转换人称的表现手法,把那如梦似幻的绿光看作一个可爱的姑娘,先连用五个“她”,表达喜爱之情,然后突然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可爱的,我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那醉人的绿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记叙的事物拟人化后被巧妙地变换人称,毫无雕琢之痕却让文章生动活泼。

因此,同学们在写记物的文章时,不妨先把物拟人化,让自己和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对话,然后巧妙转换人称,试着在一篇文章中不仅仅只用一个人称代词而大胆地把“你”“我”“他”在文中转换使用,这样写出的文章肯定会别具一格。

写人名称要变通

记叙事物的文章拟人化后再转换人称代词,能使文章有生命感,而写人的文章转换人称会使文章语气能得以加重,情绪变化多端而有感染力。如果文章中始终只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记叙的话就没有语气的改变,没有感情的跌宕起伏,显得生硬呆板。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咱们可以把人名与人称交替变通使用。

例如我看到在一篇文章《我始终忘不了她》中,作者写自己与美丽、天真、快乐的同学圆圆成了好朋友。突然有一天,圆圆去北京念书了。文章结尾写道:“但我始终忘不了她。圆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逢!”这里,先用了“她”然后又深情地呼唤了名字“圆圆”,接着又把人称转换为“我们”,名字和代词转换使用,我们读起来就能感受到作者那不舍的情感。相反,如果只是用“圆圆”或“她”,文章的情感表白就不会这样诚挚动人了。《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里也有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可以去看看。

由此可见,在文章中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到文章要达到高潮的时候深情地使用人或物的名称并与代词及时变通转换,这样就能强烈宣泄情绪,表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从而使读者产生共鸣。

称呼多点感情深

其实,不管是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要想打动别人,就要让读者感到作者本人对文中的人或物是充满感情的。平时要好的朋友都不会直呼其名,会给好朋友起一个外号或昵称以示亲热,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对文中的人或物可以多点称呼,适时转换称呼,这样感情会显得意味深长。

比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日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

我们从这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文章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称呼“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这么多的称呼,其实都是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这样的人称变化实际上是作者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情感起初相对而言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逐渐地提升,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内心对“关东大地”的情感随着称呼的改变而被宣泄了出来,最后对土地以“你”相称,直接与土地对话,情感直接而真实。

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充满感情地给自己的描写对象多一点称呼,这样你的文章感情会深厚动人得多。

转换前后要呼应

这一句口诀就是要提醒同学们,不管是在写人还是写物的记叙文中,无论你怎样转换人称,都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因为人称转换而使文章指生混乱。

以人(或物)为写作对象的文章,在人称转换之前要直呼人名(或物名)。例如“但我始终忘不了她。圆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逢”。这里,如果没有对圆圆的直呼,突然把人称变换为“我们”,就会让读者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在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2001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作者在人称变换之前直呼“北大”。“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直呼其名也可以在人称变换之后。再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中,也有先改变人称为“你”再直呼“北大”的,如“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我们在人称转换前后都要先直接呼唤写作对象。转换前后的直呼,不仅可以使人称转换变化多端,最重要的是让文章内容清晰。

四句口诀学会了吗?人称转换能出美文,下次写记叙文的时候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