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通过激活文字,培养想象力;架设桥梁,激发想象力;放飞思绪,拓展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展开想象翅膀

关键词: 语言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激活文字,培养想象力。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而教育家叶圣陶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或印在纸面的文字,但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理解作品的意蕴呢?这就需要想象。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句子,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我请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想象文中的文字,透过文字想象出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在苍茫的暮色中,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瑟瑟立在枝头,一曲清溪上架着一座小木桥,不远处有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伸向远方,秋风中一匹瘦马驮着旅人悄然离去……当这悲凉、萧瑟的景物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深深体味到作者旅途的艰辛,以及孤独、寂寞、悲凉、哀愁的情怀。

又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激发想象力。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能力、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巴尔扎克《守财奴》中有描写葛朗台扑上女儿的定情物――镶着金板的梳妆匣,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女儿阻止的片断。那段对话中只有女儿的哀阻,妻子的求告,尤其是女儿受惊后的一声大叫,却为什么没有对话的另一方――葛朗台的只言片语的应答?学生初一看,似觉难解,这时我再设一问:葛朗台老头这时心里想的只是什么?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思考,终于明白了,原来,此刻的葛朗台老头一心只在梳妆匣的金板上,即便天塌地陷,他也无暇顾及,哪里还能听到女儿、妻子无力的哀求?当然不会与他们应答。他在干什么呢?也许在寻找匣上缝隙,也许缝隙找着了,你听,又是女儿一大声惊叫:葛朗台分明正要把刀子缝隙撬下金板。这里不答却胜答,葛朗台老头的贪婪、无情,活脱脱地画出来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学生由此悟出了小说对话描写中的“留白”艺术,更见识了巴尔扎克这位艺术大师的风范。

我讲授这篇课文时,将它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课前先布置学生读一读《读本》中关于“家”的作品,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了。苏雪林在《家》中说:“我们应当将自己的家的观念束之高阁,而同心合意地来抢救同胞大众的家要紧,这时代我们正用得着霍去病将军的那句壮语:‘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方令儒在《家》中说得更清楚:我“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会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读到《家》中这样的语言,我们再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容易得多,也就不是他乡美丽不美丽、可爱不可爱的问题了。同时文中的有些语言,如“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的”,这些含有感情哲理而又形象的语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放飞思绪,拓展想象力。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且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在教学韩愈《师说》一文时,于读、背、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评述本文观点。许多学生称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大家联系现实人生说道:“今天,一些人官做高了,就看不起普通老百姓,有了钱了,就不屑与穷人打交道,更不必说请教老百姓,拜他们为师了。结果,做事为人,尽出丑态,损公失己,贻笑贻患。这些人,真该听听韩愈的这番道理。”对文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观点,不少同学不赞成。他们说:“在韩愈看来,圣人一定高于普通人,这恐怕太绝对了。韩愈自己就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圣人不一定门门术业都精、都高,普通人中,精专一术一业者更不乏其人。说普通人远不及圣人,这不是自相矛盾而又极不合事实吗?拿今天的例子来说,安徽凤阳七户普通农民率先走出代表现代中国农民发展方向的第一步,这胆,这识,古代哪一位圣人敢与之相比呢?所以,韩愈的这个观点是偏见。”这些评述,敏锐而又有一番道理,尽管还不是十分严密,但这是经过了比较、思索而获得的认识,是学生自己思考联想的成果,显示着学生想象能力上的追求和提高。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则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总之,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叶老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没有想象就没有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尤其如此。只有想象,我们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品,才能与作者交流,与作品对话;只有想象,才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一览文本的无穷意趣;只有想象,才能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才能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孩子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天空,让孩子借想象的翅膀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