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就是我的教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就是我的教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老师,我可不可以和你结婚呀?”

“为什么这么问呢?”

“我不想跟你分开,妈妈说,只有结婚,两个人才能一直在一起。”

……

这是吴邵萍教过的一个小男孩在幼儿园大班毕业前夕说的一番话,稚嫩的言语折射出的是孩子对吴邵萍深深的爱和依恋。而每当谈到孩子,吴邵萍总是说:“我喜欢孩子。看到孩子纯净的眼睛,就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2010年,中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结果公布之后,吴邵萍收到了许多来自领导和同事的祝贺短信。“起初,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把自己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做完。”渐渐地,她意识到了这份荣誉的非凡意义,“在中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幼儿教师占有一席之地,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的体现。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一直坚守在幼教领域的教师们。”

吴邵萍认为,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中,学前教育最重要。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她就给自己的幼教生涯定下了“爱”的基调,要用自己的爱让身边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爱孩子,请蹲下来

“爱孩子,就是他哭的时候,你懂得安慰他;他遇到困难时,你乐于陪他一起面对;他难过时,你愿意抱一抱他。”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第一爱孩子,第二放手去做。”青年教师柏杨永远都记着自己上班第一天,吴园长对她说的这句话。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是吴邵萍对园内所有老师的第一个要求。吴邵萍对老师们说,唯有这样,孩子才会亲近你,喜欢你,粘着你。

每次与孩子对话,吴邵萍总是耐心地蹲下来,嘴角带着微笑;她从不会用手指指着孩子,永远都是“请”的姿态;与孩子相处时,态度永远是肯定和赞扬……诸如此类的细节,吴邵萍每时每刻都在身体力行着。

“挚爱、善诱、严谨、宽容”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教风,“挚爱”一直被吴邵萍当作办好幼儿园的第一要素。在她眼里,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因为爱孩子是幼儿教育的核心。

每当有人问吴邵萍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一是建立情感,二是了解孩子,三是愿意付出。幼儿教育首先是爱,爱就是我的教材。”“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必定是爱孩子的。”吴邵萍如是说。

“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再微小的细节,做老师的都不能忽略。”这是吴邵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拿教师的穿着来说,在园里,教师的头发要扎起来,这是为了让孩子能看到老师的脸;戒指和项链要拿掉,否则不小心会碰伤孩子;鞋子要穿平底的,上课时裙子也不能穿,这样方便带孩子做游戏。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注意的细节。小小的细节无不体现着吴邵萍对孩子们的爱。

在园里,大家都知道吴邵萍有四个习惯:

――听不得孩子的哭声。只要有孩子哭,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耐心地给孩子讲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一次,所有孩子都在教室外面做游戏,只有一个小班的男孩子坐在角落里哭闹着找妈妈,谁哄都不见效,吴邵萍见状赶紧上前,拉着孩子做游戏,谁知这孩子使尽全身力气挣脱吴邵萍,反而哭得更凶了。“那听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吴邵萍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孩子这才渐渐停止了哭泣。

――衣兜里总是揣着一摞纸巾,用她的话说,小孩子都爱流鼻涕,她走到哪就擦到哪。

――每天中午都要检查孩子的午睡情况。看看孩子们睡觉的时候衣服是不是穿得合适,有没有蹬被子……用幼儿园其他老师的话讲,吴邵萍不但课讲得棒,在护理方面也相当专业。她常和老师们说:“幼儿园不只是带孩子们玩,对孩子的护理也相当重要。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像妈妈一样爱惜孩子们。”

午休的时候,只要听见孩子哭,吴邵萍就会第一个冲进去,把孩子抱起来,轻言细语地哄睡着。在幼儿园,吴邵萍抱孩子的次数最多,再狡猾的孩子,在她怀里也会变得很乖。

――无论工作多忙,每天早上,总要和孩子们玩一玩。到了寒冷的冬天,孩子们怕冷不愿意锻炼,吴邵萍就跟着孩子们一起拍皮球、跳绳,像个贪玩的大孩子。每次出差回来,孩子们会一股脑地围在她身旁,兴奋地讲述着自己又发明了哪些玩法。

其实,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跟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吴邵萍的习惯也渐渐多了起来,帮孩子整理翻起的领子、袖口,掖好露出的衣角;孩子爱跑,吴邵萍就一个一个紧跟着追;孩子爱动,吴邵萍就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整理。除此之外,吴邵萍还总是到食堂了解情况,以确保孩子们饭菜的质量。

平日里,很多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向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吴邵萍一般都会详细回答,直到他们理解。成为园长后,她建立了家长沟通制度,及时反馈孩子在园内的情况,让家长从各方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园还有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幼儿教学,收集家长的意见反馈。吴邵萍还建议家长换位思考,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家长正确地解读孩子。

园里有一个叫京京的孩子总是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吴邵萍便给孩子的家长提了几条建议:“接小孩不要带零食;接到孩子后先别急着回家,在幼儿园里再陪孩子玩会;每天听孩子讲讲发生在幼儿园里有趣的故事。”这三招还真见效,现在孩子不仅不哭闹,还总是抢着第一个到幼儿园。

“记着蹲下来跟孩子交流,不要让孩子只看到大人们的腿。”当吴邵萍对这位家长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深有触动,瞬间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方向。

爱教师,要搭建更大的舞台

“有个好师傅对年轻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帮助新工作的老师迈好第一步,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

对待同事,吴邵萍处处流露着“爱”,不仅在生活上关爱,更在工作上悉心带动和指引。因为有了这份爱,便有了吴邵萍和园子里的老师们和谐快乐的相处。

园里年轻人多,作为园长,她如知心大姐般时时处处关心和爱护园里的老师,关心她们的生活,在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时,园里的青年女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那段时间,她总是夜幕中最后一个到家。

工作上,吴邵萍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她耐心地指导,从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她不仅认真观摩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与此同时还定期亲自上示范课,让全园教师观摩。

为了给老师提供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吴邵萍又特地从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作为幼儿园的常驻专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点评和指导。为了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教学要领,她还特意制定了“两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两位老教师带一名新老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邵萍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的摄影水平,更好地记录下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幼儿园组织了教师摄影比赛,并请专业人士进行点评;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歌舞表演技能,吴邵萍甚至联系了专门的歌舞团和艺术团来园汇演,让教师们亲自上阵学习。用吴邵萍的话来讲,“良好的文化氛围很重要。我们幼儿园所有的老教师都能把自己的全部经验传给年轻教师。同时不仅让老教师‘带徒弟’,教师之间还‘互相拜师’,让年轻教师得到一种存在感、归属感”。

在吴邵萍的感染下,园里的老师们也产生了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的热情。在“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下,年轻老师不仅快速积累了经验,也渐渐融入到创新教学的探索中。

在园外,吴邵萍每学期都会执教示范课,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吴邵萍,她都及时前往指导,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办学经验及教学科研成果。她甚至还远赴深圳、大连、杭州等地,为全国性的培训班讲课。

但是渐渐地,再有人邀请她时,她都婉言谢绝,“请我的老师们去吧,舞台应该更多地留给园里的年轻老师。”在吴邵萍的悉心栽培下,许多老师都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而“勇于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也成为了吴邵萍广受尊重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我们幼儿园现在的交流、开放活动都较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天就上调研课了。‘十一五’期间,我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现在我们也有了明确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年轻教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吴邵萍笑着说道,淡淡的笑容背后是无限的从容与肯定。

“吴老师是我的师傅”,1987年就进入幼儿园工作的王树芳老师说,“她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张弛有度,总是给予适时适当的点拨,巧妙地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是艺术特点园,这让自感音色不太好的王树芳颇为沮丧。吴邵萍便启发她:“你知不知道自己很有感染力?你的表演很强,很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殊不知,正是这一句话点燃了王树芳工作的热情。

现在的王树芳已经是南京市玄武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青年优秀教师。

“了不起!”王树芳这样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吴邵萍。

和王树芳一样,有这样一位园长做“师傅”,哪个老师能感到不幸福?

爱教育,需不断调整自己的高度

“不断学习,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幼儿教育,踏实钻研,才能把幼儿教育的全貌看得更清楚,干得更出色。”

1983年9月至今,幼教生涯28载,从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成长为全园上下敬重并喜爱的园长,从“南京市名教师”到“江苏省特级教师”再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吴邵萍的成长史,奋斗史,犹如一汩潺潺的泉流,沁人心脾,暖人肺腑;更似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品味良久仍意味深长。

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多元,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三代家庭增多,如今的幼教环境和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异。吴邵萍坦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而变,这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新课题。当然,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对于幼教事业来说,有两点是永远不会变的,一是对孩子的爱,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

好学、勤学一直是吴邵萍保持的习惯,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983年刚参加工作时,吴邵萍只有中师学历,继续上学,多读些书是她最大的愿望。得知市里要举行成人自考,吴邵萍第一个报了名。“我不是不想当幼师了,而是想当一个好幼师。多读点书,开阔眼界,丰富学识,从而让我在岗位上工作更科学,更高效。”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吴邵萍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上课、学习。就这样,从大专到本科,再到研究生课程班,她脚踏实地,始终如一。

为了全面提升幼教方法,她还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有一年暑假,吴邵萍借来了一本教育心理学大师皮亚杰研究儿童早教问题的专著,“薄薄的一册书,竟然怎么也读不懂。”于是她决定抄书,为了弄懂、吃透书里的内容,她边抄边读,还边在笔记本上标上各种注解、记号。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可怀有身孕的吴邵萍一坐就是一个假期。

多年来,吴邵萍收集整理的30本资料册和多本学习笔记,已经塞满了她的三层书柜。吴邵萍爱钻研,善革新,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科学探索,独立承担了许多研究课题。“成长孩子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吴邵萍说。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吴邵萍在科研的路上稳打稳扎,不断地把科研功效运用到教学中。

28年来,她出版了1本专著,主编了2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刊发论文80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刊发6篇。从“九五”时期担任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的科研基地负责人,到“十五”时期申报、负责并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再到“十一五”时期,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吴邵萍一步一个脚印,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奠定了她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地位,也使她在全国幼儿教育中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如今,做了园长的吴邵萍仍坚持在教育一线,与孩子们亲密接触;仍坚持每年向园里的教师汇报自己读了哪些书,与全园教员分享进修体会。有时候偶遇极好的书籍,吴邵萍会给全园教师每人买一本,全园共享好书给人带来的愉悦。

对待孩子,她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诉说,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待教师,她亦师亦友,搭建了一个自由的平台让教师们尽情挥舞;对待教育事业,她无止境地探索着,以自己的成长和奉献成就着教师的辉煌。这就是吴邵萍,她温婉谦和,平易近人,没有丝毫作为园长和名教师的高姿态和优越感,她只是用自己发自心底的爱书写着幼教事业的每一个精彩。

记者手记:

透过吴邵萍,笔者对“以德育德,以人格培养人格”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电话那头的她以一种极为谦和的语气述说着自己的平凡。爱,毋庸置疑构成了吴邵萍幼教工作的主旋律。写到这里,笔者不禁要追问:究竟怎样的教育可称得上幸福的教育?吴邵萍的事迹无疑为我们做出了最为精彩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