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弘扬国粹 壮心不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弘扬国粹 壮心不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西汉《淮南子・修务训》

在脍炙人口的东方传说中,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曾让中医药的起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中医药家的毕生心血,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华国粹的象征。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仅继承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然而,成立六十周年的澳门中药业公会却秉承着“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信念,不但要继承中医药的优良传统,更要创新发展,力求与时代脉搏共振。

作为澳门中药业公会的会长,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并拥有精湛中医术的关树权先生,已将发展和壮大中医药学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在澳门未回归之前,他以一腔凛然正气成功粉碎了澳葡当局实施“中医与中药分家”的妄想,捍卫了当时澳门的中医药业。而今,六十余岁的他,在感受着澳门回归后中医药业欣欣向荣的同时,更以饱满的精力和执著的情怀投入到国粹的继承与弘扬中来。

会长风采之一:巧战澳萄当局

澳门中药业公会(中药研究会)成立于1945年,迄今走过了六十余年,而关树权先生已连续荣膺该会会长近二十年。一次次众望所归的连任,无独有偶地显示出他在澳门中医药界德高望重的地位,以及他四十多年的深厚中医功底和一

自成立以来,澳门中医药会一直秉承着如下宗旨:“团结同业人员,交流学术经验,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业界的联系,紧跟时展的脉博。”这一宗旨在多届会长关树权先生身上,不仅得到了有力的事实印证,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回想起与澳门中药业公会风雨与共的日子,最让关树权先生难忘的还是那件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关乎澳门中医药界兴衰的事件。在澳葡政府的统治下,澳门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仍顽强地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中医药。通过祖辈相传、拜师学艺的传统方式,澳门中医药业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这一井然而又广为人们接受的医疗技术却遭到了澳葡当局的野蛮管制。

根据记载,中医已有超过两千多年历史,期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如果说中药是中医的“枝干”,那么中医便是中药的“根”。中医与中药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为中药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中药则为中医展开了事实印证。中医与中药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医疗技术的特征,迥然不同于西医与西药的关系。

然而,当澳门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时,澳葡政府卫生部门却欲以西欧管理模式套入中医药界,要中医与中药业分家,又要求必须持有本科毕业文凭,方能持牌开业。一时间,整个澳门中医药界惶惶不安,无所适从。

在这澳门中医药界兴衰存亡的紧要关头,身为澳门中药业公会会长、澳门中医学会副会长的关树权先生,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与澳葡当局针锋相对的角色。为了捍卫几千年来中医药业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他积极联合各方力量,不断与当局进行联系沟通的同时,亦充分赢得澳门新闻传播媒介的大力支持,巧妙利用社会舆论给澳葡当局制造施加压力,终获初步理解,得到“暂缓实施中医与中药业分家”的口头承诺。于是,在以关树权先生为首的澳门各界力量的努力下,澳门中医药业避免了一次巨大的冲击。而关先生等人的努力,为彻底粉碎澳葡当局的野蛮管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至1993年,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表团访问澳门时,关树权先生及澳门中药业公会同仁与来自祖国的专家学者,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探讨,结合澳门实际,编写了一份报告书,呈交卫生当局参考。与此同时,关树权先生又与政府卫生部门进行了充满诚意的讨论,终于制定了一套中医药法案。这套法案不仅保留了传统中医药业的特色,也兼顾了澳门地区的具体情况,使得澳门中医药界人士在经营时,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对澳门社会实为一大贡献。

至此,澳葡当局对澳门中医药业的野蛮管制宣告失败。在关树权先生的积极排解下,“中医与中药分家”以及“药房须持牌开业”的风波终得以圆满解决。而从这场风波中,关树权先生亦充分认识到加强澳门中医药业管理的必要性。为此,他与中药事务委员会一起审核批准澳门所有药房和医务牌照的发放事宜。此举得到了澳门业界人士的一致赞同,使澳门中医药业规范的同时,得到了创新的发展。

关树权先生为了团结全澳医药团体,积极倡议推动中医药界与澳门各医药团体组成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总会由西医、中医、药剂师、口腔、护理、中西药界和诊疗技术专业人员等组成,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澳门开埠以来历史性的大团结,也一洗中医药界给人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落后印象。

会长风采之二:在继承中求发展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澳门中药业公会已成长为一个颇具规模而组织完善的社会团体。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团体,澳门中药业公会具有更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故在澳门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身为澳门中药业公会会长的关树权先生,早在成功排解澳葡政府硬性管制中医药业事件时,就强调“澳门中医药业应加强检讨、深化管理、提高专业水平,以跟上时代潮流”。因此,1995年,在他的努力下,澳门中药业公会开办了港澳首届中药技术员培训课程,并拟定每两年续办一届,希望以短期培训来提高澳门中医药技术人员素质。而事实上,近十年来,该会已为澳门业界输送了两百多位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药技术人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

为更好地落实澳门中药业公会的宗旨,关树权先生在通过培训提高业界从业员水平的同时,还致力于开展多种交流活动,加强澳门中医药业界的团结力度,使传统中医药业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创新中延续传统精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关树权先生作为港澳业界第一批去北京交流的代表,曾得到了当时国家外交部部长的亲切接见。此后每年,澳门中药业公会都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组织会员与国内各医药团体交流学习,使同业增加对国家中医药政策及中医药的新认识,同时分享中医药的最新讯息。

为了团结全澳医药团体,澳门中药业公会积极倡议推动中医药界与澳门各医药团体组成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澳门开埠以来,医药界历史性的大团结,也改变了人们对中医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看法。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作为澳门中医药界的带头人之一、作为政府注册的资深中医专家、作为业界权威的中药大师,关树权先生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力求“不泥古”与“不离宗”。

众所周知,中药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纯天然药物。然而,由于中药须自行煎熬,耗时耗力,以致不少人对中医望而却步。鉴于这一弊端,早在一九九七年,关树权先生率先在自己的中医诊所使用GMP浓缩颗粒冲剂及YCM微电脑药品自动分包机,通过静电淋膜分包纸包装药物。将中药提炼成颗粒状的科学浓缩方法,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药制成方法,它无须煎熬即可服用,居家旅行均使用方便,不仅安全、简便、速效,而且开创了中药制剂史辉煌灿烂的新局面。

所谓GMP浓缩颗粒冲剂,是指以科学方法,根据药物性效,由药学专家精选原料,以高真空减压浓缩,通过特殊精油回收装置并以超低温干燥;对含挥发性成份的中药,应用超临界萃取、水蒸汽蒸馏等技术提取其挥发性成份;对矿物类中药采用超微粉碎、调节提取溶媒PH值等多种手段,保证原配方的有效成份,用最新机器提炼制成细颗粒及粉末制剂,再用精密检验仪器分析保持一定标准的制品。此制品须经药品审核合格,达到优良药品制造规范(GMP)。

GMP浓缩颗粒冲剂,不仅服用简便,而且免除了旧法煎熬中耗失其中部分有效成份的弊端,故不仅能够保持中药的特质,更能发挥比煎熬更加确实的功效。科学浓缩现代中药制剂所用药物的份量,是根据考古研究换算得知的,制品的效能约等于原生药的七倍。

事实胜于雄辩。在采访中,尽管由于时间关系,关树权先生没有言及自己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良传统方面的努力,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药制剂方法的引用,有力佐证了他在敦促澳门中医药界与时代共进的同时,自己也走在中医药业时展的前沿。

中医药业前景:明天会更好

关树权先生是地道的澳门人,生于中医药世家,曾到香港从师学习中医药术。二十七岁时,关树权先生就开始悬壶,并于一九七六年五月考得了中医师牌照。从小的耳濡目染,四十多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升华,关树权先生已将自己的生命与中医药业溶为一体。

在过去的日子里,中医药曾一度遭到“冷遇”。在强大的西医药攻势面前,中药曾面临着窒息的瓶颈。有人甚至偏激地认为,中医药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真金不怕火炼,中药以其“固本培元”以及副作用小的天然特性,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而与中医药同命运、共呼吸的关树权先生,亦在这考验中感受到了中医药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对于中医和西医,关树权先生认为:中药和西药的应用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是医生对付疾病的主要武器;西医是以医生为主导,而中医则以病人为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个体都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他认为:任何药物都会因个体差异,或者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生理状况,以及对药物敏感性、反应性、耐受性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良反应;对此,应该客观地分析其整体作用,不应因该药品有某一不良作用,就断定其好坏,从而以偏概全。中药如是,西药亦如是。

在关树权先生看来,中西医在并存发展的同时,亦有融合发展的空间。早在2004年,他就指出:近年不少国家或地区开始重视使用我国生产的草药防治疾病,有必要以科学态度正视中医中药治病的优势;过往,外界普遍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久而久之对个别中药的不良反应有所忽视,这无形中也阻碍了中药的发展。为此,他特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赴澳讲解中药性质,以推动澳门中医药业向国际发展,并建议澳门中西医之间可多作学术交流,为病人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他强调,中医与西医在结合使用时,应以最适合病人的医疗方法为主。

对于当前中医药业的前景,关树权先生在寄予相当信心肯定的同时,亦对中医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示担忧。他认为,中药应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然而,不少药商却贪图市场利润盲目开发新药,并以浮夸的广告煽动病者高价购用,完全忽视了中医师在其中的指导关键。此举不但破坏了中医药市场,而且给病人带来金钱的损失甚至身体上的伤害。

在中医药的市场经营中,关树权先生反复强调“治病救人”的首要,而不能纯粹从“做生意”的角度图一时之利。对当前中医药市场不规范的现象,他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予以改善。

关树权先生相信,中医药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应有自己的标准,即使能与西医进行适当融合,亦要充分保持其本身特色。事实上,“以人为本”的中医药正符合社会潮流。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发达国家中使用传统医药治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医治疗在澳大利亚、泰国和加拿大部分州已获立法准用,英国开始考虑确立中医的合法地位;在美洲,针灸逐步合法化;中药进入欧盟的“门槛”已大幅度降低……

毋庸置疑,中医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药学,并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它的前景必然如关树权先生所期望的那样美好,那样灿烂。

人生素描:勤业者永远年轻

除了担任澳门中药业公会会长之外,关树权先生还担任了近十项社会职务,以及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职务。可以想像他的工作的繁忙程度。然而,热爱中医的他,依然坚持每天坐诊。三十多年来,他风雨不改,持之以恒地守候在自己最原始的岗位上,以一个医者的热忱为人们解除病痛、带来安康。

这么多年来,如果要说看过多少病人,关树权先生难以描述。不是他没有做记录,而是因为时间太长、人数太多,不易统计。如今,他的诊所平均每天都有数十病人前来应诊,几乎从开诊起,就没有闲暇的时候。经久不衰的口碑,络绎不绝的人流,昭示着他精湛医术的同时,亦体现了他备受人们尊敬的医德。

以上的工作于常人已忙得不可开交了,然而,关树权先生却有办法挤出时间撰写有关健康方面的文章。自2000年起,他坚持在《澳门日报》的“祝君健康”栏目发表健康方面的文章。这一写就是六年,若没有一份对公众的责任心,以及对发扬中医药的热诚,繁忙如关树权先生,又怎能长久地坚持下来?

能够连任一个社会团体的带头人近二十年,在澳门甚至香港、国内的社会团体中都较为少见,关树权先生却做到了。公道自在人心,尽管关树权先生没有具体讲述曾经做过的事情,但从这一连任的事实,旁人亦能想到他为公会、为澳门中医药界所作出的显著贡献。

作为一名以治病救人为已任的中医师,关树权先生笑称,自己作为生意人经营药房是很不成功的。“当医生就应该站在医生的立场来医治病人。”他由衷地说,“我是以医生的角色去做生意,以医生的心态去经营企业,所以我经商很不成功。”在享受治好无数病人的喜悦的同时,关树权先生亦经历着生意上的波折。对此,他形容“是泪水放在肚子里”。

“做医生就是这样,不能侧重于利,亏了也就算了。”不经意的一句话,已然流露出关树权先生心中的取向。

关于下一步的打算,关树权先生表示:一般医生做到七十岁就退休了,自己如果身体允许,将一直做下去。相信,将中医药事业视为生命的他,将弘扬中医药作为使命的他,只要生命在延续,奋斗亦不会停止。而对事业的热爱以及数十年来的辛勤付出,使他的生命之树呈现出别样的繁盛:对关树权先生而言,年龄只是深藏的树根,树根越深长,越是支持了枝叶的茂盛和凸显了蓬勃的生命力。外在的蓬勃才是生命力的象征。眼前的关树权先生,谈笑间亦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生命力。

关树权先生座右铭:

稳健不忘发展 发展不忘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