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造梦方寸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造梦方寸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是一个西红柿还是一场地震,制作这些以假乱真的影视道具对陆建新来说,早已不在话下。如今,他用手工浓缩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原生态世界,在方寸之间让人流连忘返!

古民居、石板街、古戏台、祠堂宗庙掩映在葱翠茂密的古树之间:正在档口吆喝的小贩、衣锦还乡的官员、匆忙赶路的行人,繁杂的景观统一而富于变化,远处是苍翠连绵的青山,加上缭绕山间的薄雾,宛如人间仙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置信眼前栩栩如生的一切,竟是一座占地200平方米的千年古镇微缩景观模型。面对如此精湛恢弘的呕心沥血之作,陆建新说:“我想给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古镇的缩小复制,而是以怀古的心情,着意表现回归自然生态之美的梦境家园。”

此时的他,还沉浸在无尽的创作激情之中。这位拥有化腐朽为神奇魔力的微缩景观艺术家,不但创造了微观世界里的美丽风景,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视觉奇迹。

原生态的梦想家园

上帝创造人类,仅仅用了7天,而刚刚完工的《黄姚古镇》微缩模型,陆建新花了两年的心血。追求完美的他,拆拆改改、改改拆拆,直到差不多花光了口袋里有限的制作费。“打85分吧!”陆建新认为,作品的不足之处和所有影视作品一样,做微缩景观模型也是一种遗撼的艺术。

享有“小桂林”之称的广西黄姚古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山水园林古镇。为了完美体现古镇的美,陆建新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古镇,绘制草图,并且深入农家,了解古镇的历史典故。多次实地勘察之后,他发现了黄姚古镇还有另外的特点:常年多雾和植物繁盛。他把自己的绘画技巧,结合雕塑手法和摄影感受,嫁接到了黄姚古镇的模型创作上。

当很多人还在纠结于模型要“像”还是“不像”的问题时,陆建新早已走得更远。他追求的是每个角度都要“自然美”!

而关于什么是美,他一直在思考。生活在大都市里,到处是人工景观:一模一样的房子和道路,甚至连植物也被修剪得一模一样,匠气多而生气少。为此,他曾经走过茶马古道,被那里的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观所震撼和折服。他仔细观察过那些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植物,沐浴阳光枝繁叶茂、自由舒展。在陆建新眼里,这种原生态的美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j所以在创作《黄姚古镇》时,陆建新在模型的环境布局中采用了“散点聚焦”的手法,在实景的基础上,通过透视或者俯视的手法去描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场景。

由于面积有限,要想在纵深7米、长23米的室内展台表现深远广阔的自然景观,除在制作中合理坚持一切景物近大远小的绘画透视原则外,远近景物的色彩运用也需相应产生微妙的变化。

在创作中,陆建新还使用了舞台烟雾机,在树丛中做出烟雾缭绕的效果;大面积使用植被,整个模型有上千棵不同颜色、大小的树木,形态各异的奇石、草丛簇拥点缀,高低错落的布局让整个模型充满意境和画面感。陆建新还给逼真的民居装上了古色古香、玲珑剔透的隔扇花窗,甚至里面的人物都是可以调整和安排姿态的,俨然一幅黄姚版的《清明上河图》!

陆建新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浓缩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原生态世界。那种“原生态”的美,对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的都市人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将成为每一个参观过模型的都市人的梦想家园。陆建新说,那正是他想表达的美学追求和境界。

闲不住的左撇子

作为原广东电视台资深的美术指导,二十多年来,陆建新曾经参与了很多知名影视剧的制作,曾做过道具师、特技师、美工师,他笑称自己是一个“万金油”式的杂家。现在广东电视台的仓库里还摆放着很多他制作的道具:象征帝王威严的编钟、铜鼎是用泡沫为主的材料制成,而石蜡加上色粉则可制成价值连城的美玉……

由于酷爱手工创作,不管是做美工布景道具,还是做特技设计,他总是喜欢主动要求上难度和制作量大的剧组。电视剧《赵氏孤儿》中琳琅满目的青铜器皿、陶罐陶盆都是用最普通的泡沫和土纸等材料制成,很多陈设道具只能看,不能碰。但有些道具如兵器中的盾牌是用玻璃钢制成的,即使在古代战争中使用,也能达到“刀枪不入”的境界。

有一次,剧中需要在露天的西红柿菜地里拍摄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的大西红柿,但是当时菜地里的西红柿尚未挂果。当陆建新和他的伙计们将用一堆石蜡制作的“大型西红柿”挂好的时候,镜头里立刻出现了鲜嫩水灵的巨型西红柿园硕果累累的丰收场面。有趣的是,第二天陆建新发现西红柿少了几个,一问,原来被剧组的演员“偷”去作纪念品藏了起来。

上影厂《天狗》剧组经人介绍找到了陆建新,希望为该剧有关毁林的镜头出主意。陆建新通过长途电话面授机宜:找锯木厂借一批没剥皮的原木,找个空地按适当距离“种好”,再将树干的周围撒上残枝败叶,就可以“伪造”毁林现场。结果电影首映后居然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引起一片声讨声

以假乱真,是道具制作的基本要求,陆建新曾经为香港博物馆制作了不少仿真文物。他制作的仿清铁炮提交验收时,博物馆的副馆长感叹地说:“为了翻新,鬼佬把真铁炮涂上黑漆变成假炮,而陆先生将假炮做成了真炮!”

在正规剧组,美术指导是以设计和统筹指导为主,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或者“纸上谈兵”。但是后来当了美术指导的陆建新还是手痒痒,经常跨工种帮这帮那,忙得不亦乐乎。

在拍摄荣获莫斯科电影节金奖的合拍电影《魔画》的时候,顶级的俄罗斯艺术家瓦西里耶夫给陆建新的临别赠言“美才能拯救世界”,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可令人惊讶的是,陆建新平时写字画画是用右手,但做道具、做模型一定要用左手。为了方便做手工,他还自己发明了工具――便携式多功能电热泡塑切割机。这种机器可以很方便地切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能切割加工各种立体形状,如各种美术字、花纹及图案,还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为他后来的影视和舞台美工、道具以及模型制作带来很多方便。

陆建新说,他是天生的左撇子。尽管左撇子在生活中有很多不便,但左撇子天生喜欢做手工,而手工劳动又可以锻炼右脑,这会给他一辈子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满足。

以假乱真的“雕虫小技”

看过电视剧《香港地恩仂记》的观众肯定记得帆船在茫茫太海上航行、升降帆、追逐和炮击的镜头。不过叫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组视线开阔、场面宏大的画面,竟然是在一个仅仅14平方米的水池上拍出来的

陆建新说,传统的海景特技水池面积至少要400平方米以上。一篇介绍美国好莱坞电影传统水上特技的文章中说:“我们可以制作出非常逼真的模型小船,但我们无法制作‘小水’。”因为海景的波浪是用木板用人工拨动的,所以不但水池面积不能小,和波浪成正比的船模还得超大。

因为制作经费和拍摄周期有限,导演找到陆建新想办法,为了解决“小水”这个关键问题,陆建新常常蹲在水塘边盯着水面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一次偶然,公共汽车上一个装满水的小铁桶引起了他的注意――车厢抖动时的水面波纹不正是自己想找的“小水”吗!

有了灵感就好办了,做帆船模型、建小水池、画天幕背景……拍摄时,陆建新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天幕一边的水池边上安放了只有三四厘米长的微缩小船,和60厘米长的“大船”对比呼应,加上抽水机自身的震动使水面产生恰到好处的“小水波纹”,而更远的细水纹则是用空气压缩机的喷管在画面外轻轻喷扫而成,一个无限深远、活动中的海景场面便出现了。导演非常完美地拍摄了这组以假乱真的海上帆船的画面,为剧组节省了巨额的拍摄费用。

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神话电视剧《聊斋》有一个演员骑在仙鹤背上远去的经典镜头,是演员和仙鹤模型同时用大吊车吊在空中进行拍摄的。开始时,剧组希望陆建新造一个用机械功能做飞翔动作的仙鹤模型,陆建新认为,机械功能的模型不但造价高,而且机械动作很难达到柔美自然的逼真效果。结果,他做了一个靠橡胶片和橡胶条的弹性和反弹力为动作基础的放大比例的仙鹤。

拍摄时,吊机将演员和仙鹤模型用细钢丝(俗称威亚)同时吊起,仙鹤的双翅中间部位分别用两条橡胶条连接在吊机钩上,而双翅中间部位的下方则分别绑着两根细钢丝,由地面工作人员扯动出飞翔动作。拍摄地点选择在广州郊区马路,拍摄时,路边的汽车纷纷停了下来,被眼前的一幕震到了,大家议论纷纷:“看!大仙鹤!大仙鹤!还骑着人!”“哦!假的!假的!还有吊车吊着的呢!”

而电视剧《无情海峡有情天》中表现唐山大地震的模型只有两张乒乓球桌大小。民居是用石膏翻制而成。陆建新在每个需要拍摄破碎的屋顶和墙壁内层割出内伤痕,而每块碎块的实体内都藏有细钢丝。这些钢丝穿过模型台面的孔洞在底部组合,并牢牢地分别绑在模型下方的几根粗大的横杠上。先拍摄的是地震前宁静沉睡的村庄,之后,几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对准模型开机,导演一声令下:“开始!”工作人员使劲将模型台底部绑满一组组细钢丝的粗大的横杠向下猛压!地面在猛烈抖动,房屋在顷刻间崩裂倒塌,其他人在画面外将事先准备好的石灰水泥粉砸向台面,霎时间废墟上烟尘滚滚。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场面在几秒钟搞定!

陆建新谈到这些时,笑称都是“雕虫小技”。其实,廉价、信手拈来的简单材料也能解决大问题,制造逼真的大场面,不正是手工价值的最大体现吗?

一路走来,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成就感是最大的动力。如今陆建新把做影视积累的创作经验投入到大型微缩景观模型的创作中,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