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倾诉之地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倾诉之地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书房,刘同便找回了一种安全感。随手可得的阅读,让他觉得踏实,感受到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成长。而书房里的写作,则是一种释放,一种倾诉

刘同 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作家、主持人,曾担任《娱乐现场》、《最佳现场》、《娱乐任我行》等多档内地王牌娱乐节目总监。出版作品包括《这么说你就被灭了》、《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书。

刘同住在北京东四环外,一个叫沿海赛洛城的小区。从这里往北是一条连接北京站的繁忙铁路,再往北是通惠河,明清数百年间都靠它运送粮食,供应北京的人口。天知道这个小区的名字里为什么会有“沿海”二字—这里离海有两百多公里,在春天里被灰霾和沙尘轮流笼罩。

刘同的书房就在这里。他特意掏空了一面墙,打成书架。一张宽大的沙发横在书架前,躺在上面也能伸手够到书。这是一个没有压迫感的书房,就连图书也没有按内容分门别类。他分类的办法甚至有点孩子气—按照不同的颜色。这让他的书架看上去像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笔下的彩色格子。

刘同理想的书房则是这样的:“四面墙都是书,书架是不能移动的,嵌到墙里。书堆到天花板,要踩着楼梯上去。我洗完澡,放一些老歌,开黄色的灯,靠着沙发,就可以看书。”

“职场达人”听着像混混

刘同的身份已经太多了。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青年作家、主持人,其中最为人熟悉的还是“职场达人”。刘同不喜欢这个称呼,尽管大多数认识他的人都是通过一档红极一时的职场节目。“这种形容让我很迷惑。”刘同说,“你说一个人是钢琴达人,他会弹钢琴。英语达人,他英文说得很好……但我的头衔是职场达人,所以我的专职是混职场吗?这听起来让我觉得自己像个混混。”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刘同过去的十年像是一个传奇。他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做过编导,做过北漂,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部门副总裁,而且名声鹊起。

10年前,他带着第一本小说坐火车送到出版社,只换来了一句“放那儿吧”;他刚刚离开湖南,到北京奋斗的时候,住在最便宜的出租屋里,钱包里空空荡荡,书稿发表无望,他的头发和眉毛都一撮一撮往下掉;后来,他到传媒公司做娱乐节目,第一天被老板当面斥责是“骗公司的钱”……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他的书登上了畅销排行榜,他的粉丝有几百万,人们提到他,都说是青年偶像、年少有为。

今天的刘同永远穿着衬衫,整齐干净,仿佛随时做好被某个杂志拉去拍时尚大片的准备。但他也不忌讳在自己的微博上晒一晒当年蓬头垢面的乡下模样。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我。”对那些二十出头,对未来无比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需要这样一个范例来给自己打气了。

跟着老农游村庄

其实刘同以前叫刘童,在湖南郴州长大,完全是个文学少年。有好几年时间,他觉得自己可以靠写字生活,并成为一个大人物。2004年,他出了第一本小说,讲校园里少年的故事,销量即便说不上惨淡,也算不得好。后来好几年,他都在写高中生或者稍大一点的孩子的故事。而他的形象,也被出版商包装成一个干净忧郁的“行吟少年”。

刘同说,那时候的书好多都扔了,但是总有几本,即使自己四处颠沛,也一直带在身边。一本是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一本是周国平的书,还有一本是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他真心喜欢那本讲村庄的书,“像一个老农背着手,慢悠悠领着人在村子里转,一边转一边讲村子里的四时风物、百草五谷、猪马牛羊,讲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讲他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一切又孤独又安静。这让刘同感到安心。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打开这本书看,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

这两年,因为“职场达人”的走红,他忽然又写了几本“职场指南”类的书,名字都起得咄咄逼人,比如《这么说你就被灭了》,或者《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刘同两手一摊,很老实地说:“其实我只懂传媒,只懂电视……非要说职场,也只是这一类的职场。我并不是什么都懂的人。”

不管怎样,身处职场让他无法有充裕的时间来读书,所以阅读在很多时候就成了枕边和厕中的事。他最近放在厕所的书是高晓松的《晓说》,虽然这本脱口秀整理而来的书中错误百出,但那种撒开了聊天的味道却完全符合他对厕所书的标准:随便翻哪一页都会好看。“我觉得一本书能被放在厕所,特别了不起。”他说。

沙发上扔着小说,这是有漫长故事的,要沉下心看。床头书是龙应台的《目送》、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还有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在刘同看来,这种“看了产生很多感受,让人在睡觉前思考的书”最适合在入睡前阅读。

书房是用来写作的

更多的时候,刘同在书房里写作。今年,刘同的新书《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在书房里完成的。

其实说不上新书,而是他过去十年的日记,整理出来150万字。他庆幸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我做了几千期日播节目,基本上做完都不会再回头看了。我为什么写东西?每年写一本书,那本书就代表了我那一年的成长。写作让我那一年过得有价值。”他说,“如果没有写作,回忆起那一年,就会觉得自己过得特别无聊。翻我的日记,会觉得幸亏自己有写日记的习惯,不然我什么都不记得。”

所以,对刘同来说,跟写作比起来,读书反倒要退居其次—虽然他希望有一个大书房,四壁都是高到天花板的书架,要搭着梯子爬上去。

对刘同而言,书房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有时候,我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写出什么,说出什么。我觉得我没有学习。”但是在书房中,刘同发现周围都是精华,“你随便翻来都是营养,都可以成长。每天变得跟前一天不一样。”

他需要倾诉,需要说话,需要一刻不停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哪怕被人说“那只是一些廉价的感悟”。他觉得,那是过去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保存,才能日后翻阅,让自己踏实。

[对话刘同]

用箱子封存日记,等待后来人发现

记者:你怎么给书架上的书分类?

刘同:我不会做书目,我会用颜色区分,把同样颜色的书放在一起。《眨眼之间》是黄色的,阿瑟·黑利的《航空港》、《晚间新闻》是黑白的。用颜色划分书,书房看上去色彩斑斓,我的心情也会很好。我觉得书不仅让你学到很多知识,也能从环境上安抚心灵。

记者:会借书给别人吗?

刘同:以前我的书是不外借的。但是朋友们老爱和我借,我就让他们写欠条,写了之后,我又忘了欠条放哪儿了……书也收不回来。后来我就想,要是碰见你喜欢的书,拿去读也挺好的。反正我喜欢的书哪里都买得到。后来,我看到特别好的书,就一下买好多拿来送朋友。我的书房里没有不能给人拿走的书。

记者:现在读书的口味有什么变化吗?

刘同: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喜欢读小说。现在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加上确实没有那么多好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就读短篇,选择特别快速的阅读。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看曾国藩的《冰鉴》,还有胡雪岩的书。我揣摩他们的心态,在书里边找印证。看到胡雪岩走投无路时问别人借钱,会联想到要是我会怎么办,分析自己会怎样做选择。讲白了,就想把自己的局给破了—怎么破自己的局,怎么变得更强大,怎么让自己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变得不一样。所以想借先贤的方式进行思考。这是一种心态的暗示。既然他能做那么好,我也能。每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迷恋那些风云人物的故事,汲取精神力量。

记者:书房对你来说,除了阅读,还有什么意义?

刘同:最主要的就是写作。我一天要写一两千字,第二天状态就特别好。所有让我心里难受,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就写出来,把它理顺,用文字“通便排毒”。不记下来,什么都没有。电视太浮躁了,需要安静的写作和阅读来平衡。当我沉浸在写作中,我觉得那个人不是我自己,我抽身出来,觉得特别爽。过一段时间,看到杂志上的文章,会觉得,诶,写得这么好,谁写的?最后一看,是我自己写的。比起达人、专家的封号,我更喜欢写东西,不会让我有负担。

记者:如果选一本荒岛图书,你会选什么?

刘同:(想了很久)漫画。我每周五六天是一个人呆着,不然十年也不可能写那么多。我日记写了两百万字。我有四五个专栏。我总是在写东西。我是个特别安静的人,我根本不需要特别沉重的书来打发、了结内心的孤独。

记者:所以你可能更需要写而不是阅读?

刘同:对,可能我需要一支笔,一本空白的日记本。我需要写下来,我不要阅读,我要释放。要用一个箱子把日记保存起来,等后来的人发现它。我看一个电影,在一个死过很多人的集中营里,有个犯人每天写日记,用塑料袋裹起来,偷偷藏在水箱底下。后来过了十几年,一个女犯人进来,发现了他的日记,于是开始阅读。那个犯人的日记支持她度过了煎熬的时间。这让我非常有共鸣感,特别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