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艺巅峰上的“转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艺巅峰上的“转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过三代的财富积淀,大清王朝走到乾隆时期时,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渐渐走上了巅峰。而制瓷工艺也是如此,对历朝历代瓷品的仿制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有的更是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尤其是坐落于景德镇的官窑,在乾隆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不惜成本追求新奇器物,一时间,仿木器、仿漆器、仿铜器等新鲜之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转瓶”。

“转瓶”,顾名思义为可以转动的瓶子,即在一个瓶内,套装另外一个瓶子,外瓶和内瓶均有画面,外瓶一般镂空,可以通过外瓶和内瓶转动看到不同的画面。它分为转心瓶和转体瓶两种形式,内瓶可以转动的叫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就叫转体瓶。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2011年,一件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曾经以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由此,转心瓶的价值可见一斑。

转瓶的制作难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制成鸡心状的钮,把内瓶的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钮和槽还要绝对吻合。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钮和槽不吻合的话,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所以,制作转瓶的代价十分大,往往是“百里挑一”。不过,“上之所好,下必甚焉”,都是供给宫廷的东西,取悦皇帝之用,自然是不计成本的。

笔者收藏有一对乾隆时期的黄釉爬花雕龙转心瓶(如图),高44.35厘米,中径5.5厘米,底径13.5厘米。在黄釉的背景下,雕刻有层层缠枝花朵。在腹部花朵之上,有一条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的巨龙,龙呈红色,鳞片和条纹毕现。画面繁复而不杂乱,弥漫着花香,又透露出皇族的威严,简直巧夺天工,美艳非凡。这般的技艺,加上黄色,以及腾飞的巨龙,可以判定是宫廷之物无疑,平常百姓人家是与这样的器物无缘的。瓶的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说明该瓶制作于转瓶的鼎盛时期——乾隆时期。只不过,本瓶外瓶不是镂空雕刻,不能转出画面,使得其价值的上升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然而,工艺水平似乎和文化价值是有些相悖的,往往工艺水平越高,其文化价值越低。转瓶也是如此,正因为它们过于表现非凡的技巧,而使其时代特征以及文化蕴涵稍微降低。和五大名窑、元青花、清古月轩等瓷器相比,转瓶更像是一类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志趣高雅、文化气息浓厚的“艺术品”。

不过,如此集景泰蓝和把玩情趣与一身的工艺品,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有一点可以肯定,转瓶是站在工艺制作的巅峰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