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州急寻新时代孝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慈子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苦苦为父亲寻找伴侣,8年来先后15次当红娘,忍受着别人的白眼和流言蜚语。
她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咨询老师,照顾患重型风湿性心脏病近30年的母亲,多次劝消了母亲自杀的念头。如今她站出来,自荐为“广州孝子”。
新时期应如何尽孝?应不应该和父母一起住?花钱和花时间,哪样更孝顺?……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充分的广州,传统的观念无疑受到较大的挑战。从今年3月起至今,由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广东省老龄办、共青团广州市委、大洋网、搜狐网联合举办的寻找“广州十大孝子”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长期关注该活动的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折志凌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百善孝为先”,很难想像对父母不孝顺的人,对他人、社会有责任感,“父慈子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此同时,孝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
孝子不止出贫家
古语有云,“家贫出孝子”。“二十四孝”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家境贫寒,孝敬父母,奋发图强,最后出人头地。传统的孝文化往往把孝道与家境、个人奋斗联系起来。
但折志凌说,在广州并不仅仅是“家贫出孝子”,在平常老百姓家、甚至较为富裕的家庭,也是崇尚孝道的。
羊城广州越秀山著名的五羊雕塑中,主羊头部高高竖起,口中衔穗,其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耍戏或吃草,有的还在吸吮母羊的乳汁。其中,羔羊的跪乳被人们赋予了“至孝”意义,广州人的孝顺也是历史悠久。
广州人性格中讲究实惠的同时,也信奉“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对父母的孝顺,孩提时自然融入家庭教育,成人后也是“生意经”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人有钱发家后行善留名也喜欢留一厂父母的名字。如中山大学的永芳堂,就是爱国华侨姚美良先生捐资1000多万元兴建,留下的是其父亲姚永芳的名字供后人瞻仰。
新孝道:精神孝顺
折志凌说,市场经济下,竞争格外激烈,工作压力增加,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孝”不能一味地继承古代孝道,而应结合新时代特征有所创新。
徐艳平的“精神孝顺”就具有新时期的特征。她的母亲58岁的邵阿姨患重型风湿性心脏病近30年、直肠癌五年,每当疼痛难忍就想自杀。这些年来,全靠女儿徐艳平做思想工作才挺了过来。徐艳平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咨询老师,和丈夫一起创办了“甘平心理咨询室”,其中一项义务服务就是“重症病人家属心理辅导”。她希望能够为那些和她母亲有相似烦恼的人免费提供心理援助。
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广东,给予传统孝文化的不同诠释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收入的增加,父母的温饱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老年人与子女分居呈上升趋势,精神关怀目前显得更为重要。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心理问题专家王登峰说,以前和一些学生一起去看望――些北大的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大多都出国去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居住。他们物质不缺乏,精神却十分寂寞。
倡导孝道:法律手段还是道德手段
近期,全国老龄办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老龄化明显快于现代化,未富先老正挑战中国经济,倡导孝文化显得前所未有的紧迫。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报告》指小,2030年至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期。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
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而影响在逐步显露,对社会道德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据报道,在假日期间,上海一些养老院居然有半数的老人无人探视。
对付不孝,推行孝文化各地推出新招。上海一家敬老院推出“罚款”制度,一个街道推出“子女定期有望”制度,规定子女无论以何种借口,若一定期限不探望父母或接回老人同住一次,就要被罚款或张榜公示。
但折志凌说,市场经济原则不能引入伦理领域,孝文化的培育,要在家庭、学校、计会等领域同步进行。“不孝罚单”、“不孝榜”是一种心酸,更是一种警醒,但作用是有限的。
“上大孝子”评选活动的意义不在于评出了哪些孝子,而在于寻找孝子过程中孝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折志凌表示,对于目前为孝立法的观念,他并不赞成,道德领域的事情还是要在道德领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