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持论平庸,比较大众化,这样的文章往往很难获取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很有必要好好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那么缺少思维独创性的文章有什么具体特点呢?1.立意平庸:学生的作文往往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状况,围绕某个主题就会有很多“大众化”的见解。2.选材陈旧:一写文章,就是李白杜甫陶渊明或者苏轼屈原司马迁等等“套路化”的人物素材。3.结构呆板:在很多学生那里,议论文就是一种 “戴帽穿靴三段论”的结构方式,一点变化也没有,论述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4.语言贫乏:很多作文缺少书卷气,缺少灵气,缺少“横冲直撞”的纵横之气。下面,笔者以一篇思维病文为例,具体分析。

与你为邻(节选)

社会犹如万花筒,形形的人与物让我们应接不暇。然而,我们如何在这大千世界里做到“独善其身”呢?这时,你需要良师益友、自信与信念、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与你为邻。“邻”无法回避,却可以选择。选择一个好“邻居”,也会助你飞黄腾达。

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在你遭受挫折时仍然勇往直前,无懈可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自信与顽强的信念。《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鹰,因为一次地震而落入山下的鸡群里,虽然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由于它盲目听从别人,没有与自信与信念为邻,最终悲哀地死去。假如这只鹰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决心去闯一闯,那也许它就不用遗憾终生了。物如此,人亦然。有多少人因没有与自信与信念为邻而变得碌碌无为。由此可见,自信与信念与我们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所以,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可以让你在浩瀚的大海中坚定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在你身陷世俗时,却不同流合污。陶潜归隐田园,正因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性情豪迈,正因为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大诗句。由此可见,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与你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所以,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可以让你“出淤泥而不染”。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正是因为你与良师益友、自信与信念、人格与品格为友,才使你与众不同;而良师益友、自信与信念、人格与品格也因你的存在而得以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篇文章写的是选择与什么为邻、为什么要选它为邻。能在“与你为邻”的框架内议论,但缺乏独创的思维,看似论述了很多道理,但都是泛泛而谈,立论平庸。另外,结构模式化非常明显,人物素材也比较老旧。

那么,什么是思维的独创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思维的独创性具有两方面的特征:(1)新颖的、不常见的;(2)机敏智慧的。我们的作文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思维独创性,既新颖、不常见,又机敏、有智慧。独创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独创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独创思维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或者构思与众不同,有独到之处;或者见解新颖,富于个性;或者材料新鲜,紧贴时代脉搏。

古人说:“文若春华贵出新。”作文要创“新”,或在立意,或在题材,或在写法,或在语言。“千古文章意为高”,意,文章之灵魂。意胜则文胜,意新则文新。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读之,仍一新人们的耳目,《师说》仍不失为一篇创新文。《拿来主义》一文中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创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 “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分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行不通的。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这就是鲁迅文章的独特之处。

在高考作文中,思维的独创性也是极为重要的。这里先以2011年的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来说明,题目要求学生从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中任选两种,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自由度较大,体现了话题作文的优势,既让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又能够看出他们是否具有独创的思维品质。这五种镜,有的是日常用品,有的是实验仪器,有的甚至是玩具,都是常见之物,比较贴近考生,为考生所熟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找到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同时,这几面镜子是用来观察自我或外物的,每面镜子的功能各不相同。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观察和分析,而这正可以考验学生是否具有思维的独创性。

笔者曾让学生写过一个与上述作文题相类似的题目,要求学生按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以“对镜”为题的文章: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上述题目呢?要写好这个题目,需要在立意上作出独创性的选择,意思就是对文章题目先进行一番多角度的思考,从而找到一个最适合表现自己写作长处的角度。这其实就是等于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独创性,表达出一种别出心裁的写作妙趣。就“对镜”这个题目而言,材料中每一句话,都值得在构思上仔细玩味。“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这句话中“镜子”就有多层含义:既可以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物质层面上的镜子,也可以是各种精神层面的另有所指的镜子。材料中还有三句话:“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这三句话其实可以提示学生三种写作思路:容颜的改变以及所带来的感受和思考;看出真正的自我;不愿或不能“对镜”所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这样说,思维的独创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避免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不是简单地反映生活的喜怒哀乐,能在对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炼、变异的基础上升华个性化的情采和智采,展现着良好的智慧和理性。

这里再谈一个具体的写作案例。要求学生写下面的一个作文题:

现代著名学者吴组缃先生(1908-1994)在读研究生期间,曾选了国学大师刘文典的六朝文学课。在学期作业中,他骂六朝文学是娼妓文学,刘教授非常生气,就给了他一个不及格。但刘教授同时也托人带口信给他,说只要他改变观点,就可以让他过关。当时,吴组缃已经结婚生子,全家要靠他的奖学金生活。一门课不及格,就意味着拿不到奖学金,而拿不到奖学金,全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再继续学业。但吴组缃硬是没有收回自己的观点,结果不得不中断学业。吴组缃的文人风骨由此可见一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悟?试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你可以讲述故事,抒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温州中学2012年11月高三期中考题)

从收上来的作文看,最大问题实际上还是写得过于空泛。坚持、对自我的坚守、不妥协等等这些宽泛的论点,什么人物素材都可以往上面套,这样很多卷子表面上很好看,但实际上都是隔靴搔痒,没有击中材料的真正要害。其实,这则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之处就在于“文人风骨”四个字。什么是风骨?怎样才能算风骨?风骨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形下表现出来的风骨?这则材料实际上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一点。所谓的风,是一种人的自我的坚持,一种自我的作风,一种持之以恒的风范;所谓的骨,是硬的,是不屈的,是人的精神尊严的体现。风骨不是在那里摆出来的,而是在某种态势下展现出来的,自我的坚持、自我的尊严这种风骨的内涵只能在人的自我、人的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才能展现出来,才能让人感受到。因此,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首先就体现在审题立意上面的,其次才体现在选材、语言、结构等方面上。这里举一篇佳作来说明:

铸 诗

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这是萨特所言,然而他又指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在于抉择。在生命与存在的意义中,吴组缃所面临的抉择不仅是“生活”和其观点的抉择,更是分崩离析作“无用的热情”与坚持完整的生命的抉择。

刘文典所要求的不是辩论,而是妥协;不是针锋相对的激情,而是卑躬屈膝的懦弱。这正是吴先生所反抗的。在抵抗与抉择的高度上,他的灵魂与克尔凯郭尔是相契合的。克尔凯郭尔甚至做得更为决绝——他抛弃了婚姻的幸福,转而追求纯净的精神幸福。他所面临的抉择全然不是外界所施加,而是他自己所要求的。即使他所有的著述都带有对曾经的未婚妻的爱情的印迹,然而他是纯然不后悔的。他的精神审判带给他对爱情的更高沉浸与全然的精神自由,这就是构筑一个世界的所有。

吴组缃面对的是养家的重担、学业的中止,克尔凯郭尔面对的是他人的谩骂、未婚妻的绝望以及内心思想的强烈碰撞。他们抛弃的是所谓“幸福”,得到的却是众人所不能见的。他们的抉择在世人看来是荒诞的,而事实上,他们的抉择本身就是对这一切的最好答复。他们脱离了束缚人性的种种规约,毁灭了被萨特称为地狱的“他人”,从而获得了精神的绝对自由。

人是可以靠荒谬生活的,因为荒谬本身就意味着激情。吴组缃和克尔凯郭尔就是如此无畏地直指荒谬。人不可能只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这可能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

如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而更早期的施莱格尔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诗,诗人的命运不是创造,而是揭示。这或许就是吴组缃先生所做的。“文人风骨”所象征所蕴藏的,并不仅仅是笃定、原则的坚持或是文人之为真正的人的特质,而是他的全部、他的灵魂、他的一生。他真正地做到了诗意地栖居,真正揭示了诗的本质。

回首那高风绝尘的生命,并不在取法,而在认清生命。在嘈杂的时代,那些回荡于历史尘埃中的清风所昭示的是:生命在于用“无用的热情”,去铸就灵魂的诗。

这篇文章以存在主义哲学和代表人物为写作基点,选材新颖,语言深刻,结构合理,立意富有创见。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文章(如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陈丹青《鲁迅是谁》、史怀哲《敬畏生命》、苏洵《辨奸论》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议论文写作思维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