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识活塞式平均律37簧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识活塞式平均律37簧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活塞式平均律37簧扩音笙,是传统笙的改良种类之一。沈阳音乐学院孙友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构思了这种笙的设计方案,于1990年研制出成品。活塞式平均律37簧扩音笙,1991年获辽宁省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化部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被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分部授予“科技创新之星奖”。

笔者于2006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攻读笙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其研究课题是“活塞式平均律37簧扩音笙的演奏”,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渐对其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对其笙做过一些改动,包括个别音的位置、低音响眼的位置、个别高音扩音管的尺寸以及个别按音孔的位置等,使其更利于演奏。在导师孙友教授的支持下,笔者准备结合自己的实践再做一次活塞式37簧扩音笙的简要梳理。

关键词:活塞式;37簧;改良;实践应用

1 改良方面

(1)一管双腔。双腔管是将一支普通笙苗,用薄金属片从中间纵向隔开一部分,使形成一长一短两个相互独立的有效共振腔体。与传统笙一样,笙苗外侧下方开有按音孔,手指直接开闭来控制短腔体的发音,保留了传统笙独特的取音方式;内侧长腔体所属的音通过活塞键来控制,键柄处在按音孔的上方附近,手指可直接触及。长腔体和短腔体所属音都是一个低音和一个高音的关系,这两个低音和高音多是八度或复八度的关系,有规律性,便于掌握。

(2)一管双簧。已知在一个笙苗上存在两个腔体,随之在每个双腔笙苗的笙脚正反两面各装有一个簧片(低音簧片和高音簧片),与两个腔体相匹配。一管双簧必然一管双音,这里应该提及的是:一管双音早有提法,是指的苗族芦笙的笙苗穿透笙斗将管口露出于笙斗外面,演奏时除了用手按住笙苗上的音孔可以发音以外,用右手按住露出于笙斗底端的管口还可以奏出与上面音不同的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的音来,如此吸引人的信息只在苗族芦笙上有所体现,但是汉族笙不同于苗族芦笙,通常不会把笙苗穿透笙斗。而活塞式37簧笙所形成的一管双音在汉族笙的系列中是第一次运用,利用同一个笙苗上两个腔体形成一管双音,节约材料,一举两得,聪明至极。利用有限的管苗,扩大音域,演奏更多音级,这种解决音阶不足的方法,与古代铸造编钟的工匠采用和瓦型种体创造一钟双音的技术思路如出一辙、匠心独具。

(3)活塞运用。在西洋的铜管乐器中,如土巴号,有活塞技术的运用,而在民族吹管乐器中,活塞的运用仅此一例。这种用黄铜制成的活塞,做工精密美观,装在笙苗短腔体的上方附近,尽可能的缩短了键杆的长度,活塞配有活塞套同时装入,配合严密而且灵活。不按活塞键时,长腔体处于封闭状态;当按下活塞键时,长腔体便可上下贯通,从而发出相应的低音。活塞技术目前在一些传统笙和键笙的制作中也在尝试逐步应用。

(4)活塞键。连接活塞的键杆,用铝制合金材料制成,不但强度能达到要求,而且其重量也比惯用的黄铜制材料要轻。此外,活塞键的键杆比以往较多采用的音窗式加键的键杆缩短了很多,相对整齐而且美观。

(5)扩音管的运用。前文中提到,扩音管的运用不是点缀,而是为了达到扩大音量和使音色统一的目的,我们反对在一把笙上,有的苗加扩音管,有的则单苗无助,从而造成了音量和音色的严重失衡。举个列子,在演奏一些多声部音乐时,由于音量的参差之别,造成了有些声部音量过大,而有些声部声音小,甚至听不出来,给听者造成了一种错觉。再加上音色的不统一(有的笙苗紫竹音色浓,有的笙苗金属音色浓),更是给听者带来不和谐的感觉。这里的扩音管不同于以往的铜制材料,而是用锌合金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音色非常优美、明亮,可谓“音韵雅气”,不会出现那种很炸耳的音色。每根笙苗上都配有相应规格尺寸的扩音管,且保证了每一个音都得到了扩音管的帮助,低音浑厚,高音清澈明亮,音量统一。在色调、音的亮度上都达到了非常完美的效果。扩音管所用的锌合金材料比铜制材料的扩音管更轻,一把笙上装很多扩音管并没有使笙体的重量增加很多。

活塞式37簧扩音笙剖面图

2 在实践中的运用

(1)在实际演奏中,我们会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如果笙体太重,那么在演奏过程中便成了一种负担,尤其一整场音乐会下来,更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如果笙斗过大,必然费气力,且发音迟钝。由于活塞式平均37簧扩音笙采用的一管双腔配双簧(22支笙苗中有15支可以发双音),所以就节省了笙苗笙斗的数量,笙斗的体积无明显加大,演奏时不会觉得费力,且发音灵敏,与传统的24簧笙发音灵敏程度几乎一样;此外,扩音管采用锌合金材料,活塞键采用铝制合金材料,键杆不长,这样笙体的重量就无明显的加大,从而未给演奏者造成负担。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该笙的笙斗也采用了孙友先生的设计思路,即借鉴漏斗的外形,把笙斗的最粗点往上移,最粗点到底部自然收起来渐渐变细,底部也保持一定粗度,手捧握的地方比笙斗上端细的多,就产生了自然的阻短,这样在演奏中,笙斗在手中不会有任何滑动。大大减少了在演奏中由于笙斗滑动所造成的演奏失误。

(2)该笙是在22簧传统笙的基础上,设置15支双腔笙苗管(剩余7支均为单腔单簧),总共可以发37个音,音域达三个八度,在这三个八度内半音齐全。

既然是传统笙的改良,那么首先必须基于传统。从传统的17簧笙,到21簧,再到三十几簧的传统笙,它们在很多方面是恒久不变的,尤其是音位排列。正如传统的17簧笙,民族音乐学家们在实践考察中得出结论:尽管多数文献对17簧笙的记载有混杂或讹误,但历时千载,中国传统17簧笙,其音位的排列方式基本固定不变。建国以来,出现相当多的传统笙曲目,也是基于传统笙制的音位排列而定作的。笙家族中较有影响的传统曲目就有130余首,下面列举一部分:《凤凰展翅》、《芦笙舞曲》、《阿细欢歌》(董洪德、胡天泉曲);《晋调》、《孔雀开屏》(闫海登曲)、《牧场春色》、《王昭君》(曹建国曲);《微山湖船歌》、《挂红灯》、《骑竹马》(肖江、牟善平曲);《飞鹤惊泉》(李光陆、张福全曲)、《算盘响》(肖江、雷建功曲);《山寨风》、《林海新歌》、《天鹅畅想曲》(唐富曲)、《送茶》(徐超铭曲);《湘江春歌》、《畅饮一杯胜利酒》(李作明、翁镇发曲);《欢乐的泼水节》、《彩虹舞曲》(孙友曲);《维吾尔人之歌》(冯海云曲);《冬猎》、《昭君和亲》(文佳良曲);等等。

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我曾经用活塞式37簧扩音笙学习演奏过大量传统曲目,正是由于该笙继续沿用了传统的音位排列并尽可能避免了常用音加键,所以它完全可以驾驭各类传统曲目。需要说明的是:

1)有的传统改良笙尽管音位齐全,但由于反应灵敏度、音色不统一等问题,造成了在实际演奏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一些快速变换的双吐旋律,乐曲《冬猎》在再现部有一段快速双吐旋律:

如果笙的发音不灵敏、音色不一致,那么很难在这段轻快的旋律中体现应有的阳刚之美。我在学位音乐会中,选择了这首《冬猎》,用活塞式37簧扩音笙吹奏,在演出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颗粒性很强,其灵敏度和传统的24簧笙相当。

2)有些传统曲目的创作运用了很多手法的复调音乐(多以二声部为主),例如乐曲《玫瑰花开》中:

再有《维吾尔人之歌》中:

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此笙可以完全驾驭这些多声部音乐,而且旋律清晰平衡,这说明活塞式37簧笙音位排列的合理性。

3)上文中,已经对活塞式37簧笙在驾驭传统曲目上作了阐述,那么,这种笙能不能演奏一些移植曲目呢?在研究生二年级阶段,我尝试移植了很多首单簧管曲目,如《西班牙斗牛舞曲》、《G大调小步舞曲》、《主题与变奏》、《单簧管波尔卡》、《苏北调变奏曲》、《印度之歌》等,而且学位音乐会中也演奏了几首,效果非常理想。《西班牙斗牛舞曲》片段:

《G大调小步舞曲》片段:

《单簧管波尔卡》片段:

关于针对活塞式37簧笙的移植曲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既然是多簧笙(音域广,三个八度内半音齐全),那么就得积极探索,而不能使一些音长期闲置不用,甚至荒于点簧修缮,失去多簧笙的意义。另一方面,移植曲目并不会影响传统曲目的练习,反而通过学习这些西洋大小调的曲目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演奏技术,开阔自己的视野,正所谓“有借鉴才有提高”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关于活塞式37簧扩音笙有几点不足之处我认为应该提到:第一,此笙的活塞键全是直上直下构造,这样难免在按某些音程时感到别手,有些多声部旋律的演奏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是造成该笙不能广泛普及的根本原因。为了能在增多音的情况下,便于快速灵活的按音吹奏,可以根据音位排列和手形,设计安装单音键、偏尾键、翘尾键、合音键和借管键等等。第二,为这把设计独具匠心的笙所专门写的的作品太少,仅有一首《彩虹舞曲》。也是使其不能普及开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2] 曹建国,李光陆,方浦东,岳华恩.中国笙艺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 景蔚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4] 袁静芳.民族器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5] 张之良.笙演奏实用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