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金匮要略》中认识冠心病从脾胃论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金匮要略》中认识冠心病从脾胃论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51-0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主要从瘀、痰论治的临床报道比较多,痰浊血瘀是标,脾胃失运才是本,所以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心,但与脾胃有着密切关系。笔者运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中的理论、经方为指导,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1理论依据

1.1心与脾的生理关系

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体的脏腑之间、以及脏腑的气血津液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心主血脉,赖心气心阳以鼓动推行,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而资助肾气、宗气等,而心气须肾气与宗气的充养。《金匮要略》指出:“胃气无余,不能养心”,“血不足则胸中冷。”同时,脾胃与心之间有经脉相通。《内经》有云,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胃之大络曰虚里,贯膈络肺,注于心前”。脾胃失运,不仅气血化生不足,且可累及于心,导致心气心血不足,而且极易产生的痰浊寒饮,可循经上逆,盘踞胸中,从而痹阻心阳,阻滞心气,以致心气不畅、心脉瘀滞,发为胸痹。可见,冠心病从脾胃论治是有其生理依据的。

1.2痰浊为病的历史论述

痰浊,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不归正途的病理产物。痰浊的形成主要与肾阳的温煦、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畅、三焦水道的通调有关,但其根本则在于脾胃的运化。张仲景乃发《内经》之要义,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指出了“阳微阴弦”为胸痹之基本病机,亦提示了本病为本虚标实的特点。又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尤在泾注中指出:“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概括了本虚为心胸阳气不足,标实则为寒痰冷饮。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认为脾胃主司运化水谷及水湿,脾失健运,水液输布异常,导致痰浊瘀血内生。《医宗必读・痰饮论》云:“惟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证治汇补》云:“气郁痰火,忧恙则发,心膈大痛,次走胸背。”此外,古人还谈到脉象与“痰”的关系。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谓:“沉弦细滑大小不均,皆痰为病”。

2冠心病与脾胃相关的病因病机

冠心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本虚标实两方面,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本虚为气虚、阴亏、阳衰,心脉失养。临床标实以痰浊、血瘀多见,而两者均与脾胃运化失司密不可分。中医认为,痰浊是津液在体内输布和排泄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致;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津凝聚而为痰,血液留滞而成瘀,故痰浊、瘀血为津液、血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脾胃位于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升则水谷精气上荣心肺,降则后天之精充养先天,若其升降失常,一可使气机阻滞,心络闭阻,瘀血内停,二可使水谷精微不化,酿生痰浊,从而发病。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多采用宣通胸阳,散结化饮,理气和胃之法,注重从脾胃治疗。其中治疗胸痹共载10方,6方具有通心阳而蠲痰浊的作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是主治胸痹典型证候的方剂,主要治疗胸阳不振,痰饮结聚程度不甚,只表现为喘息,咳唾、胸痛;若痰饮上逆较甚,见不得卧,心痛彻背,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增强降逆除痰之力;若阴寒水饮内结、横逆,更见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者,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既通阳散结又化痰降逆。

临证时,冠心病大多发生在年过半百之人,多喜嗜烟酒,膏粱厚味,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动脉硬化等病,病程一般较长。脾为生痰之源,若脾胃健运失司,饮食不化精微,最易扰乱脂肪代谢,聚湿生痰。本地又地处南方,气候颇多潮湿,脾土易受湿邪而困,多见病人伴有咳嗽、咽中有痰、纳呆便溏、舌苔厚腻等症状,故治疗中多顾护脾气,运用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临证每用苍术、白术、茯苓健脾,半夏、石菖蒲涤痰、青皮、陈皮理气;痰性黏腻,痰湿驻留,易与热胶固,故可用黄芩、黄柏等清热之品。如此,脾胃得健,运化有力,则痰浊散,瘀血消,有利于心脉的疏通和心之气血的充养。

3典型病例

患者,男,76岁,于2011年12月初诊。既往冠心病史12余年,近2年来,遇劳易发胸闷心悸,赴医院查心电图可示:心房纤颤。既往有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史。此次就诊前一周,患者因下乡劳顿,胸闷心悸频发,第十人民医院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00-120次/分,ST:V4、V5、V6压低大于0.5cm,即予以可达龙0.2一日三次口服抗心律失常,建议患者射频消融术。患者拒绝手术,遂来我处服用中药。初诊见:胸闷心悸频作,动则喘促,上二楼即要休息,腹胀,纳少,二便可,寐欠安,舌暗苔白腻,脉弦结代。我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0-70次/分,频发房性早搏,ST:V4、V5、V6压低大于0.5cm。西医诊断: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房性早搏,心功能Ⅲ级;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瘀交阻。治以理气豁痰,通阳活血。处方:瓜蒌皮、半夏、白术、枳实壳、茯苓、茯神、葶苈子、川芎、地龙、桑寄生、灵芝各15g,珍珠母30g,陈皮、黄芩、柴胡、桃仁、百合各10g,薤白、桔梗、甘松、红花各6g,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4剂。二诊:诸症减轻,胸闷心悸少作,喘促好转,时有腹胀,纳少,少寐,舌暗红,苔白,脉弦,可达龙片已减至0.2隔日一次。上方加用生熟薏苡仁各15g,加强祛湿化痰之力,加大地龙用量至20g,加强活血之功。服14剂后三诊,胸闷心悸偶发,喘促少发,可一气上四楼不需休息,纳食较前改善,二便可,夜寐欠安,舌暗红,苔薄白,可达龙片已停服,再以前方加用紫石英30g加强安神之效。服2月半后复诊:诸症大减,神清气爽,夜间能安然入睡,多次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下移改善。

作者简介:李颖(1974―),女,副主任医师,主攻方向: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

资助课题: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ZYSNXD011-RC-XLXX-201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