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同东小城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同东小城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同小城规划基于对历史文脉的深切感知和考证,通过尺度分离,视线控制,界限消除等空间营造手段的综合运用,将城市街巷与城市水岸等符合现代城市活动的概念引入传统风貌建设过程中,营造出兼具传统与现代神韵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标性城市建筑群,实现了大同东小城的风貌再现与活化。

关键词:大同 东小城 传统空间 城市形态 重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10)06-0128-06

大同古城与东小城的历史

大同地处晋北,位于汉族农业与蒙古族畜牧区的接壤处,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有御河自北面南流过,注入桑乾河。大同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城市,素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至明代尤甚,当时的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对于北京附近的华北平原,有居高临下之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九边重镇之一,《读史方舆纪要》称其“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大同因其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城防建设史上的重要实例。

大同最早由赵武灵王开辟,约在公元前300年,大同建立城邑应由此开始,历经秦朝、西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的沿用,到辽代升为西京后,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将北魏外城与宫城连成一体,组成了凸字形的西京大同城,面积相当于明清府城与北小城之和,金、元沿用未变。明洪武二年(1369),常遇春攻克大同,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治大同县。据明正德《大同府志》“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明代府城在辽金时期凸字形城基础上,去掉北面突出的部分,增补了北墙中间缺损的部分,并在旧夯土墙外侧进行增筑,形成了周长13里多,略呈方形的府城城墙。明景泰年间,对凸字形城北面的突出部分城垣外侧加厚增筑,同时新筑了南墙,形成了平面略呈方形的北小城,周围3km,东西北各开一门。明天顺年间又修筑了东小城和南小城,周长均为2.5km,后多次增筑,加高增宽,包砖并加筑了女儿墙,形成规模,至此,东,南、北三个小城与主城区一起,形成了大同古城的重要特色,使其具有“凤凰城”之美誉。清代沿用了明代格局,未作改变。大同自建立城邑,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虽经北魏京都。唐代云州、辽金西京、明清大同的历史变迁,但城市的中心位置、范围及中轴线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不多见的。现存大同城基本保存了明清大同城的规模与型制,主城城围保存较好,南、北小城与东小城城墙遗址大致可辨。

东小城辟有四门东日迎恩门、北日北园门、南日南园门,西门连接吊桥与主城相通,东、南、北三门上都建有楼阁。

东小城在当代大同城市结构中的定位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大同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扇形组团”型,即以城区为核心,以御东区和口泉区为侧翼,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区组团。城区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口泉区重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住环境水平,而御东区(御河以东地区)则是新城区的所在地,是未来大同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代表着大同未来的发展走向。

东小城正处在大同古城和城东的御河之间,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同时拥有了与主城邻近的便捷交通联系,以及御河生态绿化带的自然环境优势,是主城区向东发展的跨越点,也是旧城和新城之间的过渡地带(图1)。

同时,我们认为,东小城应当是古城风貌向御河展示的前沿门户(图2)。作为再现大同古城风貌的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东小城西接古城东城门,东连御河兴云桥,突据于沿御河绿化带中,面向御河对岸的新城――御东新区,占据了大同古城向御河方向的最重要展示面,东小城的重建将形成大同古城的东边门户。因此,与现有大同古城融为一体,展现古城整体风貌,构建显著地标应是东小城建筑群形象设计的首要前提。

就东小城自身而言,作为历史上大同城的一部分,东小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作为大同市最大生态绿带中最大规模的建筑群落,不但负有重要的城市功能,而且应具备与之相称的历史人文内涵(图3)。

东小城的规划定位与研究思路

规划中的东小城大型商厦功能兼具商业集散。古城风貌保护等功能,应综合考虑合适的空间形态以及与现代商业活动空间相适应的各种设施配套。

因此,东小城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它应当是一个古城重建计划――建成后的东小城应当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记忆,再现原汁原味、风格浓郁的传统风貌,重新成为大同城重要的地理、文化坐标。

其二,它应当是一个城市复兴计划――东小城不应成为标本式的旅游景点,而是要容纳丰富的现代城市生活,当代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的规律应当成为东小城空间组织和业态分布的指导原则。

其三,历史与现代应在空间营造层面积极融合,使之成为东小城特色和活力的激发点,营造兼具传统神韵和现代活力的东小城。

根据对东小城传统形态和定位,本规划的研究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图4)

首先,根据现状及设计要求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

其次,放弃四面围合城墙的方式,选择三面围合加强与主城区的联系,从史料考证出发,对轴线进行了偏移。

第三,吸取传统街巷做法,抬高建筑基座空间,拓展有效商业空间,增加空间利用价值。

史料考证与风貌再现

1、城池体系的考证与重建

(1)城墙的史料考证与重建

根据史料图片记载,大同古城东小城有四边城墙和三边城墙两种规制,对于城墙的尺度,参考北小城,据史料记载“明景泰年问(1450-1456),巡抚年富于北筑小城,周长六里(3000m),高三丈八尺(12.65m)。”

综合考虑其与即将恢复的大同古城在视觉与城市活动方面的联系,规划决定采用1952年大同市街详图中记载的三边城墙规制,城墙尺度据明景泰年问的记载并参考现存大同古城城墙尺度。

(2)城门和城楼的史料考证与重建

据史料图片,东小城共有三座城楼,分别位于小城东边中部、西北角及西南角,城楼的名字分别为迎恩门,北园门和南园门。小城西边通过东关吊桥与主城相连。

依据明大同府城楼的历史照片和相关记载,规划对东小城的城楼进行了重建。迎恩楼为面阔五问、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建筑,角楼亦为重檐歇山建筑,体量比迎恩楼要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3)壕沟与护城河的史料考证与重建

明景泰年问(1450-1456)巡抚年富筑北小城后,天顺年间(1457-1464)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

并围以护城河,深约5m,宽约10m。东面有御河自北向南流过,注入桑乾河。

东小城的规划设计中保留了历史上的壕沟肌理,并赋予其现代功能,形成了下沉的机动车道,给地面留出了完整的步行空间。在原护城河的位置复建了护城河,继承历史的同时形威景色宜人的滨水商业空间。(表1)

2、道路结构与空间的考证与重建

(1)道路结构史料考证与重建

根据1952年大同市街图,东小城内主要的南北向道路居于西侧,形成偏心布置的街道格局,这一点成为东小城街道结构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

东小城的道路结构规划设计中,延续了城市的历史肌理,保留了偏心十字干道骨架,结合传统的街巷结构,再现了历史风貌。

(2)街道肌理的延续

根据1952年大同市街图,东小城的东西向主干道较为笔直,从古城东门直通东小城东门,是一条便捷的进城通道,而南北向主街则蜿蜒曲折,极富传统街巷趣味。

东小城的道路规划延续了这种街道肌理,东西向干道成为建筑群的中心轴线。是东小城与古城的交通和视线通廊,在南北向轴线的西侧再现了穿行于院落之间的步行道路,实现了与历史的呼应。

(3)道路空间的史料考证与重建

根据资料显示,大同府城内主要街道分两个层次,中间道路较开阔平坦,标高较低,用于车马行走,两侧有高约1m左右的台地,与沿街商铺相接,为人行道路及活动空间。人行道与车行道用踏步连接。在道路的中间或尽端有牌坊等节点建筑,这些共同构成了历史上大同市独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空间。

这种道路空间在今天大同市古城中心仍可见到一些遗存,东小城的规划对其进行了重建和再现,使传统道路空间在现代交通体系中焕发了新的活力。(表2)

3、重要公建的史料考证与重建

在古代城市中,寺庙,市场、衙署和学校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从古人的图示语言中也可窥见一斑,这些公共建筑大都位于重要交通节点,主导并构成了城市空间的主体。规划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对这些重要建筑进行重建,并赋予其新的功能。满足现代城市需要。

(1)市楼

市楼是古代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常位于街市中央,为官员候望之所,是古代商业空间中的标志性建筑,如广为人知的平遥古城市楼。根据大同古城相应公共建筑的型制,作为东小城市楼的重建蓝本。借鉴朱衣阁,东小城南北市楼也采用了三层重檐歇山顶的型制。重建的市楼由半下沉商业空间向上升起,消除了地下空间的下沉感和压抑感,同时又使地面层与市楼二层取得了联系,成为贯通地下和地上空间的重要节点。(表3)

(2)衙署

据史料考证,原东小城内主十字街西北侧设有一衙署。在规划中,我们按照考证位置予以重建。重建的衙署位于东小城主要入口广场的北侧,成为临近东小城主轴线的重要公共建筑。

(3)寺庙

据史料记载,东小城中有普化寺,三关庙等寺庙――“普化寺,在南园,道光三年重修”,“三关庙在东关北园,始建无考。明天启五年,道士桑常慧重修。清康熙五十五年、雍正九年、乾隆七年,三十年屡修。”在我们的规划中也按照其记载坐落,分别予以了实体上的重建,并作为精品商业区内的重要节点。

传统城市街巷空间的复兴与现代城市功能重量(表4)

1、公共空间与宅内空间的尺度分离

街巷空间采用1-2层的传统尺度,形成尺度宜人的传统街坊和院落,为了与地下空间取得联系,部分庭院内部在传统庭院的基础上,调整为不同于传统尺度的、从下沉商业层贯通直上的院落。这些院落有效地沟通了下沉层与首层空间,也创造了不同于传统庭院的空间感受。

对于大尺度的中央商场,外部采用不高于2层的传统建筑样式,营造传统街巷氛围,通过视线控制和尺度分割,削弱并分解建筑的体量感,使外部保持舒适宜人的传统街巷尺度,商场内部采用现代商业空间尺度,包括大面积的商业空间和贯通3-4层的中庭,满足现代商业需求。

通过公共空间和室内空间在空间尺度和节奏上的分离,满足了各自不同的空间要求,在延续传统城市街巷空间的同时,赋予了建筑群现代城市功能,实现了大小空间和尺度的融合与上下内外空间的贯通。

2、下沉空间

在保证上部尺度和体量不破坏历史氛围的前提下,为了提供更多的商业空间,地下空间的利用是为必须。一般的地下商业空间往往存在交通不畅,压抑感,缺乏趣味空间和休憩空间,以及和地上缺少沟通等诸多不足,东小城的规划以历史要素为出发点,按照现代城市要求赋予其新的功能,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1)服务道路的开放式设计

规划利用历史上的城外壕沟安排开敞的区内服务道路,既使得道路有极强的可见性和可达性,又使得半下沉商业空间可获得与首层同样的采光与通风条件。水平方向,这条开放式半下沉道路环通东小城,沿线串联了商业街,滨水带等特色空间,有着丰富的空间和视景变化。垂直方向,下沉道路空间与首层人行公共空间的立体重叠,强化了空间结构,也形成了视线和人行活动良好的竖向交流。

(2)下沉空间与地面空间的界限消除

丰富的贯通空间形成了下沉空间与首层空间的密切联系。密集的天井,庭院、中庭强化了上下空间的交流与贯通,使得人流可以方便地往来于上下层之间,重建的市楼落于地下层,消除了地下层的下沉感和压抑感,成为上下层之间沟通的媒介,上下层的建筑与景观营造也采用同样的手法,相当干同时开辟两个一层空间。人们可以在上下一体的公共街道中自由地穿行切换,实现无界限的空间融合,体验丰富的空间感受。

(3)特色滨水商业空间的营造

东小城规划中对护城河进行了重建,同时利用护城河在东小城西侧营造出立体的滨水商业带,化历史上城池的防御线为今天城市空间的纽带,融历史要素于现代商业空间之中,在熙攘的商业环境中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提升了临近空间的商业价值。

(4]建筑基座的空间利用

根据史料考证设计的建筑基座和临街踏步,再现了浓郁的传统街道特色。同时,基座内部的空间也在规划中考虑,通过在基座侧面设计侧窗,进一步增益了下沉空间的采光与通风,而门窗的细部设计也增加了街道的历史氛围。

3、空中街坊

空中街坊是本规划用新的空间形式对传统院落和街巷的演绎。现代商场的大面积屋顶空间往往被忽视,对城市第五立面造成了破坏。鉴于此,东小城的规划把传统民居大院“搬”到屋顶,在商场顶层对传统院落和街坊空间进行了再现,在增加商业空间的同时,与首层的街坊空间形成了虚实对比,并一起构成了东小城建筑群体丰富的鸟瞰肌理和第五立面。

空中街坊的设计以传统山西民居大院为蓝本,安排以较大尺度的街坊空间,相较首层的小型街坊空间,这里的街坊空间有着更大尺度的虚实空间变化,以适应这里规模更集中的商业业态。借鉴传统的平面街坊,规划在屋顶平台的外缘,形成单边的“立体街坊”。这种“立体街坊”是我们对传统街坊空间的新演绎,它们与下部的公共空间有着明确的呼应关系,沟通了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市楼等交通节点处与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一起,形成多层次、立体的围合空间。屋顶,院落和街巷是中国古代城市独具特色和迷人之处,至今在大同古城中心仍可见到这种城市肌理。在东小城的规划中,空中街坊作为对历史的延续和再创造,使得东小城的第五立面再现了传统的城市肌理,这也是再现古城风貌的重要一环。

城市复兴: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展

回顾东小城传统风貌的再现和复兴,其基础磐石在于详实的史料考证,故上文不揣繁琐,将史料记载的文字和图片一一列出。并对应于设计策略,以确保改造过程中的可辨别性。但往往囿于史料的缺环,致使对于旧时回忆的解读和链接常出现断裂和肢解,这时,同一城市其他地区的史料记载也成为改造对象的参考。应该看到,东小城的规划不是完全的历史街区保护,而是城市复兴,因此,在史料的遴选上有所例重。如东小城南北市楼的复建。首先是有史料记载,其次是城市空间的营造需要标志性的制高点来统领全局,在这个层面上,再参照大同老城的市楼建筑形制,就变得理所当然,其可信度也颇高。

综论之,历史城市形态只有通过踏实可信的史料考据使之得到现代重生,历史街巷空间与肌理只有依据传统空间尺度经验的汇总和现代城市功能的糅合来创造。通过尺度分离,视线控制、界限消除等空间营造手段的综合运用,将城市水岸与城市街巷等符合现代城市活动的概念引入传统风貌建设过程中,方可保证营造兼具传统与现代神韵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标性城市建筑群的顺利实现――大同东小城的风貌再现与活化即为该理念指导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凤凰城”翱翔于天际,凭借新生的“单展之翅”,将更为动人。

通过对东小城规划设计的回顾和思考,我们坚信,历史城市的复兴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应该赋予其新的城市功能和形式,实现在现代社会中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