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贷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贷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教育经费的不足与高校过快发展的矛盾,使得资金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导致向银行贷款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首选资金保障,但银行贷款这把“双刃剑”,也给高校带来了巨额的贷款压力,甚至反过来又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贷款在高校发展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在规避贷款风险和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高校 贷款 原因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政府把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学校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等教育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为了给这种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扶持,各高校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投入,部分高校不得不向银行高额举债。通过银行贷款,一些高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也有一些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高校高额贷款的问题以及贷款所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贷款的客观背景及利弊

高等教育是一项成本高、耗资大的事业。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全面扩招,目前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完成了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都面临着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压力。高等学校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筹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取得。

高校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贷款大都用于征地、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等,形成了优良固定资产,但扩大招生规模、购买地皮、扩建校舍、添置设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银行贷款在缓解高校资金紧张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在运用银行贷款这种筹资方式时,合理运用信贷资金,是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途径。

诚然,高校贷款解决了高校经费紧张,大力改善了校园环境及办学条件,但它是特定环境下的举措,终究是一种负债,仍旧存在着财务风险,事实上,高校向银行贷款一旦形成了巨额债务,将会直接引发财务危机,最终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

二、造成高校贷款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等学校是特殊的法人,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一些高校领导的思想意识里认为,债务从根本上说是政府的债务,政府理应承担起对高校债务的偿还责任,高校不存在破产的风险。基于这种认识,高校在运营过程中难免在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风险。这种风险既来源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秩序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也来源于高校内部决策、管理和财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严重误区。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和风险责任缺位是导致高校贷款的主观因素。一些高校领导认为,高校是国家的,国有银行也是国家的,把从银行借来的钱花在校园建设上,无可非议,将来能否还上,政府理应承担起对高校债务的偿还责任。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校只是根据贷款利息承受能力决定贷款规模,几乎不考虑归还本金的问题。结果部分高等学校的负债比率居高不下,沉重的利息支出影响了高校的日常支出结构,日常运行中有形效益支出比例下降,从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和科研质量下降,影响了办学效率,最终引起财务风险,付息已显困难,还本更显无力。

2.日常运行经费的明显不足。目前高等学校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费,财政拨款数额相对于高校的高速发展是极不相称的,高等学校的收入来源就只能靠学费收入了。学费收入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而高等学校的支出主要包括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教学科研和基建支出。一方面,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教学科研是经常发生的,当收入不能满足这些刚性支出时,就只能贷款或赊购来应付支出;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基建支出80%是依靠银行贷款,数额巨大,回收期长且收益不确定,从而造成资金浪费或不足,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3.客观上存在筹资狭窄的窘境。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1997―2007年保持在2.5%--3%左右,距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4%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1999年以来,连续6年实施的扩招政策,使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到了2007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67万人。连续几年的扩招,使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从1998年的340.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021万人。到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000万人。随之而来的是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急剧增长,高等学校承受着巨大的筹资压力。由于体制和政策原因,高等学校很难获得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境外资金和社会捐助等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另外,对于银行而言,政府贴息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变相为高校提供政府担保,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等学校过多地申请和使用银行贷款。

4.相关制度上的缺陷。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滞后,加上一些高等学校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全面或有关内容不合理,造成经济责任不明,有章不循,财务信息失真,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从而浪费教育资源。一方面贷款筹资搞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而且在行政、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上人浮于事现象屡见不鲜,浪费严重。这些都造成资金的低效益运行,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由此可见,负债管理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负债资金的管理水平,合理运用负债资金,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及后勤工作的正常进行,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防范和解决高校贷款问题的对策

防范和正确处理高校负债带来的问题,就要从源头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除了政府增加财政投入、银行方面严格高校贷款审批程序,加强贷后资金使用外,各高校应该立足自身挖潜、开源节流、完善制度,加大财务监督力度,自力更力,全力以赴尽快扭转财政被动局面。

1.建立偿债和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加大对领导经济行为的约束力度,强化重大财务决策集体审批制、财务公开报告制度,实行办公费、差旅费定额制度等措施。其次,要合理(下转第30页)

(上接第67页)安排偿债支出,对财政专户返还的学、宿费收入,每年提取一定比例做为用于建立偿债基金。同时做好还本付息计划,合理安排贷款结构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比例,在总体规划下,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科学确定贷款总量,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分散贷款的偿债期,减轻高等学校偿债的压力,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关键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防止盲目贷款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债务风险及早做出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

2.全方位拓宽筹资渠道。高校不能仅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应该充分利用办学、招生、财务自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为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1)土地置换。通过出让城市的“黄金地段”校区,获得数额较大的自有资金。这样不但可换取新校区部分建设资金,减轻贷款风险,而且有利整合高等教育资源,降低高校运行成本,提高办学效益。(2)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在国家政策允许并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办学,如开展培训活动、发展成人教育等,增加学校事业收人;对社会开展科技服务,走校企联合之路,积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增加收人,提高办学实力。(3)谋求社会捐赠。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扩大宣传的力度,密切与校外各界的联系,吸引社会各界的捐款是增加高等学校资金来源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3.充分发挥后勤社会化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实行产、学、研、商相结合的规范运作,提高校办企业的经营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高校的再贷款提供保障,化解贷款的经营风险。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后勤上的后续投资减少了,甚至不需再投资了,还能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促进了产学研工作。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有计划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增加了计划性,减少了盲目性,降低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程序、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级责权和考核依据。同时对预算执行进行全过程监控,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确保资金正确使用,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总结,揭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预算期提供依据,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保证资产保值。建立产权制度,明确高等学校资产的归属关系、产权界定,明确各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全面清产核资,依法核定各部门资产的总量,严格控制资产的增量,同时规范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保管、清理报废、转让必须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使高等学校现有资产可以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资产的全程管理,奖罚分明,提高资产使用者的内在动力,推动学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更好地服务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总目标。

总之,高等院校面对银行贷款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后遗症,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摆脱对政府财政和国家拨付公债的依赖,建立起高校办学和扩张成本内部化的机制,发扬勤俭办学的传统,真正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集中到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个根本问题上来,巨额贷款存在的风险才能降到最低限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够得到逐步化解。